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5)
2023(3146)
2022(2745)
2021(2559)
2020(2046)
2019(4701)
2018(4562)
2017(8544)
2016(4503)
2015(5153)
2014(4859)
2013(4551)
2012(4299)
2011(3901)
2010(4043)
2009(3568)
2008(3677)
2007(3500)
2006(3190)
2005(2932)
作者
(12752)
(10552)
(10546)
(9746)
(6919)
(5135)
(4757)
(3996)
(3917)
(3781)
(3610)
(3565)
(3513)
(3460)
(3457)
(3108)
(3092)
(3072)
(3042)
(2932)
(2635)
(2589)
(2582)
(2467)
(2414)
(2396)
(2372)
(2335)
(2158)
(2064)
学科
(16513)
(16310)
经济(16285)
管理(14324)
(13855)
企业(13855)
(7170)
中国(5287)
方法(4964)
业经(4681)
农业(4499)
(4127)
(4089)
(4016)
贸易(4013)
(3951)
数学(3703)
数学方法(3635)
(3491)
地方(3433)
技术(3405)
(3271)
经营(3207)
计划(3131)
(3073)
银行(3071)
关系(2978)
(2967)
(2966)
(2863)
机构
学院(63886)
大学(62950)
(27222)
经济(26690)
管理(25983)
研究(23857)
理学(22095)
理学院(21849)
管理学(21563)
管理学院(21419)
中国(17913)
(13848)
科学(13522)
(12218)
(11784)
(11224)
研究所(10733)
中心(10535)
(10157)
农业(9512)
业大(9137)
财经(9013)
北京(8741)
(8712)
师范(8636)
(8552)
(8213)
(7761)
经济学(7234)
经济管理(7143)
基金
项目(41661)
科学(33107)
研究(31762)
基金(30356)
(27719)
国家(26991)
科学基金(22341)
社会(20197)
社会科(19138)
社会科学(19130)
(15719)
基金项目(15517)
教育(14246)
自然(14029)
自然科(13670)
自然科学(13666)
(13559)
自然科学基金(13448)
编号(13283)
资助(12165)
成果(10902)
重点(9519)
(9365)
(9324)
课题(9166)
(8764)
国家社会(8376)
(8179)
创新(8111)
教育部(7976)
期刊
(33081)
经济(33081)
研究(18650)
中国(14202)
(11992)
管理(11686)
科学(9559)
学报(8793)
农业(8745)
(8086)
教育(7607)
大学(6953)
学学(6524)
业经(6039)
技术(5789)
(5468)
(5299)
金融(5299)
世界(4854)
经济研究(4529)
财经(4298)
问题(4194)
(3972)
国际(3850)
(3805)
论坛(3805)
(3740)
现代(3674)
图书(3445)
(3282)
共检索到10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西元  李凤博  徐春春  申红芳  方福平  
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农民之困惑、地方政府之心病、中央政府之无奈"的突出问题,关键在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缺失。为此,必须以综合生产力为基石、市场调节力为重点、主权控制力为保障,重构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综合生产力、市场调控力、主权控制力现状,提出了实现从"生产粮食"向"经营粮食"的观念转变,精心设计利益协调、特殊保障两个制度,切实提高产区政府抓粮、广大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牢牢把握粮食收购加工、投入品经营两个主动权,积极用活粮食出口、加工转化两个调节器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春玲  章颖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向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及在这种形式下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若云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我国未来粮食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至2020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未来7年需增加2000亿斤。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民  李大海  
建设"蓝色粮仓"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总体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从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增长、居民营养供给、节约资源要素以及缓解陆域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阐述了"蓝色粮仓"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创新养殖模式、发展远洋渔业和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入论证了"蓝色粮仓"在食物供给方面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蓝色粮仓"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剑良  彭博  
农垦具有全国领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大的粮食生产能力、独具优势的组织形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力量。国家应该加大对农垦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农垦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农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贵蒋  
目前在新形势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国家发展迅速,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通过总结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分析现状,突出马铃薯主粮化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广西马铃薯产业供需格局与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制约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不良要素,提出加速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提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季焜  杨军  仇焕广  
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朗  何蒲明  魏君英  
文章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底线保障情况;然后,通过对未来一定时期谷物需求量的预测,测算满足未来谷物需求量所需要的最低耕地面积,通过比较,测算出我国理论上的休耕地规模。认为我国休耕的耕地空间约为400万公顷,比例约为3%;最后,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稳步扩大休耕面积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永顺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区域特征分明,资源优势各异, 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从根本上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解宗方  
建立三螺旋粮食安全模型,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粮食生产情况,利用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区域发展和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粮食安全三螺旋模型,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即在保障途径上,要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农户目标的协调耦合;在策略行为上,粮食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适度,利益均衡,互让互动,共生共长。充分发挥中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黑龙江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来抓,"十一五"以来全省农业院校共培养各类农业技术人才20余万人,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5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次。一、搞好战略统筹,使职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全面落实"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其纳入国务院"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王宾  
高标准农田作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的物质基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厘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绿色生产方式认知偏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且缺口大、土地碎片化严重、主体权责配置不清、“重建轻管”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视角,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建设空间布局、高效配置资金使用效率、发展现代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规范参与主体权责、强化建后管护责任和提高数字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疫情影响下,产业链、供应链、运输链受阻,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国际上,消费、供给、贸易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当前初级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粮食价格处于十年以来的高位。面对当前及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潜在问题,中国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那就是,紧紧把握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脚跟”,守住发展“底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