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2)
2023(6527)
2022(5497)
2021(5531)
2020(4643)
2019(11159)
2018(11128)
2017(21354)
2016(11161)
2015(13176)
2014(12817)
2013(12759)
2012(11601)
2011(10764)
2010(10636)
2009(9930)
2008(9698)
2007(8177)
2006(7269)
2005(6622)
作者
(31194)
(25979)
(25897)
(24854)
(16460)
(12322)
(11718)
(10165)
(9980)
(9089)
(8970)
(8823)
(8453)
(8224)
(8197)
(8064)
(7790)
(7460)
(7440)
(7134)
(6588)
(6458)
(6265)
(5920)
(5867)
(5786)
(5744)
(5415)
(5132)
(5064)
学科
(52777)
经济(52735)
管理(29484)
方法(27885)
(27291)
数学(26027)
数学方法(25532)
(21009)
企业(21009)
中国(16030)
(13533)
(12331)
贸易(12323)
(12146)
(9086)
业经(9013)
(8515)
农业(8350)
(8240)
(7752)
银行(7751)
(7533)
(7225)
金融(7224)
理论(7204)
环境(6942)
(6714)
(6520)
(6479)
技术(6430)
机构
大学(163952)
学院(162241)
(77778)
经济(76694)
管理(63979)
研究(58636)
理学(55645)
理学院(55114)
管理学(54010)
管理学院(53737)
中国(46986)
(35339)
科学(33165)
(31606)
(28951)
研究所(26591)
财经(26033)
中心(25799)
(25366)
经济学(25265)
(24118)
北京(22988)
经济学院(22684)
业大(22322)
(21138)
(20760)
农业(19977)
财经大学(19711)
(19470)
师范(19294)
基金
项目(109445)
科学(87535)
基金(82991)
研究(79202)
(73234)
国家(72769)
科学基金(62286)
社会(52723)
社会科(50295)
社会科学(50285)
基金项目(42238)
自然(39692)
自然科(38881)
自然科学(38873)
(38707)
自然科学基金(38218)
教育(36912)
资助(36386)
(33916)
编号(30103)
(26139)
重点(24916)
成果(24227)
国家社会(23456)
中国(23395)
(23035)
教育部(22731)
(22501)
创新(21246)
人文(21245)
期刊
(78230)
经济(78230)
研究(48973)
中国(30974)
管理(24655)
科学(23350)
(22827)
学报(22572)
(22420)
大学(18081)
学学(17074)
农业(16518)
技术(15594)
教育(15369)
经济研究(14411)
(13857)
金融(13857)
财经(13336)
(11620)
世界(10937)
业经(10914)
(10876)
统计(10789)
问题(10642)
(10404)
国际(9685)
(9402)
技术经济(9132)
决策(8568)
资源(7192)
共检索到237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梅方权  聂凤英  
粮食安全模式反映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特征。有四种安全模式可供选择:自给模式、贸易模式、自给为主模式和贸易为主模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模式的选择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尽管贸易模式有种种可计量的效益,但是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国内资源为主满足对粹对粮食的需求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然,模式的选择和同一模式下具体目标的确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条件的改变,二者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方  曾福生  
进入新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关系到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要保障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要以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依据。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体系,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模式有多种选择,从我国的具体情况考虑,应该选择内外结合型、适度安全型和经济型的粮食安全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基于我国土地和水资源状况和我国农业投入成本和效益分析,我国未来粮食的自我保证能力有限。同时分析世界粮食的供求、我国外汇能力和我国粮食进口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目前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粮食保障应选择适度进口的“双保险”粮食安全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勤  
从英国圈地运动开始,以破产的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代表的农业人口呈现规模性转移,其转移路径与模式选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人口转移前各国资源禀赋条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选取8个指标,进行粮食安全风险评价聚类分区。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典型模式存在的粮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从粮食安全风险规避角度结合中国新常态国情和城镇化建设目标,提出对国外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的思考和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彬  王琼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提高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有利于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规避粮食安全风险,促进粮食品种多元化和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因此,应采取政策支持我国粮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粮食品种分别采取订单种植、海外屯田和扶持发展等模式,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游建章  
合作安全一词最早由加拿大外长约·克拉克和澳大利亚外长埃文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现代合作安全观源于上个世纪末的合作安全思潮。普遍的看法是:合作安全是国家间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实现国际安全或地区安全,进而实现各自国家安全目标的一种手段或模式(石宝东,2000)。 沿海粮食调入省区与粮食主产省区之间的产销联合和区域合作,能拓展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销售市场,为粮食商品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能提高粮农收入。与时同时,沿海粮食调入省区的农民获得了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龙  
从沿海蔓延到内地的日益严峻的民工荒与国内日趋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它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努力也将可能功亏一篑;如果能够抓住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克服各种转型挑战,积极地创造条件顺利地实现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就能逐步缓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危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鹤  张海翔  
由于价格变量同时出现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又由于使用数据建模时需求和供给的均衡量是同一数据,通常估计得到的两个函数中价格的符号经常与经济学理论相悖。文章通过对模型的精心设计,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建立了与微观经济理论相符的中国粮食市场动态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数量上分析了决定市场出清的主要变量的作用。最后,从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刘彦辉   周红磊   栾宇  
[目的/意义]以情报学手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智库服务专业性的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与升级。[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与访谈总结现有智库在支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中的不足,解析服务任务,基于多源流理论提出面向粮食安全政策咨询的情报智库服务模式与实现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设计的情报智库服务模式能够容纳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逻辑关系,并通过内容问答、简报服务与方案服务的方式响应政策咨询需求,促进科学化与高质量智库服务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秀丽  刘文新  
系统评价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阐释其作为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对粮食供给、结构以及耕地压力的研究,得出结论东北地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增强且增产潜力较大,但基于消费结构视角,粮食种植结构面临调整压力;近25年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均下降1/2,现有单产水平下的耕地资源能够对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基于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角度选取相应情景,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2010-2030年粮食产出状况,根据模拟结果,提出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安全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俊杰  王少国  高国伟  
本文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在全球变暖、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些趋势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的资本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此外,全球变暖会影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这使得中国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