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4)
2023(9040)
2022(7807)
2021(7293)
2020(6235)
2019(13514)
2018(13891)
2017(27692)
2016(14892)
2015(16507)
2014(16153)
2013(16268)
2012(14935)
2011(13755)
2010(13943)
2009(13450)
2008(12975)
2007(11748)
2006(10754)
2005(9649)
作者
(41954)
(35104)
(35049)
(33426)
(21547)
(16816)
(15835)
(13462)
(13200)
(12285)
(11820)
(11518)
(10910)
(10905)
(10709)
(10704)
(10547)
(10222)
(10078)
(10019)
(8920)
(8741)
(8534)
(8094)
(8046)
(7948)
(7834)
(7704)
(7096)
(6831)
学科
(63181)
经济(63116)
(46797)
(46521)
管理(37045)
农业(30577)
(24510)
企业(24510)
方法(23906)
数学(21728)
数学方法(21542)
中国(19453)
业经(17961)
(16103)
(14652)
贸易(14643)
(14311)
(13899)
地方(12855)
(12001)
银行(11988)
(11628)
(11112)
(10610)
(10388)
农业经济(10336)
(9881)
金融(9880)
(9602)
(9176)
机构
学院(216254)
大学(208690)
(95170)
经济(93427)
管理(82657)
研究(71541)
理学(71208)
理学院(70566)
管理学(69487)
管理学院(69130)
中国(58659)
(55209)
(42865)
(42396)
农业(42389)
科学(42054)
业大(37193)
(36402)
中心(33780)
财经(33335)
(32835)
研究所(32628)
(30137)
经济学(28143)
(26873)
师范(26602)
北京(26376)
经济管理(26089)
(25971)
农业大学(25726)
基金
项目(136846)
科学(107302)
研究(103983)
基金(98368)
(84769)
国家(83961)
科学基金(71204)
社会(66965)
社会科(63090)
社会科学(63078)
(54803)
基金项目(51988)
教育(46297)
编号(45163)
(44378)
自然(43516)
自然科(42458)
自然科学(42446)
自然科学基金(41682)
资助(39644)
成果(35403)
(31680)
(31334)
(31081)
重点(30364)
课题(29678)
(28188)
国家社会(27269)
(26752)
(26651)
期刊
(114759)
经济(114759)
研究(63393)
(58981)
中国(41622)
农业(40082)
学报(31220)
科学(29963)
(28807)
管理(27111)
业经(26568)
(25645)
金融(25645)
大学(24548)
学学(23665)
(19148)
教育(18449)
技术(17660)
经济研究(17165)
问题(16925)
财经(15701)
农业经济(14541)
农村(14528)
(14528)
(13500)
世界(12368)
商业(12299)
经济问题(11939)
(11503)
(11231)
共检索到327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照  栾义君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粮经饲"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现阶段呈现"3∶4∶3"消费结构,并向"2∶4∶4"消费结构转型并趋于稳定。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预计到2020年,我国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略有盈余、饲料粮缺口较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应重点稳定口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推动经济作物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拓宽饲料作物供应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王容博  徐亮  刘星宇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低于世界人均的水土资源实现了高于世界人均的食物消费水平。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归功于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全球领先的贸易开放程度和外部粮源的有效利用,农产品贸易已全面融入中国粮食安全。然而,随着收入增长、国内食物需求的不断转型升级,以及国际市场风险波动的持续加剧等都对粮食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口种类高度集中、重点品种进口来源地依赖度偏高等特点会使中国在全球粮食市场动荡加剧背景下出现外部粮源的利用风险明显上升的情况。大食物观的提出是对传统粮食安全保障思路的拓展。保障“大食物安全”,既需要依赖于国内全方位、多途径的食物资源开发,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贸易开放水平,促进食物进口结构多元化发展,加快形成更加稳定、更具韧性的农产品贸易格局,降低外部粮源利用的不确定性风险,提高国内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国内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同时,大食物观下多元化农产品进口格局的构建也对相应的制度支持和条件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需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输入防控与进口产品质量管控能力,逐步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条件与进口全产业链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边境措施,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外部农产品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陆  
从现阶段我国的供需格局分析,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并且随着我们饮食结构、人口分布和消费观念的调整,也逐渐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整体来说,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但随着资源要素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以及近两年社会形势的变动,也面临了巨大的增产压力,需要通过储备和进口来进行平衡。因此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也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相应的要求建构粮食安全政策,为民生提供最大保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赵文报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  王秀玲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关乎国计民生。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少、现有耕地地力不断恶化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然而,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我们必须依法加以严格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本文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政策选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的问题,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着重处理好进出口贸易与合理保护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绪  
近年来,中国农业连年增产,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进口快速增加。农产品大量进口,将造成短期和长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威胁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本文分析了连年增产背景下的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多方面原因,其中,产量增长满足不了需求增长、进口农产品和国内自产农产品存在较大的价差、中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程度较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管理和市场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容博  曹历娟  朱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充足稳定的农产品进口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GTAP模型对2018—2019年间中美贸易争端以及2020年中美签署并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和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争端期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水平进口关税虽然大幅减少了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但由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其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不同农产品品种上贸易转移的弥补作用存在差异,肉类、稻米和小麦弥补作用偏弱。(2)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则有利于增加自美农产品的进口,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农产品如南美的油籽、东盟的玉米等谷物等进口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对我国平衡长期且良性的贸易伙伴关系,维护今后的农产品进口稳定性和我国粮食安全形成相应压力。(3)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农产品如油籽的进口上,有限的贸易伙伴选择和单一的“钟摆式”替代效应会给我国以农产品作为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筹码的选项带来一定的制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为科学预判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实施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影响,从而更好利用国外农产品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使用GTAP模型对此进行事前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实施将增强我国重要农产品的可获性,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内部分农产品生产将受到来自RCEP伙伴竞品的冲击;替代效应引致非RCEP成员国的部分农产品对华出口也会受到波及,但总体负面影响有限。政策启示:抓住RCEP实施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好伙伴国农业资源;加强国内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着力降低来自RCEP伙伴农产品的负向影响;持续推进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战略,稳固与非RCEP成员国的农业经贸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胜彬  周长江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鑫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虽然多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手段保障了粮食生产的连续性,但是相较于不断提升的粮食消费,我国仍面临着较大的粮食缺口。此外,虽然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占用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荷载能力已经不足于在更长时间内提供充足的粮食增长空间。因此,通过国际贸易的相关手段,来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目前应对粮食增产乏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期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国内生产是基础,应当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制度,保障主粮的自给自足;国际贸易是补充,通过加大进口,丰富进口渠道与品种,降低对单一粮食进口市场的依赖度,来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明慧  张红丽  
本文利用VAR模型来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粮食安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产品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格兰杰关系,与粮食产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关系,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影响粮食产量与经济增长,并在不同滞后期影响程度有所差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蒲明  
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大,而流通环节的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其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科学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割制度,可以促进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振邦  
传统农业追求自给自足,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产业结构和单纯的粮食观;现代农业追求效益,以饲料作物为主,形成了三元结构和整体食物观。农作物中,人工牧草效益最高,号称绿色黄金。大家饲养的动物中,奶牛经济效益最高。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效益最高,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体现了农业的基础作用。我们应当建立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加工业的转化机制和市场体系,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食物肯定自给有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张宁宁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加入WTO后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扩大农产品出口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中国政府实施的农业税减免、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扩大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这意味着,可以借助于一些非贸易措施缓解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效应,或强化其积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