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4025)
- 2022(11782)
- 2021(11002)
- 2020(9413)
- 2019(21839)
- 2018(21127)
- 2017(39907)
- 2016(22085)
- 2015(25062)
- 2014(24665)
- 2013(24669)
- 2012(23240)
- 2011(21032)
- 2010(20777)
- 2009(19277)
- 2008(19162)
- 2007(16763)
- 2006(14558)
- 2005(13019)
- 学科
- 济(90845)
- 经济(90751)
- 管理(56352)
- 业(54327)
- 方法(41550)
- 企(41183)
- 企业(41183)
- 数学(36898)
- 数学方法(36590)
- 农(26279)
- 中国(25768)
- 财(22008)
- 贸(21933)
- 贸易(21924)
- 易(21368)
- 学(20101)
- 业经(18449)
- 地方(17845)
- 农业(17629)
- 制(16396)
- 融(15001)
- 金融(14998)
- 银(14416)
- 银行(14352)
- 环境(13939)
- 行(13735)
- 和(13239)
- 务(12526)
- 财务(12508)
- 财务管理(12476)
- 机构
- 大学(321538)
- 学院(316797)
- 济(135540)
- 经济(133043)
- 研究(117631)
- 管理(115795)
- 理学(100202)
- 理学院(98923)
- 管理学(97321)
- 管理学院(96727)
- 中国(88289)
- 科学(73774)
- 京(68930)
- 农(65485)
- 所(61575)
- 财(58605)
- 研究所(56691)
- 业大(52860)
- 中心(52852)
- 农业(52443)
- 财经(47500)
- 江(45930)
- 北京(43514)
- 经(43415)
- 经济学(42874)
- 范(41679)
- 院(41632)
- 师范(41125)
- 经济学院(38984)
- 科学院(36471)
- 基金
- 项目(216226)
- 科学(168025)
- 基金(157585)
- 研究(151281)
- 家(141511)
- 国家(140364)
- 科学基金(116985)
- 社会(96839)
- 社会科(91812)
- 社会科学(91783)
- 基金项目(83616)
- 省(82391)
- 自然(76654)
- 自然科(74865)
- 自然科学(74835)
- 自然科学基金(73552)
- 划(71478)
- 教育(68777)
- 资助(64258)
- 编号(58656)
- 重点(49872)
- 部(48544)
- 成果(47697)
- 发(47233)
- 创(44622)
- 科研(42365)
- 创新(41931)
- 计划(41425)
- 国家社会(41290)
- 课题(41172)
- 期刊
- 济(142508)
- 经济(142508)
- 研究(91712)
- 中国(60335)
- 学报(59435)
- 农(58468)
- 科学(51585)
- 财(44175)
- 大学(43075)
- 学学(40664)
- 农业(40067)
- 管理(38951)
- 教育(29476)
- 融(27869)
- 金融(27869)
- 经济研究(24188)
- 技术(24079)
- 业(23612)
- 财经(23201)
- 业经(21629)
- 问题(20185)
- 经(20064)
- 贸(20023)
- 国际(19085)
- 世界(17372)
- 版(16877)
- 资源(15293)
- 技术经济(15111)
- 业大(14922)
- 科技(14718)
共检索到467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梁姝娜 公丽君 张友祥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表明,无论世界还是中国,粮食安全远未实现。比较分析影响各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对于探索实现粮食安全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印度、泰国、乌干达四国为例,利用国际组织数据库,以本文定义的"粮食自给率"和"粮食进口指数"以及通用的人均GDP和基尼系数为解释变量,对营养不足发生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各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不完全相同,但粮食自给率是影响各国粮食安全共同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为实现粮食安全,中国应重点提高粮食自给率,通过确保耕地资源数量,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等途径实现。同时,中国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关键词:
国际粮价 价格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惊柱 姜太碧
粮食安全涉及众多因素,已有研究一般采用不同指标体系来测定粮食安全状况。本文则从粮食供给和需求角度构建目标函数模型,利用四川省农户实际调查数据和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对"耕地去粮化"趋势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在模型假设条件下的估计结果表明,按四川省目前的"耕地去粮化"水平计算,四川省和全国均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如果放松某些假设引入变量实际数据重新计算后的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安全指数(SI=-0.1631))与全国粮食安全指数(SI=-0.2923)均为负数,且后者比前者小,这表明全国与四川省都出现了粮食不安全状况,且全国粮食安全状况比四川省差。
关键词:
“耕地去粮化” 粮食安全指数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甜 李隆玲 武拉平
经济学人智库(EIU)于2012年开始发布全世界粮食安全指标(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GFSI),对109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进行测度并排名。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粮食安全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然后运用支付能力、供应能力、品质与安全3个主要指标及其子指标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与其他粮食主产国的粮食安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安全3项指标的发展处于均衡且良好的状态,但是与其他粮食主产国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
粮食安全 GFSI 变化 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慧 普蓂喆 郑风田
为探究粮食安全背景下政府主推技术有效扩散的驱动因素,以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的再生稻种植技术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可以纠正自选择偏误的多元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行政引导对再生稻种植技术的有效扩散发挥了显著作用。户主为村干部、农户所在村镇有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均显著提升了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的概率。第二,经济利益是驱动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销售价格预期对于农户采纳再生稻种植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经济效应分析验证了农户种植再生稻比其种植单季稻时单位面积净收入提升25.81%,且不会影响农户的非农生产活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促进政府主推技术的扩散实现稳定发展:首先,构建有效的行政引导机制调动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积极性,合理规划并重视政府主推技术示范基地的搭建;其次,在作技术推广决策时应将主推技术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纳入考量,且不能影响农户非农收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振华
2012年以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加的同时,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介绍国内外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的价格波动情况,从粮食需求、供给及其他方面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性措施,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大伟 刘彦随 卢艳霞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分析,指出近5年来导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调整。大规模的“压粮扩经”趋势若不能有效控制,必将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冲击。对2 0 0 5 -2 0 10年我国粮食需求及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进行测算,提出不同粮食自给率下国家粮食安全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目标要求。粮食主产区具有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产量需要的生产潜力。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岳岷 刘元胜
厘清粮食安全的价值维度,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本质,弄清影响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战略举措,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意义。1.生产主体弱化和农地非农化,制约着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生产主体弱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制度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拓宽了农民的经济自由,农业外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海峰 何秀荣 李鹏
城乡居民对粮食安全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是中国政府制定和完善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在 4个不同级别城市 (北京、郑州、顺德、榆林 )和 3个不同特点农村县 (榆树、中山、榆林 )专门进行的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 ,对中国城乡居民对粮食安全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态度 风险承受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The issue about food security cost is slighting all the whil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food security cost paid by government in China,the paper obtai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od security cost is excessive.The policy advice is brought forwar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rely on homelan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aintain moderate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rational cos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成本 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强 赵忠萍 吴玉华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李志强赵忠萍吴玉华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与结构(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我国粮食生产波动频繁,尤其是80年代以来更是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增长变动趋势及供需平衡态势作出系统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爱锄 杨改河 黑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随着“人粮矛盾”的发展 ,世界粮食安全的内涵经历了“总量 -购买 -营养”的转变。中国粮食在总量和购买上基本达到安全水平 ,营养安全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面临着生产资源减少、贫困人口相对增加和营养需求水平提高的矛盾。立足国内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结构和发挥国际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是中国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内涵 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