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8)
2023(6541)
2022(5318)
2021(5072)
2020(4249)
2019(9637)
2018(9786)
2017(17269)
2016(10114)
2015(11853)
2014(12073)
2013(11645)
2012(10921)
2011(9917)
2010(10243)
2009(9463)
2008(9952)
2007(9574)
2006(8709)
2005(7642)
作者
(31850)
(26431)
(26296)
(24790)
(16799)
(12341)
(11949)
(10206)
(10108)
(9842)
(9125)
(9109)
(8702)
(8689)
(8638)
(7980)
(7815)
(7809)
(7789)
(7658)
(6877)
(6778)
(6629)
(6270)
(6239)
(6084)
(5882)
(5759)
(5612)
(5522)
学科
管理(37220)
(30546)
经济(30497)
(26833)
(23525)
企业(23525)
(11998)
(11628)
中国(10621)
方法(10591)
(10383)
(10083)
理论(8718)
业经(8638)
(7718)
地方(7712)
(7692)
财务(7667)
银行(7662)
财务管理(7644)
数学(7492)
(7491)
数学方法(7338)
(7243)
企业财务(7212)
(7118)
农业(7065)
(6975)
(6927)
教育(6499)
机构
学院(140573)
大学(140332)
研究(52396)
管理(50920)
(46564)
经济(45034)
中国(42214)
理学(40569)
理学院(39985)
管理学(39090)
管理学院(38796)
科学(35039)
(32913)
(31945)
(28574)
(26227)
(26120)
研究所(25901)
农业(25226)
中心(24316)
业大(24015)
北京(20625)
(20521)
(20313)
(20226)
师范(20007)
(19267)
技术(19204)
财经(18462)
(16642)
基金
项目(88139)
科学(66564)
研究(64766)
基金(59577)
(54102)
国家(53588)
科学基金(43406)
社会(36394)
(36127)
社会科(34071)
社会科学(34061)
基金项目(31200)
(30700)
教育(30532)
自然(28881)
自然科(28099)
自然科学(28082)
编号(27888)
自然科学基金(27564)
成果(24776)
资助(24422)
课题(21112)
重点(20566)
(18558)
(18510)
(17600)
计划(17165)
(16950)
科研(16855)
创新(16552)
期刊
(63805)
经济(63805)
研究(41550)
中国(40573)
(29573)
学报(27788)
科学(23868)
教育(23678)
(23147)
管理(22710)
大学(20355)
农业(20164)
学学(18688)
技术(14503)
(14309)
金融(14309)
(12345)
图书(10805)
业经(10522)
财经(9267)
(9133)
(8054)
书馆(8052)
图书馆(8052)
经济研究(7874)
业大(7674)
职业(7567)
(7555)
论坛(7555)
问题(7542)
共检索到239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振伟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健全的粮食储备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应急管理思维,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民生安全的重要制度之一。当前,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更好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对粮食安全若干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并提出有效的路径安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勇  张国云  王国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云  青平  
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工具。新时期粮食安全新思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粮食安全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广阔的现实背景。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并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文章在凝练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文化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云  青平  
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工具。新时期粮食安全新思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粮食安全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广阔的现实背景。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并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文章在凝练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文化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荩予   刘川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体系建设过程也可能造成风险的转化。分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风险要素有利于更好地完善体系建设中的风险治理体系。通过体系建设与风险治理因素中的映射关系可以看到二者在理念、方法、流程、技术和实践上的共融。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完善风险治理的关键在于优化风险感知能力,避免风险的社会放大和在体系建设协调中有效完成风险处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磊  
粮食安全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粮食价格传导体系的改变,以及如何从粮食价格传导的角度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管理。本文首先从多维度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粮食价格传导体系的重构作用;然后利用粮食价格传导体系诠释城镇化的粮食产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价格安全效应;最后从粮食价格传导管理的角度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王征兵  
文章在讨论粮食安全概念及其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粮食安全评价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述评。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我国在减少营养不足人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粮食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但耕地压力处于紧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顾智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完整和有效的预警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概念出发分层次对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分别从粮食概念、粮食安全概念到指标体系构建角度,逐步剖析目前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不仅应包括不同粮食口径下的粮食安全预警,更应当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的时空跨度,制定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旺,陈智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盛来运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extension of food supply security, forwards the rules to choose indicators, established a set of indicators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and measures indexes of food security.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我国粮食安全程度在波动中提高。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不是单一领域的因素,生产、消费、流通、贸易等领域都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风险。所以,粮食政策不应是单一性质的,而应是一揽子、带有组合性质的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  
加强农业法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等特征,使其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粮食安全中带有根本性、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从更深层次着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腾飞  亢霞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许成安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 ,但这种供大于求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粮食安全涉及经济的各个环节 ,不能仅以生产能力和供求平衡作为评价的标准 ,所以 ,即使是在目前粮食供略大于求的情况下 ,我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仍然很低。中国粮食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在于粮食资源的流失 ,资源的流失是由于该产业缺乏使其获得合理收益的机制。在粮食比较利益低下这一事实难以改变的条件下 ,政府应该通过构建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来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 ,提升粮食安全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