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7)
2023(4657)
2022(4044)
2021(3854)
2020(3095)
2019(6586)
2018(5836)
2017(8838)
2016(5273)
2015(6067)
2014(5780)
2013(5775)
2012(5678)
2011(5206)
2010(5212)
2009(4971)
2008(4955)
2007(3777)
2006(3375)
2005(3368)
作者
(16076)
(13558)
(13277)
(12727)
(8404)
(6391)
(6150)
(5261)
(5171)
(4794)
(4717)
(4612)
(4435)
(4275)
(4243)
(4032)
(3983)
(3883)
(3842)
(3742)
(3373)
(3293)
(3250)
(3102)
(3081)
(3035)
(3024)
(2833)
(2703)
(2688)
学科
(19209)
经济(19186)
管理(16031)
(13583)
(10319)
企业(10319)
中国(8244)
方法(7430)
(6995)
数学(6492)
数学方法(6395)
(5979)
(4773)
农业(4541)
(4274)
贸易(4264)
业经(4184)
(4162)
地方(4051)
(4035)
(3660)
财务(3651)
财务管理(3642)
企业财务(3488)
教育(3422)
(3324)
金融(3323)
(3131)
银行(3125)
资源(3076)
机构
大学(72536)
学院(70410)
研究(31517)
(29754)
经济(29207)
管理(26360)
中国(25641)
理学(22365)
理学院(22061)
管理学(21554)
管理学院(21398)
科学(18622)
(18564)
(16760)
(16644)
研究所(14852)
农业(14841)
中心(14574)
(14220)
业大(12704)
(11323)
(11253)
北京(10770)
财经(10347)
(10198)
师范(10095)
(9882)
科学院(9650)
(9598)
(9260)
基金
项目(47790)
科学(37439)
基金(35161)
研究(33477)
(32740)
国家(32480)
科学基金(26686)
社会(21371)
社会科(20243)
社会科学(20237)
基金项目(17898)
自然(17823)
(17521)
自然科(17370)
自然科学(17365)
自然科学基金(17064)
(16031)
教育(15544)
资助(13973)
编号(13069)
重点(11561)
(10987)
成果(10803)
(10138)
(9486)
科研(9398)
国家社会(9393)
计划(9350)
课题(9276)
创新(8973)
期刊
(34653)
经济(34653)
研究(24848)
中国(24317)
(16587)
学报(14172)
科学(12221)
农业(11860)
(11833)
教育(11129)
管理(10436)
大学(10153)
学学(9171)
(7693)
(7116)
金融(7116)
技术(6544)
会计(5601)
经济研究(5390)
财经(4931)
图书(4842)
(4829)
业经(4761)
世界(4760)
国际(4760)
资源(4467)
(4245)
(4152)
问题(3890)
业大(3832)
共检索到128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磊  杨华珂  
粮食安全最大的保障,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粮仓里装着多少粮食,而是土地上有多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保护、利用、管理好耕地资源,成为热议的话题。焦点一:如何优先保护优质耕地资源当前,我国黑土资源的现状让人揪心:在粮食增产压力下,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整体降低88%以上;对化肥的依赖增加,如果不用化肥,最高能减产六成;黑土层厚度从20世纪50年代的5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耕地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耕地质量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欧胜彬  苏雪华  
粮食安全不仅与耕地的数量有关,更与耕地的质量有关。我国的耕地土壤地力贫瘠,中低产耕地面积占比非常高,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导致了土壤污染,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本文试图分析耕地质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实施耕地生态修复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温福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期。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更安全的粮食,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应该尽早出台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壤输入,从而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更严峻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了并将继续占用大量耕地。虽然我们实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占去的是良田沃土,补回来的却是低产田,有的甚至是"兔子不拉屎"的劣地,致使我国中低产田面积由"十五"末期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黄晓宇  郑振源  邵晓梅  
研究目的:探讨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和措施。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研究结果:耕地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农用地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能力低下,已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结论:现阶段应多管齐下,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不仅要高度重视土地污染问题,转变传统粮食供给观念,而且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力度,改变强调数量为主的占补平衡观念,代以新补耕地数量、产量不低于被占用耕地数量、产量的双向衡量标准,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科  张凤荣  张琳  张迪  吴初国  孔祥斌  
【目的】通过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现实产量的对比,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及其省际差异。【方法】以105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在确定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计算了各区域各个耕地亚类的粮食单产能力;再分别乘以各县2004年相应耕地亚类的面积,得到2004年各县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进而汇总出各省以及全国的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结合近3年(2002~2004年)的粮食现实产量,分析耕地的粮食增产潜力、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及其省际差异。【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远高于全国近3年4.52亿t的粮食平均产量,目前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雨凌  马雯秋  姜广辉  李广泳  周丁扬  
耕地撂荒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在识别撂荒地分布的基础上,测度了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耕地撂荒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耕地撂荒对区域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规模为405.53万hm~2,撂荒率约为5.85%;空间上撂荒地规模分布呈"T"字形空间格局,黑龙江东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地区为撂荒地主要集聚区。(2)耕地撂荒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01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因耕地撂荒损失的农田生产潜力达到1339.15万t,损失的粮食产量高达2265.6万t,损失比例达4.69%;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粮食产出损失量和损失比例最大的地区。(3)粮食播种面积、农田生产潜力和农业技术投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系数分别为-0.194、-0.025和0.006。(4)应遵从城乡融合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与政策扶植,构建粮食生产—耕地休耕空间转换弹性机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胜祥  贺立源  鲁明星  黄魏  陈杰  
湖北省江陵县是江汉平原上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对于湖北省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全县粮食生产的安全基础。文章结合湖北省荆州市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研究工具,在查清江陵县耕地资源质量、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耕地对确保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陵县耕地地力可分为1、2、3、4等,其所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46%,52.10%,21.14%,3.30%。其中大部分耕地地力处于中上等,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比较高,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波  王莉  宋富强  樊鹏  
[目的]分析耕地质量构成要素对粮食产量影响,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途径和方法。[方法]文章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内近10年来的土地资源调查、农用地分等、耕地地力评价、粮食产能核算等多项成果数据,以4.645 0万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建立了耕地质量单因素变化及因素指标组合与粮食产能关系曲线,测算了多模型影响下耕地质量因素改变量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大小。[结果](1)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各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能改变,总体上,当耕地所处的环境因素改善后,粮食产能将不断增加,因素指标分级对粮食增产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海平  周静逸  余兆鹏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生产省(区)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时空纬度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依然较为脆弱,粮食安全保障压力依然周期性地存在。耕地压力呈现由华北产区向西南、中部产区转移的趋势,且传统产粮大省相较于新兴产粮大省耕地压力问题更加突出。为此,需要提高单产及耕地生产力、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大力开展耕地整理优化耕地资源利用,从而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汤标中  
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5亿吨的目标能实现吗到本世纪末,要基本满足人口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全国粮食必须再增了亿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4亿吨提高到4.5亿吨,用了10年的时间,那么在今后6年内再增加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能实现吗?我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1.依据粮食产量变动的历史规律分析预测(黑色系统分析):增长率大于3.3%,总量大于4.59亿吨。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有所缩短,1985年以前在5年左右,1985年以后在3年左右,大体上是两升一降,呈现出古典周期与增长周期混合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奇  詹贤达  王会  
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生产技术在调控二者关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其次,基于1979~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及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定量估计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粮食生产函数,发现种植面积、灾害情况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我国2020年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为了保障2020年的粮食安全,在现有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耕地施肥量需要达到407.8kg/hm~2,即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需要施肥346.6kg/hm~2,两者均高于环境安全阈值,即我国20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