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7)
- 2023(16329)
- 2022(14260)
- 2021(13421)
- 2020(11239)
- 2019(26026)
- 2018(25748)
- 2017(50764)
- 2016(27358)
- 2015(30715)
- 2014(30765)
- 2013(29986)
- 2012(27472)
- 2011(24461)
- 2010(24297)
- 2009(22150)
- 2008(21513)
- 2007(18653)
- 2006(16210)
- 2005(13849)
- 学科
- 济(106652)
- 经济(106458)
- 管理(79155)
- 业(76082)
- 企(61179)
- 企业(61179)
- 方法(52307)
- 数学(46343)
- 数学方法(45735)
- 农(32279)
- 财(31380)
- 中国(28384)
- 业经(23263)
- 农业(21620)
- 地方(21357)
- 学(20577)
- 贸(19811)
- 贸易(19806)
- 易(19234)
- 制(18848)
- 务(18262)
- 财务(18165)
- 财务管理(18122)
- 企业财务(17199)
- 理论(17000)
- 技术(16587)
- 环境(16355)
- 银(16102)
- 和(16089)
- 银行(16060)
- 机构
- 学院(378601)
- 大学(378531)
- 济(154244)
- 管理(153962)
- 经济(150962)
- 理学(134185)
- 理学院(132818)
- 管理学(130523)
- 管理学院(129837)
- 研究(122379)
- 中国(91808)
- 京(78880)
- 科学(73759)
- 财(72410)
- 农(59317)
- 所(59299)
- 财经(57932)
- 中心(56842)
- 业大(55408)
- 江(54456)
- 研究所(53875)
- 经(52959)
- 范(49860)
- 师范(49449)
- 北京(49343)
- 经济学(46674)
- 农业(46195)
- 院(45166)
- 州(43781)
- 财经大学(43253)
- 基金
- 项目(263074)
- 科学(207835)
- 研究(194977)
- 基金(191828)
- 家(165629)
- 国家(164244)
- 科学基金(142381)
- 社会(123288)
- 社会科(116855)
- 社会科学(116829)
- 省(101484)
- 基金项目(101310)
- 自然(92189)
- 教育(90268)
- 自然科(90042)
- 自然科学(90023)
- 自然科学基金(88416)
- 划(85415)
- 编号(80234)
- 资助(79803)
- 成果(64993)
- 部(59012)
- 重点(58188)
- 发(55401)
- 课题(54520)
- 创(54225)
- 教育部(51112)
- 国家社会(50644)
- 创新(50570)
- 科研(50287)
- 期刊
- 济(161637)
- 经济(161637)
- 研究(109701)
- 中国(67453)
- 学报(55291)
- 管理(54689)
- 财(54185)
- 农(54178)
- 科学(51649)
- 大学(43242)
- 教育(41843)
- 学学(40715)
- 农业(37927)
- 融(33402)
- 金融(33402)
- 技术(33366)
- 业经(27415)
- 财经(27299)
- 经济研究(25728)
- 经(23199)
- 问题(21414)
- 业(19073)
- 图书(18951)
- 理论(18349)
- 技术经济(17821)
- 统计(17205)
- 科技(17082)
- 版(16925)
- 实践(16779)
- 践(16779)
共检索到54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春燕 白露露
本文以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993—2012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和可支配收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以2012年为基准测度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启用边界和补贴标准。实证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将降低粮食安全水平,而可支配收入增加可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这意味由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用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来化解。政策模拟发现,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可以承受粮食价格上涨21.93%,当上涨幅度超越这一边界时就需要启动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如果粮食价格在此基础上再上涨1%,需要补贴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春燕 白露露
本文以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993—2012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和可支配收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以2012年为基准测度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启用边界和补贴标准。实证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将降低粮食安全水平,而可支配收入增加可以提高粮食安全水平,这意味由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用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来化解。政策模拟发现,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可以承受粮食价格上涨21.93%,当上涨幅度超越这一边界时就需要启动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如果粮食价格在此基础上再上涨1%,需要补贴海南城镇最低收入人群20.22元/人·年以帮助他们应对粮食价格上涨、保障既有的福利水平和粮食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春燕 蒋乃华
城镇居民是粮食的净消费者,粮食价格上涨其实际收入将下降。受制于收入水平,城镇低收入人群的各项商品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粮食也不例外。当粮食价格上涨其能够获得的粮食及非粮商品将减少,粮食安全将会受到威胁。相对于价格补贴,收入补贴的政策成本更低,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改善城镇不同收入人群间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好,因而,它是更好的政策选择。就收入补贴而言,等效用补贴又优于等量补贴。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城镇低收入人群 粮食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葛党桥
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应该遵循最大限度地保障、最适度地保障、最小成本和代价地保障、最公平地保障及最佳可持续地保障等原则。具体要求为:保障任何人都能体面地生活;保障基本的消费安全;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和耕地"红线"指标;主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粮农与非粮农之间的利益平衡;实施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带推进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补贴,增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王颖
结合国家统计局宏观数据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近年来农业补贴的成效和现实困境,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强度与粮食生产的脱钩关系,并对不同粮食功能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抑制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农业补贴对粮食增产等方面的激励作用逐步减弱,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较难满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要求; 2010—2019年粮食主产区每亩补贴强度与粮食作物亩均净利润的关系经历了"强负脱钩—增长型不良脱钩—弱负脱钩"的变化,表明我国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增强,期间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应按照与国际规则相适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思路,进一步提高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不断丰富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并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业补贴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石安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既有国际市场粮食供给紧张、粮价上涨原因,又有这些国家长期忽视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和对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护。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政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财政补贴 政策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世夫
不同的补贴依据决定直接补贴政策效率的高低以及直接补贴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我国直接补贴政策依据选择由于理论上不明确,使得实践中出现了“二种类型,四种模式”。我国直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则是次级目标。因此,根据国际上直接补贴政策依据选择的基本类型,尤其是根据我国直接补贴政策的首要目标,我国直接补贴政策依据应该以我国粮食安全为依据,从我国粮食安全包括的范围出发,构建高效的直接补贴政策体系。
关键词:
直接补贴 粮食安全 补贴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世夫
直接补贴政策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最新重要对策之一。本文以直接补贴政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认为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迫切需要在补贴的方式、对象和范围、资金来源以及补贴的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直接补贴 操作 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琦 祁华清
传统城镇化道路以外延快速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要方式,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消耗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粮食生产兼业化和老龄化、水土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不可协调性矛盾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有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从外延粗放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发展转变,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出建立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机制,依托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高效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坚 张伟 陈宇靖
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进行梳理后发现,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虽然较高,但保障水平整体偏低。一部分财政压力较大的农业大省为了减轻保费补贴支出而将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设制过低,导致农业保险风险防范功能的丧失;另一部分省区则将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试点的粮食类作物和本级财政开展的特色农作物保险种实施差异化保障,导致地方特色农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中央财政试点险种。在上述负向激励作用下,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增长的激励效应受到严重制约。建议对当前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进行改革,设计更加灵活的补贴方案和保障水平,以实现农业保险促进粮食产出增长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政策评价 补贴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威 郑雪丽
[目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使粮食价格由政府干预转为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但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具体影响还没有确切结论。基于此,文章意在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数量及质量安全的双重影响。[方法]选取了2010—2020年8个省份玉米生产相关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后对提出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生产者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但对粮食提质效果甚微,即该政策使玉米的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但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户数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减少了农业劳动力供给;同时,此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产生正向效应,种粮农户增加了对玉米种植生产要素的投入。[结论]为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未来粮食政策实施必须在保证粮食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多的引导种粮农户种植优质粮食,不断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在数量质量双层面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玉君 叶中华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国际上主要粮食出口国且粮食安全指数较高的美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粮食保障政策的变迁,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究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启示。研究发现,美国对耕地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通过限制农地非农化和休耕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推进粮食市场化的进程中,美国以粮食保险作为减损手段;美国的粮食补贴顺应了市场规律,以直接补贴为主,减少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变迁 美国粮食保障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学君 周沁楠
地狭人稠的日本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与国内支农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均密切相关,是历届日本政府优先考虑的工作之一。纵观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演进,可见:首先,日本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总体思路;其次,日本转化思路从高度重视自给率转向注重提升潜在生产能力,转换策略适时调整海外农业投资战略与布局,审时度势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上日本经验值得现阶段中国参考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旭东 朱守银 段晋苑
水资源约束下如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是新时代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政策要求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解决的途径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与进步、主体节水意识的提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技术扩散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配套和供给。通过对粮食主产区试验水肥一体化滴灌在技术效果、投入产出、生态效益三个维度的测算与估计,显示技术应用与推广无论是对微观经营效益,还是对宏观生态效益,都具有突出的技术贡献。但是,设备前期投入大、小规模和兼业农户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使得增加技术扩散的政策供给势在必行。有为的政策供给应聚焦在技术扩散上,在适宜的地区,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水源设施建设、提供购置补贴、强化农技服务、加强主体培育、加大宣传推广等政策手段,为水资源缺乏地区保障粮食供给提供技术扩散和资源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政策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