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9)
2023(6036)
2022(5080)
2021(4473)
2020(3394)
2019(7755)
2018(7634)
2017(14413)
2016(7786)
2015(8683)
2014(8748)
2013(8808)
2012(8719)
2011(8162)
2010(8256)
2009(7564)
2008(7427)
2007(6646)
2006(6213)
2005(5994)
作者
(24158)
(20268)
(19993)
(18775)
(12736)
(9684)
(9045)
(7829)
(7790)
(7252)
(6918)
(6891)
(6591)
(6554)
(6429)
(6104)
(5852)
(5803)
(5749)
(5706)
(5177)
(5076)
(4853)
(4753)
(4600)
(4531)
(4508)
(4496)
(4107)
(3979)
学科
(41373)
经济(41340)
管理(18336)
(18224)
地方(16436)
中国(14990)
(14375)
(11048)
企业(11048)
业经(10106)
农业(9897)
(9509)
地方经济(9376)
(9093)
方法(8008)
土地(7983)
(7809)
金融(7809)
(7553)
银行(7545)
(7483)
环境(6956)
发展(6769)
(6750)
数学(6571)
数学方法(6523)
(6421)
贸易(6411)
(6373)
(6098)
机构
学院(113911)
大学(110231)
(48507)
研究(47583)
经济(47470)
管理(40010)
中国(37806)
理学(32600)
理学院(32132)
管理学(31617)
管理学院(31407)
科学(29149)
(26397)
(25792)
(25164)
研究所(22542)
中心(21522)
(20864)
农业(20067)
(19668)
业大(18209)
(17383)
(17286)
师范(17203)
北京(17190)
(16406)
(15820)
财经(15465)
科学院(15316)
(14961)
基金
项目(70439)
科学(54893)
研究(53519)
基金(48233)
(42592)
国家(42162)
科学基金(34833)
社会(33538)
社会科(31783)
社会科学(31778)
(29176)
基金项目(25230)
(24179)
教育(22813)
编号(22464)
(22425)
自然(20749)
自然科(20146)
自然科学(20141)
自然科学基金(19744)
资助(19002)
发展(18288)
成果(18204)
(17944)
课题(16696)
重点(16356)
(14823)
(14463)
国家社会(13729)
创新(13624)
期刊
(66107)
经济(66107)
研究(37551)
中国(33844)
(26170)
农业(18504)
科学(17791)
学报(16705)
管理(16045)
教育(14825)
(14018)
金融(14018)
(13938)
业经(13236)
大学(12561)
学学(11788)
技术(10557)
经济研究(9767)
(9531)
问题(8667)
资源(7575)
财经(7273)
世界(7072)
(6338)
农业经济(6329)
经济问题(6085)
(6070)
商业(5926)
(5813)
(5778)
共检索到19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昊  
东北土地开发整理的历史与现状作为全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东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农耕土地开发从1900年就开始了,并经历了清政府移民实边、全面开禁,俄、日等国家的野蛮式掠夺开发等历史。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政府帮助中国在黑龙江省集贤县三道岗建立了大型谷物农场——"国营友谊农场",标志着新中国在东北土地开发整理的开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召旗  林郁  
通过对1980~2007年粮食自给率的研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履行了对世界的承诺,表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另外,中国粮食方面的大国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量完全可以解决中国人口增量的需求;土地对于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粮食亩产的提高,土地贡献率不大,原因在于中国不断增加的投入。因此,通过政策增加投入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保障中国粮食产量,确保中国粮食自给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梅  顾炯  尹宏祯  季卫兵  
本文围绕"城市化节约土地"这一命题展开,通过对城市化率、耕地规模经营率、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四个指标相关关系的计量分析,证明规模经营率可促进城市化率;粮食产量和城市化率无显著关系;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和粮食产量由于占补土地质量不对等以及规模效应的存在,不存在显著关系。因此,耕地保护指标不能是静态的,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面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态安全,而粮食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只有实现数量的安全,才能保证质量的安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被重新定义,它不仅包含数量的安全,还应该包括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粮食主权安全等一系列新的内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国家粮食安全,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持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非洲国家来说,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则是一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政治安定的起跑线。非洲粮食安全,不仅是非洲人民的福祉所在,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基石,也是全球粮食安全乃至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绿色发展的研究前沿。我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5年,有幸全过程地参加了中国几内亚科巴水稻示范农场的建设,后又组织国内一流非洲研究力量,系统研究了中非农业合作40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由于石化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各国将生物能源作为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现象,危机粮食安全。因此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以粮食为主要原料向以非粮食为主要原料进行转型,而利用边际性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我国"边际性土地"资源丰富,能源作物品种多,发展生物能源前景广阔,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永民  雷涯邻  
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生物燃料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液体燃料。由于对原料供给的高度依赖,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已占用大量土地,对世界和区域粮食安全产生了影响。本文从生物燃料原料选择、对土地占用以及与粮食安全的关系3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下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力超  陈曦  顾凌骏  
本文分析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动态及土壤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垃圾、酸性物质、水源污染对耕地及粮食的影响,研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覃世民  
粮食安全是人类必须面对而且十分紧迫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笔者认为,关键还在科技,即依靠科技兴粮,开发无形粮田。粮食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在前两个环节,我国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产后环节,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创新与技术上也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必须正确理解产后环节粮食科技的内涵,正视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用系统思维和经济的观点分析,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将是未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也是粮食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粮食行业是天然的弱质行业,且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能将产后环节粮食科技工作完全推向市场,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东  王远卓  
近期全球粮价大涨,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生计,也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从理论角度看,货币超发—粮食金融化—进口国粮食安全风险是货币放水背景下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传导路径。粮食安全风险向经济层面传导,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带动相关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和本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造成跨境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计划,引发粮价的上涨;叠加蝗灾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减产概率很大,供给缺口叠加货币超发引发的粮价上涨,未来全球的粮食安全风险不可小觑。当前要重视经济结构单一、社会脆弱度高的粮食进口国未来发生粮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特别要高度关注巴西、厄瓜多尔等13个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中方企业,应当高度关注东道主国粮食安全风险,积极寻求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也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