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0)
2023(12951)
2022(10984)
2021(10485)
2020(9004)
2019(20841)
2018(20694)
2017(40286)
2016(21437)
2015(24218)
2014(24078)
2013(23818)
2012(21754)
2011(19574)
2010(19377)
2009(17919)
2008(17748)
2007(16031)
2006(13734)
2005(12082)
作者
(60759)
(51672)
(51109)
(48575)
(32106)
(24631)
(23561)
(20308)
(19295)
(17974)
(17269)
(17207)
(15931)
(15875)
(15829)
(15703)
(15692)
(15012)
(14746)
(14654)
(12739)
(12563)
(12508)
(11907)
(11599)
(11596)
(11303)
(11279)
(10414)
(10360)
学科
(91218)
经济(91136)
(63791)
管理(56193)
(48244)
方法(42808)
(42276)
企业(42276)
数学(38030)
数学方法(37564)
农业(31555)
(25348)
贸易(25337)
(24663)
业经(22930)
(21745)
中国(21337)
地方(17723)
(17008)
(15980)
(13297)
财务(13254)
财务管理(13216)
技术(12971)
(12726)
银行(12700)
企业财务(12395)
环境(12179)
(12160)
(12160)
机构
学院(304768)
大学(300344)
(130839)
经济(128402)
管理(119700)
理学(104072)
理学院(103074)
管理学(101253)
管理学院(100708)
研究(99308)
中国(76628)
(68888)
(61550)
科学(60764)
(55205)
农业(53336)
业大(51792)
(49733)
中心(48560)
(45391)
研究所(45220)
财经(44478)
(40593)
经济学(39217)
北京(37432)
(37042)
师范(36649)
经济学院(35747)
(35482)
(35024)
基金
项目(207709)
科学(162870)
研究(151639)
基金(151024)
(131643)
国家(130524)
科学基金(111833)
社会(96317)
社会科(91191)
社会科学(91164)
(82072)
基金项目(80332)
自然(72234)
自然科(70562)
自然科学(70540)
自然科学基金(69260)
教育(68328)
(67866)
编号(63114)
资助(61524)
成果(49592)
(46372)
重点(46220)
(45246)
(43424)
课题(41126)
科研(40656)
创新(40632)
国家社会(40269)
教育部(39396)
期刊
(141426)
经济(141426)
研究(80340)
(69881)
中国(55391)
学报(48131)
农业(47777)
科学(43509)
(42336)
管理(38855)
大学(37383)
学学(35663)
业经(29730)
(28098)
金融(28098)
技术(26918)
教育(24216)
(23733)
问题(21317)
经济研究(21250)
财经(20751)
(19031)
(17794)
世界(16733)
(16550)
国际(15772)
技术经济(15285)
统计(15205)
农村(14919)
(14919)
共检索到442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向涛  綦勇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粮食安全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贸易在这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以土地资源和城市化水平为特征变量的粮食安全状况会影响食品安全;粮食净进口会降低农药使用强度,但其影响仅仅对于高收入国家适用;人均国民收入对农药使用强度的影响呈库兹涅茨曲线形式,反映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对重要性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致陆  
2015年以来世界粮食不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威胁着全球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安全和生计安全,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认识到贸易开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越来越多国家依靠国际贸易来确保粮食安全。基于国家层面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供给、获取、稳定和利用),根据2001—2020年93个样本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作为基准模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估计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验证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之间是否存在U型(或倒U型)相关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和粮食安全四个支柱之间均存在着U型相关关系,即贸易开放在早期阶段对粮食安全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当跨越特定门槛值之后,粮食安全状况会趋于改善;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存在显著差异。一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开放特别是贸易政策改革持续融入国际市场,最终会有利于该国粮食安全状况改善;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贸易开放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和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与供应链的脆弱性及不稳定性,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对于各国实现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荣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农业资本日益集中。跨国农业食品公司运用和滥用其垄断性的市场力量,借助其强大的政治力量,甚至组成非法的价格卡特尔,来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推高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却使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为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加强合作,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共同促使跨国农业食品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感,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向涛  李凯  綦勇  
根据2000-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研究粮食、环境和能源对全球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安全程度高的国家生物燃料替代程度较高,而生物燃料的过度发展有可能导致"与粮争地"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危及粮食安全;碳排放强度能促进生物燃料替代水平的提高,但前提是该国具有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能源安全考虑仅仅在发达国家内能影响生物燃料替代。相关结论为各国制定适合本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生物燃料替代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新中国建国以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供应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三重压力,中国应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摆脱石油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涛  李凯  
根据2000~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全球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的因素。研究发现,生物燃料对耕地资源的依赖很大;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但均需通过人均国民收入的中介作用来实现;人均国民收入对生物燃料消费比重有正面影响,这种影响也包含了农作物单产和碳排放的间接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开妍  杨锦秀  曾建霞  
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2~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能通过对劳动力的替代和释放效应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且在不同区域间,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入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政府应注重农业技术的发展,重视农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推动农业机械化普及,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龙宝  张艳虹  高叙文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三农"研究中的重大议题,而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粮食主产省份黑龙江的13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从粮食生产视角,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总体上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产生积极影响,但高质素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同时,粮食资本投入、播种面积、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黄甜甜  刘雅娟  
粮食安全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环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粮食安全,是当前需要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该文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以我国7个粮食主产区2001-2013年面板数据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主销区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资本投资效率、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发展新型农业技术以及合理调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力度,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主销区粮食供给的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朱信凯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彭佳  
利用在蔬菜出口产地山东省安丘市6个镇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农药行为决策和行为程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对肯定列表制度的认知以及是否做生产记录对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集货商销售对农户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在蔬菜出口产地应加大宣传培训、规范流通渠道、优化种植结构和引导农民做好生产记录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学军  
基于对当前中国粮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所谓的粮食"十二连增"只是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增加,口粮的增加十分有限,粮食的结构还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随着中国粮食贸易观念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从中国的粮食结构看,口粮尤其是稻米面临很大的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粮食的流通和贸易问题。因此,政府不仅要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关注中国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的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魏素豪  王志刚  
尽管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一直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基于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影响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分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全国水平看,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地、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分别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负向和正向中介效应,并且农业技术的正向中介效应最大;从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分来看,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技术的正向中介效应远远大于农地和农业劳动力的负向中介效应;而在粮食主销区,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机制表现为农地、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3种中介作用,并且农地的负向中介效应最大。为确保粮食安全应集约利用农地、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投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艳玲  
通过黑龙江和吉林两省107个县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因变量,本文定量评价财政水土保持投资的福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国家粮食安全有正面影响,对样本期间粮食总产量的贡献高达26.52%,且该影响持续至少一年;但分析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能保证水土保持工程的持续性,则可能会产生负增产效应。因此,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应保持和增加财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