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7)
2023(11892)
2022(10502)
2021(10078)
2020(8377)
2019(19537)
2018(19516)
2017(38695)
2016(21231)
2015(23510)
2014(23478)
2013(22980)
2012(21376)
2011(19366)
2010(19400)
2009(17700)
2008(17290)
2007(14994)
2006(13363)
2005(11634)
作者
(60547)
(50284)
(49843)
(47572)
(32358)
(23917)
(22685)
(19696)
(19172)
(18124)
(17248)
(16902)
(16034)
(15898)
(15734)
(15524)
(15050)
(14957)
(14400)
(14325)
(12575)
(12494)
(12197)
(11617)
(11246)
(11181)
(11129)
(11120)
(10098)
(9996)
学科
(79347)
经济(79253)
管理(60294)
(57068)
(47063)
企业(47063)
方法(36672)
数学(31595)
数学方法(31135)
(23752)
(20617)
中国(20460)
(18963)
业经(17764)
地方(16187)
农业(15434)
(14974)
贸易(14970)
(14597)
(14531)
理论(14099)
(13464)
(13250)
(12836)
财务(12770)
财务管理(12747)
环境(12705)
技术(12628)
(12133)
银行(12092)
机构
大学(297335)
学院(296080)
管理(119568)
(115602)
经济(112969)
理学(104018)
理学院(102876)
管理学(101033)
研究(100558)
管理学院(100512)
中国(73818)
科学(63713)
(63535)
(53176)
(50872)
(50301)
研究所(46660)
业大(45649)
中心(44884)
(43197)
财经(42550)
(40311)
北京(40048)
师范(39968)
农业(39457)
(38753)
(36534)
(34897)
经济学(33162)
师范大学(32309)
基金
项目(204516)
科学(160659)
研究(150524)
基金(147821)
(128841)
国家(127741)
科学基金(109227)
社会(92411)
社会科(87444)
社会科学(87422)
(79478)
基金项目(78624)
自然(72291)
自然科(70564)
自然科学(70545)
自然科学基金(69259)
教育(68882)
(67631)
编号(62510)
资助(61332)
成果(51471)
重点(45604)
(45205)
(43323)
课题(42824)
(42210)
创新(39292)
科研(38999)
教育部(38420)
项目编号(38154)
期刊
(126359)
经济(126359)
研究(87509)
中国(52566)
学报(47110)
(45897)
科学(43981)
管理(42513)
(37911)
大学(35386)
教育(34253)
学学(33231)
农业(32467)
(25379)
金融(25379)
技术(24836)
业经(21245)
财经(19670)
经济研究(19385)
(16643)
问题(16510)
图书(16337)
(15946)
理论(15151)
科技(14517)
技术经济(14111)
实践(14073)
(14073)
(13813)
现代(13767)
共检索到42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朝阳  
一、外部供给不确定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粮食贸易方面,我国也正迅速融入国际市场并扮演重要角色。表1反映的是当前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地区)情况。由表1可知,2013—2014年度我国除玉米外,其他主要粮食产品包括大豆、大米、高粱、大麦和小麦进口均位居前五,其中大米、大豆、高粱进口全球第一,小麦进口全球第四。从包含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芳  刘钰  黄德林  薛冰  周潮  马静  
为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供给安全、获取安全、稳定性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负向影响。2)分区域看,粮食主产区的供给安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最大,粮食主销区的获取安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最为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冲击最小。3)从粮食安全衡量维度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供给安全、获取安全和资源安全具有抑制影响,对稳定性安全呈现正向冲击作用。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和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制度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石自忠  
本文基于199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粮食贸易月度数据,选取了小麦、玉米、稻谷及大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粮食产品,采用MS-VAR模型对粮食贸易波动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类粮食在状态1和状态2两种状态下相互转换的概率较低,外部因素是两种贸易状态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四类粮食贸易的冲击程度,结果表明,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强、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的小麦、稻谷主要在状态1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影响为负;受国内政策约束较弱、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玉米、大豆主要在状态2运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清淞  肖小勇  李崇光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晓飞  周宁  蒲晨曦  
农户资本投入行为的实质是农业资源在供给侧的重新配置,农户投资决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举足轻重。为了合理配置稀缺的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利用2004—2014年的平行数据并建立双函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波动产量两个部分。从农户角度分析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总体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相同的资本投入类型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晓飞  周宁  蒲晨曦  
农户资本投入行为的实质是农业资源在供给侧的重新配置,农户投资决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举足轻重。为了合理配置稀缺的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利用2004—2014年的平行数据并建立双函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波动产量两个部分。从农户角度分析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总体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相同的资本投入类型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玲  陈乐一  李玉双  
本文采用TVAR模型从非对称性视角实证分析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主要产生正向效应,而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会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即存在影响方向上的非一致性;(2)对于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的影响程度大于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的影响程度,而对于大米价格,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的影响程度小于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的影响程度,即存在影响程度上的非对称性;(3)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大,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反而更小。本文对当前如何降低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冲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卫才  张守夫  
基于全球93个国家200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粮食安全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显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粮食安全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并对粮食安全的供给支柱、获取支柱、稳定支柱、利用支柱均发挥显著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粮食安全过程中发挥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粮食安全及其四大支柱的影响程度均超过高等收入国家。对此,提出加速构筑新发展格局、实施贸易救济常态化举措、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改善粮食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与实践引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王奇  肖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新冠疫情,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疫情下各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的可供性、获取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国粮食贸易政策最新变化和原因,并就如何构建高质量、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粮食供应,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运转这一当前难题,提出了要以全球化视野来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加强全球粮食合作与治理,促进全球粮食公平贸易,共同维护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和粮食安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饶炜  
军用物资铁路投送行动涉及环节多,面临不确定因素多,这将影响投送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增强军用物资铁路投送保障链抗风险能力,提高投送过程的柔性度水平,对投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投送准备、投送实施和投送控制各阶段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置策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巧根  
环境不确定性取决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环境的变动性。管理会计主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本质体现,企业应以顾客价值创造为导向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通过对信息有用性的甄别与分析,提高了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认知能力;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借助于行为动机理论进一步优化了控制系统的管理机制,推动了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郎丽华   李文文  
理论分析了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创建了县域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提高人均收入,扩大了县域居民消费;在平行趋势检验、预期效应检验等识别假设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时滞性和长期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出口导向型、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和民营经济活跃的县域,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的促进消费作用更强。建议中国应该运用多种方式降低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稳就业、稳消费、稳预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文  王璐  
基于中国经济政策频繁变动和银行信贷持续波动现状,有必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使得中国商业银行收缩信贷供给规模,并且会提高信贷供给集中度和中长期贷款占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从银行自身经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银行调整信贷供给行为可以达到降低不良贷款或收益波动的目的。因此,银行和政府要强化微观联动,维护经济政策稳定性;商业银行应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管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监管部门需完善监管规制,发挥政府监管引领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煜昊   钟钰   钱龙  
从种粮主体视角出发,引入劳动市场收入跨度概念,基于空间向量和不确定性状态依存方法构建了粮食补贴政策运行机制与改革逻辑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该理论框架发现:(1)粮食补贴政策的核心作用之一是为粮食产业吸引较高技能禀赋的种粮者;(2)不同类型粮食补贴都会被当成收入性补贴,其产生的收入效应会起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促进粮食科技进步的作用。因此应从政策空间、政策目标和政策弹性3个维度改革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一是进一步聚焦政策目标,提高技能型经营主体种粮意愿;二是充分发挥政策乘数效应,补贴聚焦产业链中后端;三是着力优化政策响应机制,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契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中京  张兵兵  
首先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解析。随后采用HP滤波方法对国际粮食市场上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等4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测度,并基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通过构建的5变量SVAR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在面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不同粮食品种的反应程度和响应轨迹也有所不同;在样本期内,玉米价格波动呈现出"双峰型"负效应和"单峰型"正效应的响应轨迹,但这两种效应的响应程度均较为微弱,这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强烈;大米价格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