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7)
2023(18119)
2022(15463)
2021(14309)
2020(12003)
2019(27103)
2018(27014)
2017(51824)
2016(28241)
2015(31588)
2014(31070)
2013(31035)
2012(28378)
2011(25413)
2010(25382)
2009(24045)
2008(23533)
2007(20948)
2006(18713)
2005(16492)
作者
(82024)
(68325)
(68038)
(64516)
(43531)
(32841)
(30772)
(26821)
(26102)
(24415)
(23388)
(23135)
(21901)
(21655)
(21249)
(20753)
(20270)
(20028)
(19750)
(19705)
(17116)
(16819)
(16601)
(15740)
(15430)
(15327)
(15221)
(15215)
(13957)
(13551)
学科
(117226)
经济(117092)
(103524)
管理(89231)
(84675)
企业(84675)
方法(50155)
(50065)
数学(40489)
数学方法(40036)
业经(34831)
农业(33227)
(32785)
中国(29363)
地方(25892)
(23153)
(22765)
财务(22685)
财务管理(22658)
(22490)
企业财务(21423)
(21399)
贸易(21381)
技术(20987)
(20832)
(20751)
理论(20329)
(18482)
(18194)
环境(17867)
机构
学院(403248)
大学(395754)
管理(162126)
(161917)
经济(158602)
理学(139597)
理学院(138147)
管理学(135908)
管理学院(135199)
研究(133083)
中国(102208)
(84579)
科学(84100)
(81009)
(72439)
(67465)
业大(66203)
(64687)
农业(62426)
研究所(61365)
中心(61047)
财经(57652)
(52394)
北京(52177)
(50951)
师范(50482)
(49336)
(48362)
经济学(46624)
经济管理(44020)
基金
项目(274333)
科学(215519)
研究(200592)
基金(198135)
(173230)
国家(171681)
科学基金(147625)
社会(126421)
社会科(119485)
社会科学(119451)
(109559)
基金项目(105582)
自然(96448)
自然科(94038)
自然科学(94017)
自然科学基金(92332)
教育(89888)
(89880)
编号(83382)
资助(80386)
成果(65605)
重点(61060)
(59618)
(59363)
(58103)
课题(55886)
创新(53740)
科研(52000)
国家社会(51662)
(51193)
期刊
(187404)
经济(187404)
研究(113465)
(79010)
中国(77186)
学报(64924)
管理(60583)
科学(60251)
(56452)
农业(53662)
大学(49117)
学学(46740)
教育(38989)
业经(36719)
技术(35408)
(35076)
金融(35076)
(28367)
财经(27508)
经济研究(27299)
问题(24907)
(23554)
技术经济(21066)
资源(20371)
(20222)
科技(19777)
图书(19660)
现代(19498)
商业(18544)
世界(18062)
共检索到597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春青  邱林  黄强  陈晓楠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并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资源的两个特殊性,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区,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立志  邱君  魏赛  
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从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承载力可持续性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该地区农用水资源投入产出状况、配置效果、提高利用率的潜力以及农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偶合效应,阐明了华北地区提高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用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性的路径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立志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用水资源投入产出状况、配置效果、提高利用率的潜力以及农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偶合效应,阐明提高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农用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性的路径和措施。由于华北地区为中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将该区的河北、山东、河南三个国家粮食主产省作为案例省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晓芹  鄂世举  赵忠平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机构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为了确保中职教育有质量的扩大规模,均衡普职结构、降低生师比和增加财政经费投入甚为必要,而对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前提。为系统合理评估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完整的指标模型,包含人口承载力、人力资源承载力、物力资源承载力、财力资源承载力和统筹多种要素承载力五大指标和若干次级指标。基于该指标模型,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及统筹多种要素承载力四个维度提出加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芹  冯仲科  刘惠清  周嘉  孟昭虹  
该文依据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地形、水文、水质信息及其干流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选用合理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模型,将水环境纳污能力与水环境的地理、水文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特征,探索水环境承载力与其水体动力特征、环境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深入探讨第二松花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并提出减污、增水、污水资源化等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和措施,进而为该流域污染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本研究采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1989-2008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态势,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989-2000年粮食主产区处于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双重富余,经济发展不足;2001-2008年人口承载力富余,经济发展较好;水土资源对于相对承载力贡献较大,经济资源对相对承载力贡献逐渐上升;相对于山东、河南、两湖地区等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吉林中部粮食主产区处于人口、经济富余,相比黑龙江,粮食主产区人口承载力相对富余;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相对承载力呈现出波动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丹  吴凤平  
文章在对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探析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通过严格控制初始水权和初始排污权,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产业结构的双向优化,保障产业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结合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朗  黄莺  刘爱军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水资源自然状况因子;2000~2009年,江苏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江苏省内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苏南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这主要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水资源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承载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郭振  麻德明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岛应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3)区块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可载区占41.7%,临界超载区占30.0%,轻度、中度和重度超载区分别占15.9%、8.1%和4.3%,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各岛的城镇建设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