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0)
- 2023(8842)
- 2022(7377)
- 2021(6557)
- 2020(5397)
- 2019(12071)
- 2018(11450)
- 2017(21693)
- 2016(11684)
- 2015(12894)
- 2014(12477)
- 2013(12469)
- 2012(11537)
- 2011(10645)
- 2010(10530)
- 2009(9640)
- 2008(9438)
- 2007(8032)
- 2006(7267)
- 2005(6350)
- 学科
- 济(52013)
- 经济(51966)
- 管理(32470)
- 业(27914)
- 方法(21503)
- 贸(20550)
- 贸易(20542)
- 企(20534)
- 企业(20534)
- 易(19956)
- 数学(18682)
- 数学方法(18559)
- 地方(14574)
- 农(14334)
- 中国(12127)
- 学(10902)
- 环境(10561)
- 业经(10253)
- 财(9980)
- 农业(9690)
- 关系(8781)
- 出(8547)
- 地方经济(8437)
- 和(8264)
- 资源(8187)
- 融(8141)
- 金融(8140)
- 发(7722)
- 技术(7171)
- 制(6934)
- 机构
- 学院(173744)
- 大学(173487)
- 济(75996)
- 经济(74684)
- 管理(64984)
- 研究(64728)
- 理学(56945)
- 理学院(56254)
- 管理学(55371)
- 管理学院(55075)
- 中国(47704)
- 科学(42233)
- 农(38777)
- 京(36867)
- 所(34201)
- 研究所(31831)
- 农业(31359)
- 业大(31298)
- 财(29476)
- 中心(28523)
- 江(24607)
- 财经(24554)
- 院(23434)
- 经济学(23139)
- 经(22559)
- 北京(22481)
- 范(22153)
- 师范(21825)
- 科学院(21577)
- 经济学院(21283)
- 基金
- 项目(125776)
- 科学(98246)
- 基金(92503)
- 研究(84869)
- 家(84580)
- 国家(83962)
- 科学基金(69869)
- 社会(55965)
- 社会科(53396)
- 社会科学(53378)
- 基金项目(49572)
- 省(48427)
- 自然(46684)
- 自然科(45449)
- 自然科学(45429)
- 自然科学基金(44601)
- 划(41750)
- 教育(36894)
- 资助(36597)
- 编号(32664)
- 重点(29043)
- 发(28678)
- 部(27451)
- 创(26046)
- 计划(24864)
- 科研(24717)
- 创新(24545)
- 国家社会(24392)
- 成果(24035)
- 教育部(22408)
共检索到249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在构建粮食灌溉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匡算了粮食国际贸易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量,并分析了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区域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9~2007年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平均值为0.2767,有23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8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同期,中国水资源要素累计出口量为420.35亿立方米,水资源要素累计进口量为2039.31亿立方米,19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要素的净进口,其余12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的净出口。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吴迪 王洪玉
虚拟耕地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耕地资源的数量。国家或区域间的粮食贸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或出口耕地资源。本文选取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核算其虚拟耕地贸易量,并定量地测算粮食国际贸易对耕地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中国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近440万公顷;虚拟耕地净进口,即粮食净进口对耕地可持续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虚拟耕地净进口对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静 张红旗 李慧娴 张秝湲
为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贸易成为弥补我国粮食缺口,缓解水土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本文定量计算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粮食贸易为载体进口的虚拟水量及耕地使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长,我国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净进口量及土地替代使用量持续上升,2004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244×108m3和1 580×104hm2,在进口虚拟水中径流性水资源为498×108m3,是当年全国总用水量的9%,农业总用水量的13.9%;从区域看,东南、华南、华北是粮食贸易的受益地区,粮食贸易有效的缓解了这些地区水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关键词:
粮食 贸易 虚拟水 耕地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尤利群
粮食国际贸易是一个各国政府敏感的和容易引起贸易争端的问题。从WTO粮食国际贸易争端案例上看,引发争端的直接原因是一国粮食贸易政策或行为不符合其在国际贸易协定或协议下应履行的义务给另一国造成利益损害,深层原因是贸易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国际贸易规则不完善。作为世界粮食贸易大国的中国,应学会合理地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借鉴别国的经验,保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
粮食 国际贸易 贸易争端 WTO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少华
从中国粮食贸易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并与主要粮食生产国进行比较,从效益、市场和购买力角度分析影响中国粮食贸易的因素,为制定相应的粮食贸易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粮食 国际贸易 现状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与资源利用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将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驰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粮食供需情况以及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指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只有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水资源 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吴迪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压力指数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同时粮食主产区伴随着粮食进出口的虚拟耕地资源贸易量很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得出虚拟耕地贸易量与耕地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即粮食进口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吉祥
拥有国际贸易定价权的国家往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很容易将强势地位转化为本国巨大的贸易利益。定价权的大小与决定基准价格的能力成正比,基准价格的形成与具体的定价机制紧密相关。在粮食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策略应能够充分适应不同粮食品种定价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使政府的粮食市场调控策略具有充分的弹性,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定价权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瞿商
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支持工业化建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出口大于进口,性质是从抑制比较优势到发挥比较优势。
关键词:
粮食 国际贸易 性质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曲云鹤
本文对不同时期粮食援助国际贸易规则进行了比较,并对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就WTO《农业协定》第10.4条的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约束粮食援助的国际规则从减少对一般营销需求的影响向充分满足人道主义需求的方向发展;新规则把紧急粮食援助与非紧急粮食援助区分开,通过建立"安全箱"明确了紧急粮食援助的范围,强调了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约束了非紧急粮食援助的商业替代行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基本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在多数年份,中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1977年到1996年中国进口粮食24453.5万吨,出口1019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4258.5万吨。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主要出口大米、大豆和玉米,进口小麦。 中国粮食出口以大米、大豆和玉米为主,常年出口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75%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大米和大豆的重要出口国,但80年代以来,大米与大豆出口量逐渐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莹
目前在我国对外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中国-东盟和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体系最为全面,协议根据我国与对方是否可能发生大量粮食贸易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性地采取了将粮食纳入高度敏感产品进行关税保护和相关特殊保障措施等方式对粮食进行保护。从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缔结的区域协议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影响不大。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粮食安全 贸易救济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