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9)
2023(5757)
2022(4873)
2021(4204)
2020(3465)
2019(7647)
2018(7358)
2017(14167)
2016(7331)
2015(8410)
2014(8352)
2013(8412)
2012(8432)
2011(8084)
2010(8892)
2009(8876)
2008(7675)
2007(7039)
2006(6694)
2005(6275)
作者
(23672)
(19896)
(19774)
(18751)
(12882)
(9461)
(8958)
(7673)
(7466)
(7127)
(7122)
(6709)
(6675)
(6586)
(6469)
(6005)
(5705)
(5645)
(5632)
(5247)
(5211)
(4851)
(4818)
(4747)
(4604)
(4554)
(4182)
(3997)
(3959)
(3888)
学科
(57325)
经济(57278)
管理(20576)
(17777)
地方(15280)
方法(15171)
(13804)
企业(13804)
数学(12803)
数学方法(12703)
地方经济(11836)
中国(11765)
(10688)
(10503)
业经(9824)
(8280)
金融(8279)
(7266)
(7076)
农业(7050)
经济学(6750)
(6466)
环境(6421)
(6380)
银行(6378)
理论(6373)
(6268)
(6231)
(6203)
(5876)
机构
大学(126786)
学院(124573)
(64675)
经济(63676)
研究(49338)
管理(42522)
中国(36876)
理学(35366)
理学院(34922)
管理学(34418)
管理学院(34171)
(27884)
科学(27134)
(26647)
(25446)
研究所(22763)
财经(22091)
经济学(21678)
中心(20693)
(19942)
(19597)
(19350)
经济学院(19081)
(17732)
师范(17626)
北京(17198)
(16513)
财经大学(16134)
业大(15504)
科学院(15107)
基金
项目(72789)
科学(57274)
研究(54702)
基金(53573)
(47348)
国家(46493)
科学基金(38521)
社会(37771)
社会科(35823)
社会科学(35810)
基金项目(27004)
(26915)
教育(23960)
(22406)
资助(22052)
自然(21852)
自然科(21276)
自然科学(21268)
自然科学基金(20871)
编号(20602)
成果(18235)
(17146)
国家社会(16704)
重点(16699)
(16578)
课题(14907)
(14585)
教育部(14547)
经济(14462)
发展(14417)
期刊
(83512)
经济(83512)
研究(45784)
中国(24836)
(21366)
学报(19456)
(18670)
管理(18518)
科学(17738)
大学(15462)
学学(14653)
经济研究(13855)
财经(13407)
农业(12899)
(12320)
金融(12320)
(11868)
教育(11473)
技术(10952)
问题(10950)
业经(10323)
世界(9163)
(8222)
技术经济(8199)
国际(7656)
经济问题(7105)
(6778)
统计(6684)
改革(6151)
(6151)
共检索到20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录强  
粮食危机论、粮食危机误导论从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学家的思维分歧。生态经济学家更注重资源的内在价值、生态功能以及自然极限,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受环境制约的、可以无限膨胀和具有无限供应能力的系统,他们对无形的市场之手抱有扭曲的高度信任。农业生产是典型的有限环境中的有限生产。世界粮食产销格局的深刻转变预示着全球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极限已经向我们走来。如果我们无力扭转人口膨胀、城市和经济扩张的势头,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不仅是粮食危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危机也将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教讲  
经济学发展到现在,人们已公认它是社会科学中体系最完整、对社会实际生活影响最深远从而其声望和身价都最高的学科成员,并被当之无愧地戴上了社会科学皇后的桂冠。实际上,由于经济学体系的日益庞大,特别是社会中经济问题的日益复杂,经济学家在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变化规律时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甚至相互矛盾,使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全瑞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晓莹   杨淑梅   黄仁洙  
韩国著名经济学家朴振焕博士,特别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最近在韩国发表了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为题的著作。这本著作是1995年以来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经过实地调查、探查后创作的。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谈了一些看法,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在1950年初否定市场经济,实施了计划经济。这30年实施计划经济结果,中国的农村人口由1950年的五亿人增长到1980年的八亿人,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和工业部门没有增加多少工作岗位。相应的农村人口只能留在农村。而且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亚洲金融危机成因——也许关于危机的最普遍的观点是危机国家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均比较脆弱。从外部看,主要是大量的短期外债,尤其是用于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得经济在资本流入逆转时极易受攻击。从内部看,主要是缺乏监管、资本不足的银行过度发放风险贷款。这些基本面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总结金融危机教训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访谈本刊记者金晓斌〔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各国在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关联程度也日益加深。去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是本世纪以来影响最广、冲击最大的一次,它迫使人们努力去总结这场危机所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王智莉  
本文首先概述了经济学哲学名篇中穆勒、凯恩斯、罗宾斯和弗里德曼等经济学方法论"大家"关于经济学理论及其假定、规则、规律等和现实的关系,指出两者虽然有相符合的地方,但是毕竟也有不相符合之处。理论是我们理解现实的桥梁,如果没有理论,我们就不能理解现实。经济学家要尽力修正理论,使之逼近现实。进而论述了经济学家在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有时甚至会以失败告终。经济学家要公正地批判自己的理论,对得出的结论需保持一种适当怀疑的态度。最后得出:经济学家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世界(或解释世界、预测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也只有在经济学理论不断修正的过程中,经济学理论改造世界的积极作用才能逐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有光  
东亚金融风暴有着持续与广泛的影响,而关于应如何解决危机的问题,经济学者与有关机构和决策者间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两大国际机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这个问题上的相反建议。IMF给贷款国的条件,包括紧缩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取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理  汪韧  陈璐  
保罗·克鲁格曼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研究几乎涵盖了国际经济学的所有重要领域。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 ,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并因此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 ,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1991年 ,他获得克拉克青年经济学奖。人们普遍认为 ,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下面这篇专访的作者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攻读MBA的三名中国留学生廖理、汪韧、陈璐。他们从1999年2月起 ,用了近一年的时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融危机与所有权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1月中旬在日本召开。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日本首都大学宫川研究室邀请,《经济学家》杂志社、西南财经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妍斌  盛侃  王璞  
2009年11月14日,由交通银行与"中国金融4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于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交通银行、北京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台湾、福建的企业家代表就"危机挑战下的海西金融发展机遇"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支持2010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尚有不明确性,风险依然存在。2010年我国信贷增速将有所放慢,但不会十分明显。建议宏观政策应该从单纯的保增长、保稳定向保增长、调结构的方向转变。海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台资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建中  
2015年7月12日凌晨,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0岁。对于成思危先生的逝世,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开始与成思危先生联系与接触,主要出于工作关系。2001年6月,我担任《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常务副总编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杂志社加强了与包括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一批著名经济学家的联系,并对他们进行了重点约稿,成思危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雅玲  
美国式金融危机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对美国自身而言是自我保护的战略与策略,相反对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则是一次伤害乃危机,进而不仅错乱了各国经济金融周期与节奏,更重要的是迷失了金融危机的判断力.真实金融危机与预警金融危机面临新课题与新挑战,其中货币作用愈加突出。金融危机复杂性在扩大,金融危机特殊性在突显,金融危机中的货币竞争继续成为现在与未来金融问题焦点与难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国增  
经济学家的伦理准则是社会科学道德的一部分,它的内容是讲真话、明利害、为多数。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遵循经济学家的伦理准则。邓小平的经济理论表明,他是遵循经济学家伦理准则的典范。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学者,通过讲假话和模糊利害,为极少数资本家服务,反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我国目前的一些人(有经济学家,也有政府官员),通过讲假话和模糊利害,掩盖和美化资本主义剥削,极力贬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少数新生资本家的利益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