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5)
2023(9086)
2022(7628)
2021(7294)
2020(6058)
2019(13807)
2018(13351)
2017(25639)
2016(13863)
2015(15617)
2014(15164)
2013(15074)
2012(14260)
2011(13238)
2010(13553)
2009(12836)
2008(11935)
2007(10235)
2006(9295)
2005(8471)
作者
(38617)
(32218)
(32145)
(30695)
(20565)
(15439)
(14676)
(12489)
(12420)
(11653)
(11077)
(10747)
(10370)
(10342)
(10307)
(9987)
(9593)
(9451)
(9250)
(9235)
(8177)
(7796)
(7761)
(7292)
(7267)
(7230)
(7027)
(6988)
(6551)
(6516)
学科
(55913)
经济(55858)
管理(35684)
(33893)
(24774)
企业(24774)
方法(23763)
数学(21904)
数学方法(21687)
中国(19087)
(18438)
(14933)
贸易(14927)
(14674)
(13495)
农业(11584)
(11403)
业经(10979)
(10717)
(10176)
银行(10159)
(9897)
(9887)
金融(9887)
(9516)
地方(8858)
环境(8756)
及其(8594)
(7949)
(7628)
机构
大学(198267)
学院(196662)
(92806)
经济(91316)
研究(76182)
管理(73029)
理学(62412)
理学院(61693)
管理学(60882)
管理学院(60487)
中国(59290)
(42721)
科学(42323)
(41060)
(38553)
研究所(34983)
(34725)
中心(33289)
财经(32255)
(29728)
经济学(29581)
(28638)
北京(27761)
业大(27584)
农业(27398)
(26898)
(26872)
师范(26686)
经济学院(26651)
财经大学(23997)
基金
项目(127501)
科学(101652)
研究(95966)
基金(94782)
(82841)
国家(82183)
科学基金(69359)
社会(63082)
社会科(59986)
社会科学(59975)
基金项目(48299)
(45991)
教育(44510)
自然(42569)
自然科(41603)
自然科学(41589)
自然科学基金(40928)
(40559)
资助(39938)
编号(37775)
成果(32238)
(30652)
重点(29084)
(28423)
国家社会(27241)
课题(26968)
中国(26728)
教育部(26564)
(26150)
人文(24984)
期刊
(101911)
经济(101911)
研究(65730)
中国(40806)
(32440)
(28793)
学报(28366)
科学(27621)
管理(27012)
教育(23550)
农业(23146)
大学(22522)
(22128)
金融(22128)
学学(20811)
经济研究(17913)
财经(16032)
技术(15400)
业经(15010)
(14487)
(14009)
国际(13866)
世界(13738)
问题(13425)
(12873)
技术经济(9442)
统计(8771)
(8737)
论坛(8737)
现代(8609)
共检索到306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海月  
受产量下降、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和库存大幅减少等影响,国际主要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扬,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相关举措、美国资本在全球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呼风唤雨、美国政府为降低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而实施的生物能源战略,是推动本轮全球粮价上涨的根本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则是粮价上涨的长期隐忧。中国平稳粮价宜采取以下相关对策:一是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应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四是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控制粮食出口;五是能源替代策略不能盲目跟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徐佳利   周太东  
粮食安全是实现全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共振,削弱了国际社会抵御和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来看,粮食危机的生成因素涉及器物、制度与政策三个向度。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频发、气候变化加剧削弱了全球粮食系统的器物基础,机制碎片化趋势降低了国际制度的治理效能,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粮农政策扩张致使诸多国家忽视粮食安全困境下必要的国际合作与共同利益。面对当前全球粮食危机,中国作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宜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深入推进各项粮食安全行动,动员各方加大资金、技术等器物资源投入;加速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转型,维护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的中心作用;倡导普惠包容的粮农政策,引领塑造互利共赢的全球粮食安全合作氛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奇峰  蒋和平  吴颍宣  
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粮食"十一连增"后产量持续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比较效益降低、劳动力结构短缺、国际竞争力减弱、生态和环境的代价大等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本文提出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业保险、发展农业科技、保护生态等方面的对策,来缓解粮食生产的资源和政策约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王勇  卢布  肖碧林  杨瑞珍  
近几年世界谷物需求不断扩大,谷物库存不断减少,国际谷物价格快速上涨,粮食价格危机在全球快速蔓延。粮食出口国纷纷出台控制粮食出口政策,粮食进口国纷纷到国际市场抢购粮食。一些经济较贫困的国家因无力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或无力通过财政补贴抑制国内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诱发社会动荡。尽管我国因有较充足的粮食库存,受国际粮食危机的冲击不大,但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潜在危机,还需采取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和依靠科技等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基本自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大林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状和分析中国未来粮食供给的变动趋势及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后。提出了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全面节水,充分利用降水,加强科研和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旺明  蔡静  李蔚  
食品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消费的物品,然而,几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使企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使人们在消费食品时心有余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玲  潘朝相  
粮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最近一轮的粮食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证粮食安全和粮油价格稳定所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2010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豆你玩"、"辣翻天"、"蒜你狠"、"姜你军"等热词的流行更是反映了食品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我国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及导致粮食危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更应从粮食金融化高度来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毅  肖志娟  
2006-2008年间出现的世界粮食危机,伴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金融危机后,粮食价格并没有下降,而是在进一步上涨。从长期来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还将继续高位运行。需求强烈和供给增长缓慢、生物质能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减少粮食价格的波动性。研究任何问题,落脚点都应在于我国实际,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我国的民生国计,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共同应对,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应平衡和价格稳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家敏   魏梦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地缘冲突不断加剧背景下,以俄乌冲突为切入点,构建俄乌冲突下粮食危机的生成逻辑,分析其传导效应,把握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内在机理,从而探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路径。研究表明: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实质反映出全球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随后传导至化肥和能源市场,间接推高粮食价格。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会引发更多外溢风险,一方面负向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稳定,另一方面加剧中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压力,推高农资成本,同时增加中国贸易政策制定难度和风险。据此,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4条路径:一是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二是完善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粮食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四是畅通粮食流通内部循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家敏   魏梦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地缘冲突不断加剧背景下,以俄乌冲突为切入点,构建俄乌冲突下粮食危机的生成逻辑,分析其传导效应,把握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内在机理,从而探索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路径。研究表明: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实质反映出全球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随后传导至化肥和能源市场,间接推高粮食价格。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会引发更多外溢风险,一方面负向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稳定,另一方面加剧中国粮食供给与市场压力,推高农资成本,同时增加中国贸易政策制定难度和风险。据此,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4条路径:一是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二是完善中国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三是健全粮食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四是畅通粮食流通内部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