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0)
- 2023(11092)
- 2022(9380)
- 2021(8798)
- 2020(7675)
- 2019(17896)
- 2018(17665)
- 2017(34450)
- 2016(18465)
- 2015(20894)
- 2014(20991)
- 2013(20745)
- 2012(18812)
- 2011(16747)
- 2010(16276)
- 2009(14968)
- 2008(14676)
- 2007(12876)
- 2006(10555)
- 2005(9039)
- 学科
- 济(76146)
- 经济(76074)
- 管理(53905)
- 业(51832)
- 企(42620)
- 企业(42620)
- 方法(41301)
- 数学(37266)
- 数学方法(36727)
- 财(21129)
- 农(21031)
- 中国(17140)
- 业经(15273)
- 学(14791)
- 贸(14424)
- 贸易(14422)
- 易(14035)
- 务(13682)
- 地方(13667)
- 财务(13624)
- 农业(13618)
- 财务管理(13590)
- 企业财务(12842)
- 制(12411)
- 和(11378)
- 理论(11291)
- 技术(11250)
- 环境(10986)
- 银(10209)
- 银行(10181)
- 机构
- 学院(261303)
- 大学(260818)
- 济(107727)
- 经济(105609)
- 管理(105441)
- 理学(92514)
- 理学院(91582)
- 管理学(89809)
- 管理学院(89329)
- 研究(81405)
- 中国(61072)
- 京(52856)
- 科学(51339)
- 财(47785)
- 农(45563)
- 业大(41418)
- 所(40171)
- 中心(39906)
- 财经(39237)
- 江(37265)
- 研究所(36875)
- 农业(36250)
- 经(35772)
- 经济学(33317)
- 范(32285)
- 北京(32143)
- 师范(31919)
- 经济学院(30408)
- 州(29505)
- 院(29488)
- 基金
- 项目(184396)
- 科学(145616)
- 基金(135548)
- 研究(131486)
- 家(118644)
- 国家(117721)
- 科学基金(101740)
- 社会(83711)
- 社会科(79494)
- 社会科学(79472)
- 省(72351)
- 基金项目(72011)
- 自然(67677)
- 自然科(66124)
- 自然科学(66104)
- 自然科学基金(64889)
- 教育(61477)
- 划(61120)
- 资助(56150)
- 编号(52945)
- 重点(41496)
- 部(41354)
- 成果(41251)
- 发(38917)
- 创(38542)
- 科研(36709)
- 创新(36104)
- 教育部(35486)
- 课题(35331)
- 国家社会(34974)
- 期刊
- 济(106440)
- 经济(106440)
- 研究(67238)
- 中国(42301)
- 学报(41018)
- 农(39896)
- 财(38080)
- 科学(37383)
- 管理(35876)
- 大学(31201)
- 学学(29703)
- 农业(27552)
- 技术(24333)
- 教育(22425)
- 融(19444)
- 金融(19444)
- 业经(18817)
- 财经(18589)
- 经济研究(17531)
- 经(15907)
- 业(14944)
- 统计(14790)
- 问题(14663)
- 技术经济(13671)
- 策(13384)
- 版(12915)
- 理论(12287)
- 商业(12230)
- 决策(12156)
- 财会(11840)
共检索到35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童伟 吴方卫
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从1983年的52.5%下降到了2008年的30.0%,这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农民收入构成多元化的结果,但也是由农业利润极少并且一直未受到重视从而导致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下降引起的。一旦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影响我国的粮食供应。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应以有效方式适时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贴。本文以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利润为例,对粮食利润进行动态分析,并估算农业利润及农业补贴,每亩耕地年净利润低于15元时就应该给农民补贴;而要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利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关键词:
粮食利润 动态分析 粮食补贴 补贴方式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红玉 李雪
直接补贴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增收型粮食补贴方式,对维护粮食安全和提高粮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我国直接补贴规模过大,进而导致补贴效率低下。文章借助DEA超效率模型对26省不同年份粮食直补规模重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增收型补贴规模不足,而非过剩;补贴效率的提高有赖于补贴规模扩大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改善;最佳补贴规模应该是个动态概念,需要根据社会收入水平、粮农收入结构等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林丽梅 郑逸芳
在粮食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对于现行粮食价格补贴政策的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直接补贴与价格补贴是粮食支持政策的不同手段。该文在对两者辨析的基础上,从实现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价补分离"、补贴与粮食产量挂钩三个角度阐述了粮食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目标取向。该文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补贴体系,建立粮食价格信息网络和监测系统,促进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等配套改革政策。
关键词:
粮食 直接补贴 价格补贴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凌 栾敬东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 ,安徽省所实施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达到了使农民受益、财政减负、培育非国有粮食购销主体、活跃粮食购销市场、促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
安徽省 粮食补贴方式 改革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波 王雅鹏
通过对湖北省7个县市187个农户的调查分析,认为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农收入,提高了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以及为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补贴的运行成本较高、最低保护价预案的启动时机与主产区实际偏离等问题。完善补贴方式要充分论证保护价预案的启动时机,同时,可试行粮食贷款计划,为粮农在出售粮食的时机上提供选择权,以保护粮农利益。
关键词:
湖北省 粮食补贴方式 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雪 张莉琴
基于全国22个省的2 460份农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对农户尤其是规模经营户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较高,但是,规模农户对补贴政策较不满意;对于规模农户而言,补贴发放时间、方式、标准对其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春耕前发放补贴、挂钩补贴、补贴标准高会使其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并且还会促使其扩大规模。具体情况,补贴标准每上升1%,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14%;采用挂钩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40%;春耕前发放补贴,规模农户"满意"的概率上升36%。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坚 张伟 陈宇靖
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进行梳理后发现,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虽然较高,但保障水平整体偏低。一部分财政压力较大的农业大省为了减轻保费补贴支出而将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设制过低,导致农业保险风险防范功能的丧失;另一部分省区则将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试点的粮食类作物和本级财政开展的特色农作物保险种实施差异化保障,导致地方特色农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中央财政试点险种。在上述负向激励作用下,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增长的激励效应受到严重制约。建议对当前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进行改革,设计更加灵活的补贴方案和保障水平,以实现农业保险促进粮食产出增长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政策评价 补贴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文章利用2004~2011年稻谷、玉米和小麦全国生产数据,对其单产和播种面积对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就补贴政策对水稻、玉米和小麦生产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补贴政策对稻谷、玉米生产有负的影响,而对小麦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生产的正向影响也呈现出增强的趋势。此外,上一期粮农的收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有所侧重。
关键词:
补贴政策 粮食生产 CD生产函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Michael Carter
本文基于动态资产贫困理论,使用2003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数据,运用DEA方法下最新技术EBM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效率损失情况,然后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估计了农业补贴对小麦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最后通过工具变量和多种估计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得出:20092014年,虽然河南省小麦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但损失仍然严重;农业补贴会促使受限于资产贫困的农户选择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粮食生产效率损失;农业补贴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并且粮食直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琴 韩晓燕 吕杰
利用我国27个省份作为横截面单元,以其2003-2013年的样本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及财政支农支出的粮食生产作用效果进行总体和分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宏观层面看,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财政支农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都对粮食生产有显著影响;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层面看,财政支农支出和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对主产区和非主产区都有明显的影响效果,但主产区偏重于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政策的影响,而非主产区侧重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此,在调整和改革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时,应关注宏观总体和不同区域的政策响应效果,提升农业政策导向作用。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补贴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永芳
针对中国1998—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以及粮食总产量的变化,阐述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现状,指出中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各种成效,分析中国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雁 李越
本文通过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OECD数据库数据分别测算出我国粮食产量和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值、消费者和纳税人承担的成本以及福利转移的损失部分,以实证2004年以来以托市收购为代表的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具体贡献。结果表明,各品种受比较优势、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国际贸易比例等因素影响其政策效果不尽相同。为此,论文提出要顺应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产品创新改良、积极推行价差补贴政策等若干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价格支持 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 政策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友孝 罗安军
文章回顾了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历程,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直接补贴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往补贴政策的某些不足,但是本身也存在缺陷,不完全符合政府的初衷和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生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综合实行,并加大间接补贴力度。
关键词:
粮食 直接补贴 间接补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成福
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方式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我国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着与WTO规则不符、标准单一、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我们应做好如下工作: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补贴方式;构建农民收入支持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等。
关键词:
粮食 补贴 中国 发达国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收入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的效应大于生产性补贴,应通过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补贴模式以及加大收入性补贴力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关键词:
粮食补贴 粮食生产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