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1)
2023(3463)
2022(2890)
2021(2724)
2020(2312)
2019(5523)
2018(5272)
2017(9876)
2016(5271)
2015(5879)
2014(5414)
2013(5456)
2012(5397)
2011(4945)
2010(5010)
2009(4438)
2008(4602)
2007(4061)
2006(3657)
2005(3372)
作者
(16062)
(13531)
(13511)
(12700)
(8632)
(6535)
(6014)
(5146)
(5115)
(4878)
(4827)
(4590)
(4474)
(4446)
(4429)
(4132)
(3980)
(3942)
(3933)
(3871)
(3413)
(3404)
(3356)
(3291)
(3029)
(3021)
(2984)
(2872)
(2822)
(2694)
学科
(21855)
经济(21833)
管理(12479)
(11406)
(11084)
贸易(11084)
(10950)
(10750)
方法(9102)
数学(8015)
(7903)
数学方法(7903)
出口(7893)
出口贸易(7893)
(7839)
企业(7839)
(7556)
(6297)
(5673)
中国(5387)
农业(4739)
关系(4079)
业经(3874)
环境(3782)
财政(3502)
地方(3449)
(3268)
对外(3110)
(3003)
(2947)
机构
大学(79031)
学院(77789)
(34607)
经济(34065)
研究(30623)
管理(26736)
理学(23198)
理学院(22881)
中国(22662)
管理学(22390)
管理学院(22261)
科学(19369)
(18349)
(17166)
(16240)
(15806)
研究所(15001)
农业(14745)
业大(13429)
中心(13012)
财经(12534)
(12358)
经济学(11598)
(11527)
(10951)
(10849)
师范(10722)
经济学院(10675)
北京(10470)
科学院(9604)
基金
项目(53758)
科学(42297)
基金(40379)
研究(37750)
(36804)
国家(36560)
科学基金(29892)
社会(24690)
社会科(23533)
社会科学(23527)
基金项目(21041)
(19717)
自然(19318)
自然科(18864)
自然科学(18855)
自然科学基金(18528)
(17412)
教育(16839)
资助(16476)
编号(14260)
重点(12654)
(12574)
(11814)
成果(11668)
国家社会(11131)
(10930)
中国(10623)
科研(10609)
教育部(10414)
创新(10384)
期刊
(35749)
经济(35749)
研究(22778)
(16980)
学报(15605)
中国(15300)
科学(13619)
农业(12182)
大学(11540)
(11228)
学学(10953)
管理(8721)
(7361)
教育(7109)
(6714)
国际(6380)
(6141)
金融(6141)
财经(5994)
经济研究(5874)
问题(5735)
技术(5599)
世界(5410)
业经(5187)
(5170)
(4880)
业大(4430)
资源(4104)
农业大学(3847)
技术经济(3729)
共检索到11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铎  
众所周知,1984年以前粮食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产品提价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我们回顾1985年和1986年两年粮食生产下降的现实——1985年比上一年减少7%,1986年,比1984年仍减产4.3%。不难发现,原来的两大作用力大大减弱了,并且成为新的“反作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立军  
根据FAO 2010年11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2010年世界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预计产量约为22.16亿t,连续第二年减产。由于世界粮食消费需求仍持续增长,将使2011年世界谷物季末库存比2010年减少7.2%,这也是该数字近3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受市场供求趋紧和美元贬值等因素推动,2010年全球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其中玉米和小麦尤其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晶  封志明  杨艳昭  
中国粮食产量自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连续下降,2003年粮食产量降至1998年后最低点。本文选取1998和2003年为典型年份,从国家、省级、县域3种尺度对中国粮食减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粮食生产变化模型,分别计算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导致的粮食产量变化量,分析了二者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国不同尺度粮食减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在国家尺度,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在降低,粮食减产量的79.3%是粮食播面减少导致的,播面减少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②在省级尺度,我国有28个省级单位粮食产量在减少,总体上减产省级单位粮食播面和单产都在减少,减产量的80.7%是播种面积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兵雪  高培琦  
当21世纪逼近时,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30万公顷左右、人口增长1400—1500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非常悲观地认为,到203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镕  朱德明  瞿为民  
一、利益均衡:粮食稳定走向市场的基石 把粮食推向市场,较早认识比较一致的是“压销减购,提价放开”“农业连续几年丰收,供求基本平衡,这是搞好农产品流通的物质基础”……,因此,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共识是:在粮食总量供求基本平衡(总量均衡)的前提下,逐步将粮食推向市场,即总量均衡是粮食稳定走向市场的基石。正因为如此,至今人们对1984年我国第一次出现“粮食相对过剩”,而没有抓紧放开粮价这个有利机遇,仍有些惋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温俊杰  
一、江西粮食库存情况1、粮库爆满,积压严重。近几年特别是1996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粮食大丰收,江西粮食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突出,到今年元月底止,全省粮食库存总量已超过1000万吨。逐年增加的粮食库存给江西粮食仓容带来极大的压力,经1997年扩建了15...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久先  
四川粮食主产县的困境、矛盾及出路选择冯久先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难点、问题大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特别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粮食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各界普通关注的一大热点而更加复杂化。为了摸清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寻求其缓解方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君  
我国 1998年粮食政策失效的基本原因在于 ,这种制度安排是增加而不是节约交易费用 ;在评述有关粮食问题和农民、农业问题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 ,解释和指导中国农业、农民问题的理论是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化是彻底解决农业问题的基本途径 ,政府供给的制度只能顺之而不能逆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晨光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粮食生产萎缩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各方面的严重关注。在全国粮食生产已实现恢复发展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北方原来缺粮区的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的形势下,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却继续徘徊下滑,且其影响有逐步蔓延扩大和加深的趋势。笔者认为,沿海发达地区以粮食生产滑坡为标志的农业萎缩问题,是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的反映,它在沿海发达地区暴露得更早、更集中和更突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全国粮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爱珠  金家麟  
粮食定购价的大幅提高与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周爱珠(安徽机电工业学院)金家麟(杭州商学院教授)一、1979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和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从1979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低统购基数入手,开始了稳步前进。1985年国家宣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敦科  汪树堂  
湖北省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是全国首列50个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开始显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其个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产粮县的共性,集中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难题。本文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一些政策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涵  李明鹤  何绍江  向臻峰  王德坤  梅勇  
杉木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栽培面积达449.8万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23.9%,蓄积量的28.2%,居各树种之首位[1]。然而,杉木对气候、土壤有严格的要求,能生长杉木的土地有限,因此,连栽难以避免。近些年,不断有报告认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