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7)
2023(6968)
2022(6091)
2021(5692)
2020(4792)
2019(10737)
2018(10669)
2017(20694)
2016(11738)
2015(13272)
2014(13264)
2013(13137)
2012(12764)
2011(11587)
2010(12126)
2009(11636)
2008(11642)
2007(10897)
2006(10327)
2005(9755)
作者
(36182)
(29750)
(29640)
(28612)
(19304)
(14273)
(13491)
(11572)
(11454)
(11213)
(10252)
(10214)
(9925)
(9905)
(9900)
(9429)
(9006)
(8911)
(8877)
(8875)
(7695)
(7581)
(7471)
(7122)
(6897)
(6853)
(6838)
(6690)
(6260)
(6135)
学科
(40771)
经济(40699)
管理(36603)
(32422)
(25574)
企业(25574)
(16501)
(14074)
中国(13760)
方法(13723)
(12668)
数学(11449)
数学方法(11104)
(11094)
(10463)
农业(10229)
业经(9741)
(9643)
银行(9621)
(9219)
(9217)
贸易(9207)
地方(9084)
(8972)
(8207)
及其(8114)
(8066)
金融(8066)
税收(7728)
(7664)
机构
学院(167292)
大学(167277)
(67200)
经济(65402)
研究(64694)
管理(59676)
中国(53225)
理学(48623)
理学院(48068)
管理学(47075)
管理学院(46781)
科学(39081)
(37727)
(36102)
(34859)
(34779)
中心(30855)
(30729)
研究所(30678)
农业(27199)
财经(26020)
业大(25618)
北京(24811)
(23840)
(23537)
(23411)
(23290)
(22680)
师范(22387)
经济学(19175)
基金
项目(99750)
科学(76915)
研究(73369)
基金(70318)
(62583)
国家(61987)
科学基金(50991)
社会(43921)
社会科(41396)
社会科学(41382)
(38712)
基金项目(35101)
教育(33760)
(33665)
自然(33628)
自然科(32722)
自然科学(32704)
自然科学基金(32125)
资助(30909)
编号(30484)
成果(27788)
重点(23049)
课题(22726)
(22231)
(21732)
(19724)
(19600)
科研(18972)
教育部(18423)
创新(18396)
期刊
(86881)
经济(86881)
研究(57807)
中国(41354)
(33387)
学报(28151)
(27968)
科学(25255)
管理(24720)
(24029)
金融(24029)
教育(22653)
农业(22221)
大学(21215)
学学(19584)
技术(14223)
业经(14159)
财经(13154)
经济研究(12717)
问题(11465)
(11391)
(11235)
(10207)
图书(10022)
国际(9154)
世界(8783)
理论(8706)
(8649)
(8069)
论坛(8069)
共检索到288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黄焕文  张一力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保护政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由贸易则是粮食经济中形成安全和效率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全面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宫希魁  
进入2008年之后,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不少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甚至饥荒。中国虽然仍能维持目前的市场稳定和紧平衡状态,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和压力。研究中国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就粮食谈粮食问题,必须从更深的层次上找出其根源,以采取治本之策。农业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的存在状态如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还取决于政治、思想文化等其它社会因素。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强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而且要解决农民的政治地位和其它社会地位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宝利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明确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汤红美  
自2004年起,中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11年连续增长,但粮食安全及粮食价格稳定仍然是国家战略安全工作的重要内涵。在阐述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背景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程,研究了其粮食价格波动的特点和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霞  
粮食金融化是目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化的含义进行界定,阐述基于粮食金融化视角下,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从粮食生产收益降低、经济运行使宏微观风险增加、粮食生产分散、粮食企业过度集中及粮食的价格受到流动性与供需因素的双重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背景下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粮食集约化生产;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大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补贴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不断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增加套期保值功能等6项对策意见,以应对粮食金融化带来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冀县卿  
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刚性增长趋势等都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粮食安全还面临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农业科技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既有农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环境代价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道路和政策选择:保障国家宏观层面的粮食安全应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特别是中低产田的粮食单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农村贫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真  郭剑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永强  
金融部门作为经济的“血液”和“助推器” ,应当在支持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保护耕地和种粮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柯瑶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等诸多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性地阐述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激素滥用、农药制剂残留和基因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农业格局,合理利用生物技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以及加大政府监测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协调同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强  
本文对"耕地面积决定中国粮食产量"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粮食产量与诸多因素有关,耕地面积仅是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同时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指出近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不严重。最后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明洪  
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中国粮食发展政策应是,在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逐步开放粮食市场,并逐步提高市场准入程度,以实现国内粮食供求的实物平衡,争取更多的交换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声俊  朱立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璐  高云龙  
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以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然而,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在粮食种植面积、粮农生产积极性、气候、农业基础设施、国际粮食市场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资,是基础性公共产品,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必需商品,涉及千家万户,而且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重大变化容易引发大的波动,带来连锁反应。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保证粮食安全,应在深刻认识影响粮食生产和供求的自然、社会和政策、人为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上,坚持自给为主、进口为辅,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