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5)
- 2023(17487)
- 2022(14952)
- 2021(13851)
- 2020(11727)
- 2019(26827)
- 2018(26679)
- 2017(52428)
- 2016(28077)
- 2015(31478)
- 2014(31211)
- 2013(31003)
- 2012(28345)
- 2011(25342)
- 2010(25169)
- 2009(23330)
- 2008(22824)
- 2007(20306)
- 2006(17929)
- 2005(15524)
- 学科
- 济(121183)
- 经济(121048)
- 业(105601)
- 管理(90074)
- 企(86809)
- 企业(86809)
- 方法(56202)
- 农(50157)
- 数学(46540)
- 数学方法(45990)
- 业经(35099)
- 财(33824)
- 农业(32922)
- 中国(28541)
- 务(23676)
- 财务(23605)
- 财务管理(23567)
- 制(22407)
- 企业财务(22326)
- 地方(22212)
- 技术(21381)
- 贸(21293)
- 贸易(21283)
- 学(21120)
- 易(20700)
- 理论(20157)
- 和(19628)
- 策(18844)
- 划(18279)
- 体(16889)
- 机构
- 学院(401845)
- 大学(395769)
- 济(168890)
- 管理(166311)
- 经济(165672)
- 理学(144419)
- 理学院(143028)
- 管理学(140724)
- 管理学院(140004)
- 研究(128487)
- 中国(99399)
- 京(82796)
- 科学(77540)
- 农(76856)
- 财(74408)
- 所(63453)
- 业大(63369)
- 财经(60196)
- 中心(60158)
- 农业(59247)
- 江(59169)
- 研究所(57536)
- 经(54992)
- 北京(51233)
- 经济学(49769)
- 范(48672)
- 师范(48253)
- 州(47108)
- 院(46144)
- 经济管理(45608)
- 基金
- 项目(274410)
- 科学(217526)
- 研究(201969)
- 基金(201089)
- 家(174198)
- 国家(172638)
- 科学基金(150257)
- 社会(129448)
- 社会科(122588)
- 社会科学(122554)
- 省(107613)
- 基金项目(107051)
- 自然(97355)
- 自然科(95144)
- 自然科学(95123)
- 自然科学基金(93453)
- 教育(91197)
- 划(88727)
- 编号(82776)
- 资助(82241)
- 成果(64608)
- 部(60849)
- 重点(60379)
- 发(58853)
- 创(58570)
- 课题(54857)
- 创新(54233)
- 国家社会(53496)
- 教育部(52269)
- 科研(52212)
- 期刊
- 济(187585)
- 经济(187585)
- 研究(113560)
- 农(75312)
- 中国(71248)
- 管理(62635)
- 学报(59316)
- 财(58097)
- 科学(57216)
- 农业(51601)
- 大学(46566)
- 学学(44471)
- 技术(36759)
- 业经(36263)
- 教育(35840)
- 融(34726)
- 金融(34726)
- 财经(28968)
- 经济研究(28207)
- 业(26912)
- 问题(25061)
- 经(24908)
- 技术经济(22072)
- 理论(20187)
- 版(19427)
- 现代(19178)
- 世界(18959)
- 科技(18852)
- 商业(18669)
- 实践(18309)
共检索到58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磊
近年来,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惠农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供需关系经历了总量连增与价格倒挂的演变趋势,当前粮食供需关系面临总量宽松与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共存的新形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关键时期,多目标下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应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为重点内容,同时应注重调整和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挖掘农业生产新潜力并建立保护生态的农业生产体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尤佳
探讨粮食安全,不应只关注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不足,还应关注农业生产方式。乡村工业化的集体模式被彻底否定,中西部工业化终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跨区域务工,无法兼顾农业;耕地的集体所有权受到县以上地方政府的侵蚀,耕地流失;集体经济的衰落导致投入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和耕地不足;大资本兼并土地。这些都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雇工只能获得劳动报酬,低于工业雇工的劳动报酬,从而出现农业雇工荒;资本看中的是土地的非农用途,致使耕地流失更迅速,而组建合作社才是正确的途径。合作社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非农化使用,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危机 乡村集体经济 资本化 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栾军强 王荣成 朱子媛 李甜甜
[目的]区域农业生产格局通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变动实现调整,将山东省137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以期对其粮食供需关系和供需关系变动下农业生产新变化进行细致描述。[方法]文章基于县域尺度,以重心模型刻画近10年山东省粮食供需背景,综合利用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区位熵、结构变动指数等方法,分别从产量和结构探讨农业生产在粮食供需背景之下的格局演变。[结果](1)2008—2017年山东省缺粮区数量增长,粮食供需重心明显西移,西部须面对来自自身粮食需求和东部缺粮量同时上涨的双重压力。(2)山东省粮食生产转出区数量先减后增,粮食生产转入区数量先增后减,粮食生产与供需变动存在空间一致性,粮食生产转入区进一步向西集中。(3)供需变动下山东省农业种植结构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而非粮作物集中趋势增强。(4)山东省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指数高值区可分为粮食生产提升型和城市规模扩张型两类。前者为缓解粮食供需压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显著上升;后者呈现以市区为中心的接触扩散格局,但也通过保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粮食供需,并未出现粮食作物大规模转变为非粮作物。[结论]在粮食供需背景下,山东省应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以求适应供需关系的新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占军 卢德岫
论文在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东北三省的主要粮食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路径选择的影响,进而提出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其友 万大艳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粮食价格,同时上涨,部分或者完全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国家试图提高农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分别是农业生产成本的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必须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改善农村物流现状,规范农资市场的经营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在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对农业发展战略做出了适当调整,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目标。文章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高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困境和农业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三个"难以持续"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分析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变"的逻辑思路,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六大"政策调整"。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战略转变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宁爱凤 刘友兆
基于粮食生产的视角,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利用DEA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0年-2008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比较分析;②尝试运用农地的粮食产出值与经济产出值的比值来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区农地多功能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研究区综合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下降引起,整个研究区的技术效率不高;②各地级市农业生产率总体上呈现改善的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与城市化程度相对应;③各地级市的粮食产出与经济产出比值呈下降趋势(扁平的反"S"型曲线)。各个地区农业的功能由社会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化,并且转化的程度与各地城市化程度呈反向关系。这从另一个侧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琦 祁华清
2004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政策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国家逐年提高粮食托市收购价格,国内粮价呈现出刚性上涨态势,目前国内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已突破国际价格"天花板",且价差呈现持续扩大态势,对我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粮价倒挂下我国粮价调控方式面临的主要形势、难题和挑战,认为现行粮价调控方式的前提条件已发生根本性逆转,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和转型,可能背离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在总结国内外调控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以价格支持为主逐步向"价补分离"补贴方式转型,由国有储备粮收储企业向加工企业为核心的流通模式转变,...
关键词:
粮价倒挂 价格支持 宏观调控 转型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文 程杰
2003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反映的是食品短缺点的理论问题。劳动力流出农业后,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诱致了生产方式变化。随着农户非自有生产要素(机械、化肥等)投入增长加快,产出弹性提高,生产贡献变大,其对农户自有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远大于1,因此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份额上升;而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的产出弹性和贡献份额下降。这导致农户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分得的收益份额越来越小,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户务农的经济激励不断降低,农业增产乏力,价格累年循环上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晓丽 陈盛伟
[目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重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重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是构建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中之重。[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测算、要素禀赋、影响因素、收敛性分析、国际比较、内部分解、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结论]文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1)重视农业生产效率内部要素禀赋上的研究;(2)加强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联性研究和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3)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咏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红 吕丽莉
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农业的基本要素,从三者关系上看,发达国家已经为人类演示了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依此可以设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粗线条标准和自己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从土地生产方式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上只有两个路径,即规模化经营和精细化经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洋
气候环境变化使得不确定性因素在农业生产中频繁出现,为了达到农业生产目标,当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流行采用基于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来克服粮食短缺问题。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农业生产者如何影响粮食安全,对往年文献中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提出不同意见,并引用农业推广项目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针对有关农业产量增长、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描述,文章还涉及与农业产量增长息息相关的贫困和性别平等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只能通过必要机制才能享受到全球农业贸易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所得,针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农业推广项目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性别平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宇峰
本文在农业生产多样化理论分析框架下,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化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提出农户在现有的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及技术条件下,随着农耕方式的高度化,必然会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多样化,最终实现农户收入的增加和扩大农民的就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农业生产多样化 区域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