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
2023(828)
2022(655)
2021(631)
2020(531)
2019(1304)
2018(1325)
2017(3134)
2016(1666)
2015(1382)
2014(1273)
2013(1251)
2012(1219)
2011(1145)
2010(993)
2009(927)
2008(970)
2007(822)
2006(717)
2005(641)
作者
(4167)
(3399)
(3314)
(3204)
(2046)
(1668)
(1592)
(1321)
(1272)
(1225)
(1212)
(1160)
(1132)
(1105)
(1053)
(1047)
(1018)
(1006)
(999)
(974)
(899)
(874)
(861)
(826)
(805)
(726)
(726)
(708)
(702)
(698)
学科
(4152)
经济(4149)
(3452)
管理(3136)
(2739)
农业(1776)
(1638)
方法(1461)
(1419)
企业(1419)
财政(1380)
数学(1336)
数学方法(1324)
(1307)
中国(1194)
(1126)
(1054)
业经(1047)
(1033)
生产(1028)
教育(1025)
(946)
及其(892)
产品(885)
技术(835)
农村(827)
(827)
市场(825)
(825)
农产(810)
机构
学院(18543)
大学(17817)
(8573)
经济(8449)
研究(7799)
(7718)
管理(6484)
农业(6188)
中国(6176)
理学(5808)
理学院(5759)
管理学(5648)
管理学院(5618)
科学(5054)
业大(4776)
(4279)
(4044)
研究所(3973)
农业大学(3718)
中心(3494)
(3231)
(3146)
(3039)
科学院(2796)
(2679)
(2634)
经济管理(2621)
(2586)
经济学(2420)
财经(2419)
基金
项目(13352)
科学(10415)
研究(9630)
基金(9579)
(9009)
国家(8924)
科学基金(7195)
社会(6056)
社会科(5720)
社会科学(5720)
(5380)
基金项目(4946)
自然(4573)
(4546)
自然科(4433)
自然科学(4432)
自然科学基金(4365)
教育(4110)
编号(4095)
资助(3727)
(3679)
重点(3107)
(3091)
(3015)
成果(2997)
(2909)
(2888)
国家社会(2763)
创新(2749)
课题(2672)
期刊
(8905)
经济(8905)
(7492)
农业(5540)
中国(4992)
研究(4929)
学报(4037)
科学(3367)
大学(3035)
(2986)
学学(2883)
教育(2360)
(2138)
业经(2006)
管理(1897)
技术(1694)
业大(1531)
世界(1511)
问题(1433)
农业大学(1417)
(1314)
农业经济(1300)
(1287)
金融(1287)
农村(1252)
(1252)
经济研究(1214)
经济问题(1128)
财经(1125)
中国农业(1083)
共检索到28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燕  闫磊  
[目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农业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那么,粮食供给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从强调粮食产量向注重粮食质量、兼顾粮食产量的方向转变?尽管粮食质量的衡量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但是质量终归会反映成价格。[方法]通过粮食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建构了粮食补偿数理模型,研究了按面积补偿向按量补偿、按量补偿向按质补偿转变的条件。[结果]在粮食供给侧改革中,在耕地面积等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突出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生产补贴和品牌化发展策略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祥云  张慧琴  
我国实施的粮食生产支持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总量实现了连年增长。然而,"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环境与生产成本的压力,即同时出现了粮食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由此也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存在着补贴力度不够、补贴精准度不高、补贴效能不强、补贴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与困境。因此,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斌  陈慧萍  谭向勇  
本文在对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演进三个阶段和美国粮食补贴政策发展四个阶段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中美粮食补贴政策的异同点,得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与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童伟  吴方卫  
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从1983年的52.5%下降到了2008年的30.0%,这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农民收入构成多元化的结果,但也是由农业利润极少并且一直未受到重视从而导致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下降引起的。一旦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势必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影响我国的粮食供应。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就应以有效方式适时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贴。本文以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平均利润为例,对粮食利润进行动态分析,并估算农业利润及农业补贴,每亩耕地年净利润低于15元时就应该给农民补贴;而要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利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林丽梅  郑逸芳  
在粮食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对于现行粮食价格补贴政策的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直接补贴与价格补贴是粮食支持政策的不同手段。该文在对两者辨析的基础上,从实现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价补分离"、补贴与粮食产量挂钩三个角度阐述了粮食价格补贴政策改革的目标取向。该文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补贴体系,建立粮食价格信息网络和监测系统,促进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等配套改革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邢娇阳  
本文阐述了2004年以来国家将以前实行的由流通环节改为直接补贴农民的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绩效: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分析了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而与当期农民实际种植面积和售粮量挂钩,向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方式的局限性。提出把农民经营土地的面积和出售粮食的数量结合起来,实行累进补贴的粮食补贴方式的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侯晋封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日显必要,对农民实行反周期性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优势愈发明显,时机也愈发成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波,王雅鹏,黎东升,董利民  
本文通过带补贴的U zawa模型,对比分析给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和增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指出给农民直接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在均衡区间水平内上升;而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创造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均衡水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作出贡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收入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的效应大于生产性补贴,应通过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补贴模式以及加大收入性补贴力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玉  
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粮食银行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间囤积了巨大的粮食储备。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这些储备游离于政府掌控之外,处于分散、损耗严重的状态,难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运用粮食储备补贴,可以创建一套创新性民间粮食安全储备模式,有效保护民间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其调控能力,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储备的有力补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琴  代贝  
本文将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作出宏观与微观的统计描述,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云南省的粮食补贴状况、粮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宏观统计描述粮食补贴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粮食不仅是国民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更是维护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劲松  
陈劲松则在总结、分析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实行粮食消费目标补贴》的设想。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姣  肖海峰  
本文利用实证数学规划模型(PMP模型),基于河北、河南和山东3省5个县340户农户调查数据,定量评价了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各种补贴形式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对农户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按播种面积补贴的增产效果好于按商品粮数量补贴的增产效果;无论哪一种补贴方式,在当前补贴标准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随着补贴标准的提高,农户粮食产量以略高于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增加。第二,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来看,按计税面积补贴,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及绝对额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补贴方式;如果提高补贴标准,三种补贴方式下农户的种植业收入都相应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盛逖  
本文使用DEA模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分省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的政策绩效。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综合技术效率进步明显,但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相同,各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亟需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我国粮食补贴绩效应从加快粮食直补政策由"普惠型"向"生产激励型"转变、尽快实行农资综合补贴金额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波动相挂钩、合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完善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和农作物保险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