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
2023(1960)
2022(1599)
2021(1685)
2020(1391)
2019(3400)
2018(3365)
2017(5977)
2016(3592)
2015(4308)
2014(4190)
2013(4380)
2012(3869)
2011(3411)
2010(3372)
2009(3350)
2008(3743)
2007(3572)
2006(3349)
2005(3179)
作者
(10406)
(8537)
(8439)
(7956)
(5504)
(3946)
(3879)
(3292)
(3186)
(3168)
(2954)
(2863)
(2855)
(2751)
(2715)
(2562)
(2559)
(2541)
(2538)
(2481)
(2155)
(2093)
(2065)
(2059)
(1977)
(1937)
(1874)
(1814)
(1749)
(1685)
学科
管理(22310)
(15511)
(15121)
企业(15121)
(9969)
经济(9959)
(7224)
(5825)
财务(5805)
财务管理(5790)
企业财务(5488)
方法(4711)
(3900)
(3675)
(3636)
经营(3524)
人事(3381)
人事管理(3381)
(3270)
数学(3210)
数学方法(3185)
计划(3167)
决策(3160)
业经(3044)
(2897)
银行(2897)
理论(2860)
(2570)
(2486)
(2417)
机构
学院(47240)
大学(47168)
管理(22541)
(17383)
理学(17094)
理学院(16899)
经济(16784)
管理学(16765)
管理学院(16625)
中国(15077)
研究(14241)
(11280)
(11237)
(9615)
(9111)
科学(8525)
中心(7800)
(7709)
农业(7584)
财经(7456)
北京(7172)
业大(7133)
(7129)
公司(6967)
(6782)
(6776)
研究所(6687)
财经大学(5544)
经济管理(5442)
商学(5397)
基金
项目(25215)
科学(19305)
研究(18813)
基金(17746)
(15482)
国家(15330)
科学基金(13104)
社会(10533)
社会科(9981)
社会科学(9977)
(9642)
基金项目(9361)
自然(9156)
自然科(8900)
自然科学(8899)
自然科学基金(8759)
教育(8606)
编号(8202)
(8139)
资助(7676)
成果(6814)
(5578)
课题(5473)
重点(5433)
科研(4980)
(4963)
(4948)
项目编号(4933)
(4801)
创新(4673)
期刊
(24716)
经济(24716)
中国(14290)
研究(13892)
(12009)
管理(11914)
(8228)
(6674)
金融(6674)
科学(6448)
学报(6287)
农业(5767)
(5398)
技术(5270)
教育(5169)
大学(4992)
会计(4652)
学学(4552)
财会(4321)
财经(3982)
业经(3552)
(3472)
图书(3282)
现代(3199)
通讯(3151)
会通(3132)
理论(2976)
(2966)
企业(2966)
(2862)
共检索到87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光远  
一、粮价改革的反复说明我们对粮食供求特点的认识尚不清楚 我国价格改革自粮价始,而粮价改革又是反复最多的改革。1979年我国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其中粮价比1978年提高了20.72%,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1984年,总产量突破4000亿公斤。面对大好形势,国家于1985年再次进行粮价改革,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粮价逐步市场化,加之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国内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关联程度趋于增强。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从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从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今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锋  谢亚  
本文在观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经济基本数据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粮价短期走势和长期粮食安全问题。得益于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绝对短缺和匮乏为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问题早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受油价上涨刺激生物能源需求、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粮食供求周期变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粮价走势在短中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如果我国货币供应与总需求增长不至失控,油价上涨导致粮价全面猛涨并把我国通胀率拉高到两位数的可能性比较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华  张锐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树印  
近年来粮食市场粮食价格的巨幅波动,导致了粮食经济主体承受的粮价风险损益空前扩大,生产经营收益暴增陡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粮食市场与粮食价格的更大波动。粮价风险已成为我国粮食市场发育中引人注目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新武  
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和粮价问题朱新武1994年以来,我国市场粮价持续大幅度上涨。与上年同期比较,前11个月累计上涨50.4%。预计全年,由于粮价上涨直接和间接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个百分点,影响16.7%。从1989年国民经济实施治理整顿开始,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尹靖华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常毅  
一、粮食收购资金的供求特点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很大部分作为人民群众生活资料和工业生产资料而进入商品市场,对商品粮食收购,既是农产品的价值转换过程,又是对粮食商品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粮食生产和交换不同于工业品和其它商品,因此,粮食收购资金的供求特点也与众不同。1.政策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星焱  李雪  
建立合理有效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是确保工农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中国粮食生产价格形成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SVAR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粮食生产价格与市场粮价、种粮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种粮成本利润对粮食生产价格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长期因果关系,但不具有短期因果关系;新世纪以来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中,市场粮价已经成为主导因素,种粮成本的影响则十分微弱;粮食生产价格对市场粮价、种粮成本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粮食收购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不通畅,价格形成侧重流通领域、而偏离生产领域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基本走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贸易传导机制、信息引导机制、期货市场机制以及其他传递机制以及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政府、市场和微观农业企业角度提出了平抑国际粮价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国内粮价、国际粮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大,而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食进口和粮食出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均较小,国际粮价对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影响均较大。国内粮价对粮食进口影响较大,但对粮食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国内粮价是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Granger原因,粮食进口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但粮食出口不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学力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体价格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表现出与国际粮价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变化的一致性与同步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贸易传导机制、替代效应、期货途径和心理预期以及市场投机等发挥了作用。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增加粮食供给,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进出口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品期货市场、构建重点粮食品种价格异常波动防控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明显加剧趋势,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防范和化解国际粮食金融化风险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祁华清教授和宁宜希教授合著的《国际粮价波动下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