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2)
2023(12421)
2022(11104)
2021(10436)
2020(8866)
2019(20680)
2018(20584)
2017(39891)
2016(21857)
2015(24539)
2014(24264)
2013(24032)
2012(22288)
2011(19822)
2010(19422)
2009(17787)
2008(17001)
2007(14608)
2006(12764)
2005(11044)
作者
(61617)
(51049)
(50524)
(48372)
(32797)
(24699)
(23274)
(20176)
(19688)
(18240)
(17904)
(17171)
(16224)
(15865)
(15730)
(15639)
(15220)
(15131)
(14601)
(14570)
(12503)
(12473)
(12335)
(11800)
(11465)
(11322)
(11268)
(11220)
(10165)
(10050)
学科
(84587)
经济(84503)
管理(58903)
(58073)
(44939)
企业(44939)
方法(39725)
数学(34684)
数学方法(34310)
(25210)
中国(22978)
地方(22366)
(20723)
业经(19059)
(18427)
农业(17041)
(15389)
(14144)
贸易(14134)
理论(13838)
(13635)
(13553)
银行(13518)
(13165)
环境(13136)
(12855)
财务(12793)
(12768)
财务管理(12765)
(12727)
机构
大学(296597)
学院(294627)
管理(120712)
(113815)
经济(111152)
理学(104489)
理学院(103318)
管理学(101504)
管理学院(100981)
研究(97449)
中国(75926)
(63704)
科学(62546)
(52671)
(51241)
(48523)
业大(46594)
(46582)
中心(46018)
研究所(44556)
财经(42171)
农业(40041)
北京(39479)
(39349)
师范(38997)
(38400)
(35608)
(35569)
经济学(32888)
师范大学(31738)
基金
项目(209503)
科学(164044)
研究(153160)
基金(151327)
(131745)
国家(130643)
科学基金(112248)
社会(94939)
社会科(89740)
社会科学(89716)
(83084)
基金项目(81816)
自然(74338)
自然科(72515)
自然科学(72500)
自然科学基金(71135)
(68929)
教育(68843)
编号(63560)
资助(61948)
成果(50338)
重点(46381)
(45610)
(44188)
(43040)
课题(42548)
科研(40404)
创新(40153)
教育部(38707)
大学(38644)
期刊
(122805)
经济(122805)
研究(87053)
中国(56596)
学报(47280)
(46000)
科学(43479)
管理(41231)
(38714)
大学(35407)
学学(33139)
农业(32137)
教育(30988)
(28536)
金融(28536)
技术(25037)
业经(20651)
财经(19223)
图书(18142)
经济研究(17815)
(16659)
问题(16265)
(16112)
理论(15719)
资源(15583)
实践(14738)
(14738)
科技(14578)
技术经济(14048)
(13625)
共检索到431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丹  马彪  
粮食作物保险费率的精确厘定,应充分反映出保险标的遭受自然风险后的损失情况。本文基于险种经营风险视角,通过"稳定系数"对当前粮食作物保险险种方案存在的风险做出了评价;从粮食作物保险费率构成角度,建立粮食作物保险利益相关者的效用函数,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此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政府部门适当提高粮食作物保险费用补贴对粮食作物保险经营风险的降低、农户保障水平的提高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丹  马彪  
粮食作物保险费率的精确厘定,应充分反映出保险标的遭受自然风险后的损失情况。本文基于险种经营风险视角,通过"稳定系数"对当前粮食作物保险险种方案存在的风险做出了评价;从粮食作物保险费率构成角度,建立粮食作物保险利益相关者的效用函数,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此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政府部门适当提高粮食作物保险费用补贴对粮食作物保险经营风险的降低、农户保障水平的提高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新兴玉米面积猛增到17.4万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并推动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大豆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结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和作物种植比较收益是影响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凤才  刘倩男  
为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虚拟水"与"农业总产值"比值定义"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这一指标。通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测算黑龙江省(1988—2017年)粮食水足迹,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近30年来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整体"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值约下降88.55%;(2)相邻地区该指标值呈相对集聚状态,由高低聚集区(H-L)逐渐向低高聚集区(L-H)转移;(3)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教育水平对整体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则有反向作用,未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应对这几种要素重点关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凤才  刘倩男  
为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虚拟水"与"农业总产值"比值定义"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这一指标。通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测算黑龙江省(1988—2017年)粮食水足迹,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明:(1)近30年来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整体"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值约下降88.55%;(2)相邻地区该指标值呈相对集聚状态,由高低聚集区(H-L)逐渐向低高聚集区(L-H)转移;(3)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教育水平对整体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则有反向作用,未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应对这几种要素重点关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丹  刘从敏  
本文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地区6个地市740个农户为样本,从保险经营视角切入,选取相应的影响因素指标,运用二分类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的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商业保险投保经历、保单条款理解能力、保额满意程度、保险公司防灾防损服务水平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正向影响,社会救济对农户政策性粮食作物保险需求呈负向影响,并依据相应影响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云雅如  方修琦  王媛  陶军德  乔佃锋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气候资料和1980~2000年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显著。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水稻播种范围向北向东扩张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比重显著增加;小麦种植面积比重快速降低,种植范围大幅向北退缩;玉米则在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向北部和东部伸展。粮食种植结构的这种调整使水稻逐渐取代小麦成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最终导致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从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转变为以玉米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家旭  
一、研究的背景粮食安全、军事安全和金融安全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安全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问题。特别在2006~2009年,世界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剧烈起伏,许多国家粮食短缺,粮食价格大涨,有些国家发生了饥荒,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治危机,由此可见粮食安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世贞  于丽  牟维哲  
以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的节点和通道现状进行阐述,提出现阶段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牟维哲  张盼盼  李腾  
结合粮食中转库的选址要求,创新地将因次分析法模型应用于粮食中转库的选址中,不仅对因次分析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而且针对传统因次分析法过于定性化的特点,在各个非经济因素中引入可量化的客观值,利用变异系数法定量地确定非经济因素的权重比率,从而对因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以黑龙江省为例,将黑龙江省13个市作为中转库的备选地址,运用改进后的因次分析法,选出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三个市为建立区域粮食中转库的最佳地址。通过铁路、公路等运输线路将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网络中各节点衔接起来,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物流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 ,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 ,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又保护主产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 ,是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后 ,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除了继续执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灾后农业税减免及其他保护政策外 ,又推出了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关税配额调控和转基因管理等新的保护措施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护仍然存在方式不当、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抑制了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建议通过改革农业保护方式 ,...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振军  兰庆高  于丽红  
笔者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调查地,选取当地510户种粮大户为调查对象,对其借贷需求和借贷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模型,实证检验种粮大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调查地种粮大户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大,主要从事水稻生产,户主文化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固定资产价值普遍较高;绝大多数种粮大户有借贷需求,并以中短期较高利率的大额借贷需求为主,主要满足农业生产用途;有借贷资金需求的种粮大户中,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大户比较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大户最多,但正规信贷约束比较严重。计量分析表明:户主技能、耕地面积、家庭收入、地区变量、物化成本、预购农机具、建房和粮食价格预期对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佳宁  安石  
优化我国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升保险效益是我国农业农村保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黑龙江省泰来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保险购买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均衡保费分摊比例,调整农业保险组织制度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索瑞霞  王福林  朱会霞  
本文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主观的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的信息熵法相结合,建立了综合确权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黑龙江省不同时期的粮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对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粮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