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4)
- 2023(8343)
- 2022(6699)
- 2021(6218)
- 2020(5251)
- 2019(11960)
- 2018(11803)
- 2017(22575)
- 2016(12428)
- 2015(13710)
- 2014(13319)
- 2013(12884)
- 2012(11416)
- 2011(10252)
- 2010(10178)
- 2009(9199)
- 2008(8968)
- 2007(7602)
- 2006(6464)
- 2005(5486)
- 学科
- 济(47862)
- 经济(47815)
- 管理(33773)
- 业(32991)
- 方法(27141)
- 企(26150)
- 企业(26150)
- 数学(25070)
- 数学方法(24546)
- 农(14068)
- 学(12128)
- 财(10621)
- 中国(10614)
- 贸(10247)
- 贸易(10244)
- 业经(10138)
- 易(10007)
- 农业(9323)
- 技术(8098)
- 理论(7480)
- 环境(7208)
- 制(7013)
- 务(6743)
- 财务(6707)
- 财务管理(6695)
- 地方(6610)
- 划(6465)
- 和(6445)
- 企业财务(6312)
- 银(6056)
- 机构
- 学院(176035)
- 大学(174339)
- 管理(67656)
- 济(67391)
- 经济(66173)
- 理学(60386)
- 理学院(59742)
- 研究(59386)
- 管理学(58179)
- 管理学院(57927)
- 农(43919)
- 中国(43249)
- 科学(42766)
- 业大(36524)
- 京(36485)
- 农业(35383)
- 所(31941)
- 研究所(30062)
- 财(26922)
- 中心(26877)
- 江(24590)
- 农业大学(23690)
- 财经(22660)
- 北京(22158)
- 院(21455)
- 经(20827)
- 技术(20299)
- 经济学(20118)
- 范(20025)
- 师范(19580)
- 基金
- 项目(131746)
- 科学(101848)
- 基金(96239)
- 家(89461)
- 国家(88815)
- 研究(83460)
- 科学基金(74388)
- 自然(53437)
- 社会(52557)
- 省(52482)
- 自然科(52266)
- 自然科学(52246)
- 自然科学基金(51310)
- 基金项目(51161)
- 社会科(49989)
- 社会科学(49973)
- 划(45029)
- 资助(40238)
- 教育(38614)
- 编号(31376)
- 重点(30319)
- 计划(28745)
- 创(27752)
- 部(27530)
- 发(27096)
- 科研(26566)
- 创新(26045)
- 科技(26025)
- 业(24044)
- 大学(23125)
共检索到234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作者以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和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两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麦玉两熟区,通过50个农户的调查,周年产量10347.5—14211.0kgh/m 2,氮肥用量499.5—670.5kgh/m 2,氮肥利用效率51.79%—54.44%;河北景县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发现超标;对不同产量地块水样测定,高产地块硝酸盐含量高于中产地块;对桓台和温县水体调查中发现,有3个水样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调查总数的15.8%;对同一井水多年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双季稻作区117个农户调查,氮肥用量为436.3—594.3kgh/m 2,产量为6273.1—9278.2kgh/m 2,氮肥...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植模式 地下水 硝酸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运清 秦红灵 全智 魏文学
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和施肥量大等特点,但长期种植蔬菜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下水NO3--N含量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以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菜地的浅层地下水、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和植物样品等分析NO3--N含量,探讨长期蔬菜种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酸盐分布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地下水NO3--N含量影响明显(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英华 张世熔 张素兰 魏甦 肖鹏飞
采用格网方式,并结合重点抽样布点,运用地统计学方法中的普通克里格和概率克里格法对成都平原 76 个样点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总体水平不高,但局部区域有超标现象,12 %的区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小于10 mg/L), 5 %的地区未达到我国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小于20 mg/L);其分布特点是北部 (7.38 mg/L)>东部(5.72 mg/L)>西部(3.91 mg/L)>南部(1.51 mg/L);彭州、郫县、新都三县(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概率最大(0.25~0.50),而区域西北部的大邑县、都江堰以及...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含量 空间变异 概率克里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亚萍 陈余道 刘汉乐 黄月群 眭华生
由于地下水中溶解氧的约束与电子供体的缺乏,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位修复十分困难。论文通过实验室微元体、砂柱和含水砂槽实验研究,发现:乙醇作为电子供体,容易被普遍存在的反硝化菌利用,同时导致硝酸盐被快速去除,且没有亚硝酸盐积累;含水介质中的溶解氧对该过程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溶解氧被率先利用后,硝酸盐去除速率明显加快;乙醇不会被含水介质吸附,迁移能力强,其羽状体中溶解氧与硝酸盐通常是低浓度的,甚至是缺失的。用乙醇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投注简便,不要外来微生物接种,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潜力。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污染 原位 生物去除 乙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硝酸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唐次来 邵淼 赵秋丽
通过柱实验,考察了200~300目的还原铁粉(Fe0)在加入活性炭、粉煤灰及不同停留时间不同Fe0/C质量比的条件下对模拟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活性炭能促进Fe0还原硝酸盐,而且使得出水氨氮最大降低近50%,而粉煤灰却导致硝酸盐还原率降低15%~40%;停留时间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延长硝酸盐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硝酸盐的去除;活性炭粒径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粒径为0.25 mm(60~80目)的较2~4 mm的更有助于降低出水的铵氮;在铁粉量相同时,不同Fe0/C质量比对硝酸盐的去除无明显差异,但当其比值为2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5 mg/L,...
关键词:
硝酸盐 零价铁 活性炭 地下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周振江 代顺冬 陈思
【目的】研究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的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盆栽试验,通过回归拟合,建立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与灌水量及氮、磷、钾肥用量因子间的回归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当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灌水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施氮量和施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施氮量的增幅大于施磷量。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间的交互作用为正效应,灌水量与施磷量、施氮量与施钾量间的交互作用为负效应。【结论】灌水量较低时,少施磷肥或合理配施钾肥能抑制硝酸盐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启为 彭建伟 罗建新 杨志辉 王翠红
鉴于人类食用过量的硝酸盐危及健康 ,为了寻求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科学依据 ,以生菜、莴苣、白苋菜、小白菜、大白菜等叶菜类蔬菜为材料 ,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化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蔬菜施用化学氮肥后易于富集硝酸盐 ,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依氮肥种类而异 ,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施用磷钾肥及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有效地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
关键词:
化肥 蔬菜 硝酸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娟 巨晓棠 刘辰琛 寇长林
【目的】以华北平原典型集约化设施蔬菜种植区山东省惠民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并追溯其来源。【方法】多点采集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肥料及地下水样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识别地下水氮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为25.3—279.6mg·L-1,平均为121.6mg·L-1,87%的样品硝态氮含量超过50mg·L-1;较集中分布在50—70mg·L-1和170—190mg·L-1区间,含量最高的点位超标高达27倍;5种蔬菜大棚地下水硝态氮的含量依次为:黄瓜>芹菜-辣椒和辣椒>芹菜-黄瓜和芹菜-番茄。研究区域内土壤的δ15N值在1.96‰—7.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俊杰 王德汉 林辉东 李小建 廖宗文
利用双氰胺(DCD)为参照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含氮木质素(ZAOL)对小白菜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氮木质素不仅能降低供试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供试蔬菜的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这一效应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含氮木质素抑制了土壤硝化作用,提高作物体内硝酸还原酶(NR)活性,加速了蔬菜中氮的转化。本研究为廉价易得的含氮木质素作为农业环保材料替代昂贵的双氰胺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含氮木质素 小白菜 硝酸盐 污染控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珍 赵海林 客绍英
以荠菜、苦荬菜、刺儿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野菜中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冷藏和冷冻)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藏和冷冻两种贮藏方式中3种野菜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冷藏处理较冷冻处理下降幅度小。粗纤维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亚硝酸盐含量出现消长变化,贮藏第2天达到一峰值,随后下降,到第6天又有所上升。贮存时间相同时,冷藏条件贮存的野菜中亚硝酸盐增加速率更为明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家杏 田静 许留兴 唐国建 王晓亚 张建国
为减少叶菜类饲料亚硝酸盐危害,探讨了不同处理及贮藏时间对叶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包菜(B.oleracea)为试验材料,经炒、煮前处理后套保鲜袋或不套保鲜袋4℃保存以及青贮,青贮贮藏6、12、24、48h和40d后取样测定,其余处理在6、12、24和48h后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前处理对白菜和包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P0.05),煮制与炒制后的叶菜于4℃下贮藏48h,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青贮初期亚硝酸盐有所减少,在24h(白菜)或12h(包菜)后显著增加,但后期(白菜40d、包菜48h后)又减少,特别是包菜青贮40d,其亚硝酸盐含量比青贮前还低(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华琼 苏智先 严贤春 胡进耀
研究了不同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室温(15-20℃)和低温((4±1)℃))以及3种洗涤方式(自来水、盐水和洗洁精溶液)下叶菜类、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3 d贮藏时间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管是在室温还是低温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在相同的贮藏时间和洗涤方式下,低温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低于室温条件下;(3)与自来水相比,盐水和洗洁精溶液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均有去除作用,但盐水的去除能力低于洗洁精溶液;(4)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均明显高于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