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3)
- 2023(14718)
- 2022(12508)
- 2021(11782)
- 2020(10175)
- 2019(23349)
- 2018(23404)
- 2017(45327)
- 2016(24610)
- 2015(27882)
- 2014(27943)
- 2013(27512)
- 2012(25411)
- 2011(22843)
- 2010(22703)
- 2009(21316)
- 2008(21095)
- 2007(19102)
- 2006(16695)
- 2005(14913)
- 学科
- 济(102815)
- 经济(102679)
- 业(76842)
- 管理(72864)
- 企(54983)
- 企业(54983)
- 农(50143)
- 方法(45757)
- 数学(40920)
- 数学方法(40435)
- 农业(32695)
- 财(28428)
- 业经(25847)
- 中国(24576)
- 制(24079)
- 地方(21361)
- 学(19016)
- 贸(18296)
- 贸易(18289)
- 易(17813)
- 务(16972)
- 财务(16917)
- 财务管理(16869)
- 体(16677)
- 企业财务(16012)
- 银(15876)
- 银行(15838)
- 技术(15398)
- 环境(15330)
- 行(15052)
- 机构
- 学院(351810)
- 大学(347592)
- 济(146468)
- 经济(143417)
- 管理(138024)
- 理学(119533)
- 理学院(118302)
- 管理学(116244)
- 管理学院(115602)
- 研究(114713)
- 中国(89369)
- 农(76703)
- 京(71579)
- 科学(71211)
- 财(67742)
- 农业(59487)
- 业大(58884)
- 所(58268)
- 中心(56113)
- 江(54716)
- 财经(53171)
- 研究所(52662)
- 经(48317)
- 经济学(44048)
- 范(43786)
- 北京(43646)
- 师范(43313)
- 州(42419)
- 院(40463)
- 省(40442)
- 基金
- 项目(238282)
- 科学(188191)
- 基金(173691)
- 研究(173264)
- 家(151100)
- 国家(149786)
- 科学基金(129160)
- 社会(110591)
- 社会科(104557)
- 社会科学(104526)
- 省(96308)
- 基金项目(92770)
- 自然(84237)
- 自然科(82238)
- 自然科学(82214)
- 自然科学基金(80752)
- 教育(79228)
- 划(78741)
- 编号(71053)
- 资助(70394)
- 成果(56255)
- 重点(53383)
- 部(53303)
- 发(51476)
- 创(49717)
- 课题(48077)
- 制(46826)
- 创新(46574)
- 科研(46274)
- 国家社会(45458)
- 期刊
- 济(163151)
- 经济(163151)
- 研究(96918)
- 农(76514)
- 中国(69604)
- 学报(56279)
- 财(53543)
- 农业(51973)
- 科学(51471)
- 管理(47042)
- 大学(43523)
- 学学(41556)
- 融(34636)
- 金融(34636)
- 业经(32084)
- 教育(31286)
- 技术(31070)
- 财经(25902)
- 业(25716)
- 经济研究(23212)
- 问题(22961)
- 经(22078)
- 版(19173)
- 理论(17979)
- 技术经济(17581)
- 世界(17005)
- 统计(16954)
- 资源(16570)
- 实践(16388)
- 践(16388)
共检索到519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淑萍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客观评析粮食价格机制对河南省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研究发现:粮食相对价格偏低、种粮增量收益微弱,使部分农户种粮意愿不强烈和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粮价上涨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粮食价格机制对农户种粮的激励作用不足。提出建立合理、公平、统一的粮食市场价格、继续实施与完善最低保护价、健全粮食补贴方式,以增强粮食价格机制对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增收效应 激励作用 河南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获得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粮作经营 政策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付新
本文认为,以兼业化小规模经营粮农为主体的中部粮食主产区,兼业化传统农户劳动力非农化,专业化现代农户经营非粮化,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是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兼业化传统农户的要素配置效率差,生产技术落后,收入水平低,难以实现增产增收。专业化现代粮农以增收为动机,扩张意愿强,盈利水平高,但其发展受到资源和制度约束。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应采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建设粮食核心区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现代粮农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欣怡 赵翠萍
以2013年农业部评定的河南省27个全国种粮大户为样本,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2013—2017年种粮大户的借贷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种粮大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已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晴雨表",借贷用途集中在增加农业现代化设施、良种繁育、种植新品种调整等生产过程和长效投资,用于生活性借贷的规模逐年减少,种粮大户的借贷意愿与实际需求均高于普通农户。问题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粮食收益率低、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制约着种粮大户生产经营的长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三权"分离存在政策瓶颈间接阻碍了其借贷意愿。通过制度设计,稳定粮食生产政策,降低种粮大户的借贷成本,提高长期授信额度,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分类增加金融信贷产品,分级承担农业风险,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和多层次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是解决种粮大户借贷问题的现实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承
粮食补贴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改变粮农生产行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比较收益、市场风险、替代性三个方面,对实施补贴后粮农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补贴水平并未有效改变粮农生产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坚持和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保证补贴增加幅度快于生产资料增长幅度等结论。
关键词:
粮食补贴 粮农生产行为 粮农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所在,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开红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种粮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对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意愿较强,但是实际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较低,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停留在信息获取与发布层面;农户自身特征、粮食种植规模、农户市场行为特征以及农村互联网准备程度等是影响农户使用互联网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互联网应用 种粮农户 行为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杰 许方 赵艳
通过对经典的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农田土质的优劣、当年农作物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关系数法对多次线性回归得到的分析系数进行验证,得到河南省粮食价格波动因素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此外对河南省的农业贷款进行相应考察,分析金融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河南省粮食政策及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和金融支持。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系数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泽军 张锐 姬一帆 贾云飞 温暖
[目的]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对粮食生产的品质安全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从规模户与小农户差异视角,探讨不同经营规模粮农采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为提高粮农生物农药采用率、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88个粮食作物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二元Logit 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规模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以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结果]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总体较低,仅有39%的规模户和15%的小农户有意愿采用;转换成本显著制约了粮农的生物农药采用意愿;规模户生物农药采用意愿受信息成本、风险成本与财务支出的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除此之外还受到学习成本、试验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重点面向规模户,推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实施生物农药性能提升、施用推广、施用激励等计划,降低转换成本,增强粮农生物农药采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泽军 张锐 姬一帆 贾云飞 温暖
[目的]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对粮食生产的品质安全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从规模户与小农户差异视角,探讨不同经营规模粮农采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为提高粮农生物农药采用率、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88个粮食作物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二元Logit 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规模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以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结果]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总体较低,仅有39%的规模户和15%的小农户有意愿采用;转换成本显著制约了粮农的生物农药采用意愿;规模户生物农药采用意愿受信息成本、风险成本与财务支出的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除此之外还受到学习成本、试验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重点面向规模户,推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实施生物农药性能提升、施用推广、施用激励等计划,降低转换成本,增强粮农生物农药采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义伦
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是农民维持基本生活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并对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会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价格下降,会促进非农就业的工资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波动对相关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粮食价格稳定长效机制、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关键策略,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及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薇薇 王雅鹏
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降低种粮成本、增加种粮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荆州市260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种粮成本和收益,提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的建议:改善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控制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价格;不断完善和优化粮食补贴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明国
基于对河南省926户农家的实证调查分析表明:从数量上看,自给型、自给市场二分型和完全市场依赖型三种类型农户内部的粮食供给是均衡的,他们的粮食需求能满足与实现;77.3%的农户对自身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是积极的、肯定的;22.7%的农户对粮食安全充满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原因集中于劳动力短缺、耕地减少、农业水利设施退化、农业自然灾害等方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户视角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娟 顾冬冬
为探究劳动力流动、服务外包及二者的交互项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南省2 058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例,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种植户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CLA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707,且农户之间技术效率具有较大异质性和不均衡性;2)劳动力流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近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大于远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3)服务外包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种收全部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大于不外包或者部分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4)劳动力流动和服务外包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链接关系,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服务外包程度,服务外包又反过来能够刺激劳动力流动,并能够抑制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技术效率带来的损失。鉴于此,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加大关键环节外包程度和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贤 樊英
本文以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山东6个粮食主产省457户参与种粮意愿调查的农户家庭成员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务农者结构、素质及种粮原因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种粮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务农务工经验对其种粮意愿有影响,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青壮年劳动力的种粮意愿低于1980年前出生的劳动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化、女性化、兼业化的趋势明显,务农群体的整体素质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素质 种粮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河南省农户资金借贷现状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70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农户社会资本及对其信贷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南省397户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户参与粮食订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小麦订单为例
耕地细碎化背景下农户地块整合分析——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为例
河南省耕地与粮食变化分析及预测
粮食主产区农户农资投入行为及政策评价——基于对河南省农户的实证研究
种粮大户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分析——基于河南省许昌地区的实证分析
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效益的非价格影响因子分析——对江西省种粮大户的调查
粮食收储成本和效率分析——基于河南省粮食流通状况的研究
农户禀赋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河南农户粮食生产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