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0)
- 2023(7246)
- 2022(6429)
- 2021(6056)
- 2020(5215)
- 2019(12328)
- 2018(12212)
- 2017(24513)
- 2016(13755)
- 2015(15628)
- 2014(15918)
- 2013(15832)
- 2012(15163)
- 2011(13830)
- 2010(14032)
- 2009(13240)
- 2008(13380)
- 2007(12421)
- 2006(10841)
- 2005(9784)
- 学科
- 济(57930)
- 经济(57877)
- 管理(38818)
- 业(37594)
- 企(28846)
- 企业(28846)
- 方法(27840)
- 数学(25198)
- 数学方法(24925)
- 农(19389)
- 财(15583)
- 中国(14217)
- 贸(12906)
- 贸易(12904)
- 易(12563)
- 农业(11817)
- 地方(11505)
- 学(11402)
- 业经(11028)
- 制(10956)
- 策(10052)
- 银(9079)
- 务(9069)
- 银行(9059)
- 财务(9044)
- 财务管理(9019)
- 行(8637)
- 企业财务(8491)
- 和(8455)
- 融(8354)
- 机构
- 学院(200704)
- 大学(199430)
- 济(87088)
- 经济(85206)
- 管理(77533)
- 研究(69170)
- 理学(66277)
- 理学院(65582)
- 管理学(64513)
- 管理学院(64128)
- 中国(53406)
- 京(41771)
- 科学(41746)
- 财(40490)
- 农(38616)
- 所(36078)
- 中心(32626)
- 研究所(32570)
- 江(32022)
- 财经(31475)
- 业大(30989)
- 农业(30687)
- 经(28457)
- 经济学(26450)
- 北京(26335)
- 范(25678)
- 师范(25439)
- 州(24604)
- 院(24266)
- 经济学院(24018)
- 基金
- 项目(127220)
- 科学(99286)
- 研究(93961)
- 基金(91227)
- 家(78944)
- 国家(78284)
- 科学基金(66066)
- 社会(57987)
- 社会科(54977)
- 社会科学(54959)
- 省(49987)
- 基金项目(47748)
- 教育(43329)
- 自然(42589)
- 划(42267)
- 自然科(41521)
- 自然科学(41504)
- 自然科学基金(40769)
- 编号(39885)
- 资助(38791)
- 成果(33101)
- 部(28997)
- 重点(28692)
- 发(28037)
- 课题(27249)
- 创(25823)
- 科研(24673)
- 教育部(24484)
- 性(24347)
- 创新(24213)
共检索到30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荣华 罗照华
本文阐述了粮食价格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 ,即保护系数、比较利益系数和单一市场分析 ,并提出了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应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政策 分析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彩容 罗锋
随着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家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粮食价格在频繁波动的同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粮食价格调控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本文利用国内与国际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的月度价格数据,从协整的角度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从国内粮食价格自身波动的角度分析和检验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对四大粮食价格的政策调控并不能带来粮食价格的平稳,政策调控有效性欠佳;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随着粮食价格调控程度的减弱,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但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品种上存在差异;国内大豆粮食价格波动存在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而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波动的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都不显著。我国政府应掌握好管理和调控的粮食品种与调控力度,培育粮食市场的功能和粮价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彩容 罗锋
随着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家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粮食价格在频繁波动的同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粮食价格调控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本文利用国内与国际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的月度价格数据,从协整的角度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从国内粮食价格自身波动的角度分析和检验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对四大粮食价格的政策调控并不能带来粮食价格的平稳,政策调控有效性欠佳;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随着粮食价格调控程度的减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靠政策和科技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持了粮价的基本稳定。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抗灾能力弱,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首要问题。然而,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应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粮食生产风险,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如何完善粮食支持政策,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粮价市场监测体系,确保粮食流通市场运行有序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政策调整 市场化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郑毓盛
粮食价格波动牵涉众多主体的切身利益,价格太低导致"谷贱伤农",价格太高导致"米贵伤民"的现象。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稳定政策,也可以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该如何做才能增加社会福利?本文研究认为,在不考虑制度成本条件下,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增加;但是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巨额制度成本将极大改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甚至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财政负担的加剧,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实现社会福利增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储备及调控成本,较好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但是目标价格的厘定是否合适和价格补贴效率对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对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国际角度结合我国稻米、小麦、玉米价格的现状及前景,再根据我国粮食收储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我国应如何对粮食价格政策进行改革,以促使我国积极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合理改革的进程。因为合理的农产品目标价格能有效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压力,在努力做好保证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稳定我国粮食价格,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改革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机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6类粮食品种价格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政策执行地区和非执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均能产生明显影响;粮食价格对价格政策因素反应最为灵敏,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改革调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时,需持审慎态度,避免给粮食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贤恩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种粮直接补贴 粮农增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婷 曹宝明
现阶段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面临总结、反思和改革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2008~2017年主要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月度数据,以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为标准,运用VAR-STR模型对国内价格支持调控政策有效性进行判断。研究发现,政策价格干预造成国内外价格联动的门限效应,当价格保护处于低区制时,国际粮价能够同步影响国内粮价,国内外市场趋于整合,而当价格保护处于高区制时,国内粮价背离国际粮价波动趋势,国内价格调控虽化解国际粮价冲击,但由此造成国内外市场分割而使调控有效性下降。据此,本文认为政府价格干预是造成当前粮食困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时间跨度,渐进式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建议可将名义价格保护率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隋丽莉 顾莉丽
新世纪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政策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产量,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及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因此,应基于产业链视角完善粮食价格政策,避免过多关注单环节而造成的市场扭曲;降低"黄箱政策"补贴水平,转向"绿箱政策",适当利用"蓝箱政策";统筹考虑不同品种,实施差别化政策;优化最低收购价及生产者补贴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赟 钟钰
[目的]分析2015年美国DTB联合公司(DTB Associates,LLP)针对中国粮食(仅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价格支持力度过度的指控是否合理,并明确我国实际的粮食市场价格支持情况。[方法]文章根据市场价格支持水平的基本计算公式以及我国向WTO的通报文件和公开资料,对2013/2014年度我国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实际市场价格支持水平进行了重新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指控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测算结果表明, 2013/2014年度,我国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实际市场价格支持水平分别为168亿元、-221亿元和36亿元,远远低于DTB联合公司的公布结果。[结论]美国DTB联合公司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支持过度的指控不实,主要是指标选取有误和数据选取不合理导致了其对我国粮食价格支持力度过高的判断。为从容应对以后可能面临的国际指控和调查,我国需要在支持手段、支持领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粮食市场价格支持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焰
本文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的背景分析为起点,重点研究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提出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纳入粮食价格保护体系,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及最低收购价格粮食的分流机制。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格 政策效应 粮食价格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奕忠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文从最低收购政策的内涵、经济学特性、市场主体的购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 经济学分析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