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9)
- 2023(10505)
- 2022(9306)
- 2021(8809)
- 2020(7262)
- 2019(17096)
- 2018(17027)
- 2017(33818)
- 2016(18284)
- 2015(20618)
- 2014(20528)
- 2013(20454)
- 2012(18765)
- 2011(16730)
- 2010(16395)
- 2009(14807)
- 2008(14140)
- 2007(12187)
- 2006(10518)
- 2005(9155)
- 学科
- 济(75462)
- 经济(75388)
- 管理(51385)
- 业(48544)
- 企(39299)
- 企业(39299)
- 方法(37870)
- 数学(33517)
- 数学方法(33203)
- 农(20625)
- 中国(17539)
- 财(17510)
- 学(16830)
- 业经(15526)
- 地方(15220)
- 农业(13534)
- 贸(13224)
- 贸易(13218)
- 易(12815)
- 环境(11834)
- 理论(11573)
- 和(11508)
- 技术(11165)
- 制(10897)
- 务(10871)
- 财务(10813)
- 财务管理(10796)
- 企业财务(10197)
- 划(9970)
- 银(9461)
- 机构
- 大学(257467)
- 学院(255831)
- 管理(105550)
- 济(103713)
- 经济(101601)
- 理学(93014)
- 理学院(92008)
- 管理学(90477)
- 管理学院(90033)
- 研究(85118)
- 中国(62001)
- 京(54646)
- 科学(54429)
- 财(44897)
- 农(43283)
- 所(42759)
- 业大(40749)
- 研究所(39480)
- 中心(38376)
- 财经(37171)
- 江(35223)
- 农业(34178)
- 北京(34140)
- 经(34052)
- 范(32797)
- 师范(32497)
- 院(31100)
- 经济学(30935)
- 州(28559)
- 经济学院(28227)
- 基金
- 项目(184141)
- 科学(144895)
- 基金(134980)
- 研究(132644)
- 家(118401)
- 国家(117479)
- 科学基金(100854)
- 社会(83022)
- 社会科(78769)
- 社会科学(78750)
- 基金项目(72754)
- 省(70826)
- 自然(67290)
- 自然科(65708)
- 自然科学(65697)
- 自然科学基金(64507)
- 划(60036)
- 教育(59751)
- 资助(55684)
- 编号(53892)
- 成果(41899)
- 重点(41033)
- 部(40656)
- 发(38763)
- 创(37984)
- 课题(35894)
- 科研(35535)
- 创新(35448)
- 教育部(34629)
- 国家社会(34126)
- 期刊
- 济(105598)
- 经济(105598)
- 研究(73041)
- 中国(41860)
- 学报(41827)
- 科学(38795)
- 农(37999)
- 管理(36608)
- 财(31875)
- 大学(31083)
- 学学(29421)
- 农业(27367)
- 教育(24673)
- 技术(21024)
- 融(17895)
- 金融(17895)
- 业经(17413)
- 经济研究(17356)
- 财经(17124)
- 理论(15248)
- 经(14551)
- 实践(14251)
- 践(14251)
- 业(13998)
- 问题(13928)
- 图书(13336)
- 科技(12757)
- 技术经济(12710)
- 资源(12459)
- 现代(11363)
共检索到356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大才
文章通过对粮食上涨的总成本效应、不同成本的非均衡影响以及收益效应的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的上涨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增量,但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好处却为粮食生产的相关部门和产业所获得,成本上涨的时间远大于收入增量的上涨时间,粮食价格上涨的好处被成本上涨所抵消,农民所得不足二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蒙红
根据FAO的数据,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据此分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粮食 价格波动 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景冬 黄莉
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使得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昌 余炳文
明晰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1979—2020年中国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分析,对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远大于粮食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看,两者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监测、稳定粮食价格水平、加大市场调控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给我国粮食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粮食支持政策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国内外粮食价格现状,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提出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粮食价格 传递效应 粮食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基于2002~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四类粮食代表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发观,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大豆国内外价格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苗珊珊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珊珊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失衡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利用1978~2011年粮食价格、产量、消费量等方面数据,在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价格和相关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麦诺特粮食价格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作用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福利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为0.513%,大于主销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0.008%;主产区总福利改善了16.923%,主销区总福利恶化了-0.262%。粮食价格波动促使主产区的总福利得到改善,主销区的总福利恶化。最后提出在粮食价格波动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产销区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产销区的利益协调等建议。
关键词:
粮食 主产区 主销区 价格波动 福利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重 薛兴利
本文基于2008年1月-2016年2月我国粮食价格与CPI的月度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与CPI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CPI波动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贡献率要大于粮食价格波动对CPI波动的贡献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CPI 动态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祯
本文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CPI数据和粮食批发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关系,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每上涨1%会使CPI上涨0.336%;从短期来看,粮价对CPI有滞后1期的影响,CPI对粮价有滞后3期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粮食价格的国际效应、供给效应、市场预期效应和政策效应,未来几个月我国粮价将有所上涨,但涨幅不会很大。
关键词:
粮食价格 CPI 协整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颖 谢锐 赖明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实证分析在粮食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下,中国的合成粮食价格以及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四类粮食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通过贸易途径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国内粮食价格倾向于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时的波动产生过度反应,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时的波动反应不足。大豆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最为显著,其正向影响作用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阶段大于下跌阶段;小麦、大米、玉米受到的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湖北省物价局课题组 乔余堂 罗群林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王莉 谢菁菁 钟钰
本文从粮食进口快速增长背景下粮食贸易格局转变视角,利用中国和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和大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VAR-BEKK-GARCH模型剖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而国内外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间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上存在差异,国内外大豆价格间存在双向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国内外玉米价格间存在单向的均值效应和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波动传递效应较弱,而中国大米和小麦市场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贸易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旭芸 庄丽娟
为研究进口规模与国际粮食价格传导效应关系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选取2005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国内外玉米价格周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相关模型分析不同进口规模下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的差异,并实证检验政策干预对上述传导效应差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均值层面还是波动层面,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小的时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均强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大的时期。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力。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后,由于中国玉米进口量占国内玉米总供给比重相对较低,中国玉米价格更多是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样本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仍较弱。在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及国内粮食市场化定价改革深化过程中,中国应建立健全粮食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进口规模 玉米价格 价格传导 价格政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旭芸 庄丽娟
为研究进口规模与国际粮食价格传导效应关系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选取2005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国内外玉米价格周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相关模型分析不同进口规模下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的差异,并实证检验政策干预对上述传导效应差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均值层面还是波动层面,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小的时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均强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较大的时期。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力。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后,由于中国玉米进口量占国内玉米总供给比重相对较低,中国玉米价格更多是受国内供求因素的影响,样本期国际玉米价格对中国玉米价格的影响仍较弱。在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及国内粮食市场化定价改革深化过程中,中国应建立健全粮食市场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进口规模 玉米价格 价格传导 价格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