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9)
- 2023(12350)
- 2022(10908)
- 2021(10424)
- 2020(8667)
- 2019(20106)
- 2018(20186)
- 2017(39375)
- 2016(21261)
- 2015(24153)
- 2014(23989)
- 2013(23943)
- 2012(21970)
- 2011(19795)
- 2010(19783)
- 2009(18176)
- 2008(17571)
- 2007(15586)
- 2006(13919)
- 2005(12001)
- 学科
- 济(87616)
- 经济(87506)
- 业(65852)
- 管理(57612)
- 农(48796)
- 企(44637)
- 企业(44637)
- 方法(38579)
- 数学(33637)
- 数学方法(33305)
- 农业(31938)
- 业经(22757)
- 中国(21151)
- 财(18894)
- 学(18437)
- 地方(17334)
- 制(16279)
- 贸(15258)
- 贸易(15250)
- 易(14817)
- 技术(13347)
- 理论(13103)
- 发(12746)
- 和(12579)
- 环境(12570)
- 策(12543)
- 银(12300)
- 银行(12260)
- 行(11707)
- 体(11544)
- 机构
- 学院(303400)
- 大学(302562)
- 管理(125171)
- 济(122378)
- 经济(119824)
- 理学(109775)
- 理学院(108615)
- 管理学(106800)
- 管理学院(106280)
- 研究(101143)
- 中国(76266)
- 农(69458)
- 京(64052)
- 科学(63859)
- 业大(53508)
- 农业(53499)
- 财(51447)
- 所(51086)
- 中心(47103)
- 研究所(46798)
- 江(43806)
- 财经(41982)
- 北京(39832)
- 范(39590)
- 师范(39270)
- 经(38490)
- 院(35470)
- 州(35156)
- 经济管理(35155)
- 经济学(34300)
- 基金
- 项目(212416)
- 科学(167105)
- 研究(156048)
- 基金(155005)
- 家(135695)
- 国家(134254)
- 科学基金(114839)
- 社会(97861)
- 社会科(92203)
- 社会科学(92176)
- 基金项目(83663)
- 省(82784)
- 自然(75294)
- 自然科(73486)
- 自然科学(73467)
- 自然科学基金(72194)
- 教育(69501)
- 划(69009)
- 编号(65360)
- 资助(62733)
- 成果(51965)
- 部(47133)
- 重点(46560)
- 发(45231)
- 创(43946)
- 课题(42704)
- 创新(40849)
- 科研(40485)
- 教育部(39846)
- 国家社会(39669)
- 期刊
- 济(136352)
- 经济(136352)
- 研究(85243)
- 农(70594)
- 中国(56493)
- 学报(50033)
- 农业(48319)
- 科学(46951)
- 管理(41118)
- 大学(38421)
- 学学(36460)
- 财(35421)
- 教育(29922)
- 业经(27948)
- 融(26722)
- 金融(26722)
- 技术(24640)
- 业(23118)
- 财经(19306)
- 问题(18960)
- 经济研究(18743)
- 理论(16999)
- 经(16285)
- 版(16256)
- 实践(15918)
- 践(15918)
- 图书(15764)
- 科技(15445)
- 世界(15014)
- 农业经济(14828)
共检索到43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良 马凯 史常亮
我国农户储粮占粮食年产量的40%-50%。本文实证分析了粮价与农户存粮水平之间关系,结果显示,价格不是决定我国农民储粮行为的唯一因素。消费安全和对未来粮食价格预期共同决定着农户粮食储备的动机;尽管农户粮食储备有各种优点,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户粮食储备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粮价变动时真正能够释放到市场中的数量很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利会 王雅鹏
文章利用湖北7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势类型对农户储粮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平原农户人均储粮量低于丘陵农户,但与山区农户无差异;距最近县城距离对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很大,距离远的农户人均储量粮更多;家庭年龄结构与经济条件对农户储粮行为无显著影响;农户粮食产出规模与农户储粮行为正相关,而粮食商品化率则与其负相关。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粮食主产区 粮食储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鹏 丁乐
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这一重要问题上,民间企业、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粮食银行"的粮食储备行为分担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沉重压力,对于保证口粮充足、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出现时间短、资金和技术匮乏等原因,民间储粮行为存在着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将粮食储备推向市场化经营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但这种改革应是缓慢的、一步步摸索前进的。目前而言,政府对粮食的存储必须是"绝对主体",民间储粮行为只能是"有益补充",必须以粮食储备制度改革加以引导,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加以完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鹏 丁乐
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这一重要问题上,民间企业、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粮食银行"的粮食储备行为分担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沉重压力,对于保证口粮充足、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出现时间短、资金和技术匮乏等原因,民间储粮行为存在着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将粮食储备推向市场化经营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但这种改革应是缓慢的、一步步摸索前进的。目前而言,政府对粮食的存储必须是"绝对主体",民间储粮行为只能是"有益补充",必须以粮食储备制度改革加以引导,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加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本文通过对全国固定跟踪观察农户的粮作经营行为分析发现,发生在2 0 0 3年夏秋之际的粮价上涨风波是一种正常价格反映,对于缓解当时农户粮作经营中要素利用效率的持续恶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农户的粮食生产与储备看,生产水平保持了原有态势,生产总量变化稳定,粮食储备也十分充足,这为政府实施分区粮食政策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农民响应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增强了信心。从某种角度看,目前实施的粮食分区政策与农村实际吻合,价格的短期变化是一种正常变化。
关键词:
农户 粮食作物 粮食储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认知度、对托市价标准的高低评判总体偏低。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下,大规模营粮户趋向于扩大产能与提高储量,而较小规模营粮户则相反,总体呈现储粮量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较大规模营粮户在售粮地点就近化、售粮时期集中化、售粮方式便捷化上显著高于其他营粮户。伴随不同规模营粮户储售粮行为趋异,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增收效应也随农户营粮规模的扩大而渐次增大,但增幅偏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志刚 郭翔宇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等8个县份的36个村庄、4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的储粮时间和储粮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储粮损失率影响较大,一些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储粮的主要原因,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行为更值得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和技术支持、多主体储粮、规范投机行为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苗珊珊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贺俊刚
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存在储量减少、短期化、浪费严重和质量及二次污染问题。本文基于对全国31个省份721个行政村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数量持续下降趋势背后的原因,认为农民生活饮食结构调整、"手中有钱、心中不慌"的粮食安全观念、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成本高、农户种粮目的变化、非农收入增多、粮食的市场保障程度提高是从自我保障的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向市场依赖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正确定位、完善储备体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农户储粮积极性、普及粮食储备技术、实施粮食储备补贴、实施粮食储备社会保险机制。
关键词:
农户 粮食安全 家庭储备粮食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王昌海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供应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发现土地流转对农户粮食产出和家庭收入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具体分析,相对于土地自给自足,土地转出行为使得农户粮食产出大约下降20%,家庭纯收入降低大约7%,土地转入行为使得农户粮食产出大约增加1.6倍,家庭纯收入提高大约20%。尽管土地转出行为降低了农户家庭收入,但与之相伴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户产生较高的增收作用,从而弥补了土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减收效应。总的来说,土地流转行为是拥有不同要素禀赋和生产能力的农户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所做出的市场选择的结果,应予鼓励和支持。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粮食产出 农民收入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本文以江浙地区为例 ,对农户家庭的粮作经营行为及粮食储备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本区农户在粮作经营上呈现一种萎缩趋势 ,即营粮农户的比例不断下降 ,粮作种植份额也呈下降趋势。农户的这一选择完全符合农户经济理性准则 ,同时也是政策引导的一种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 ,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粮食的民间储备已降到警戒线以下 ,农村的粮食安全保障只能依靠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来解决。但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后盾 ,本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 ,正是基于粮食生产的这一特征 ,国家做出了粮作生产完全放开的决策。
关键词:
农户 粮作经营行为 粮食储备与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侯云先
针对多年来我国农户粮食储备量连续下降的问题,以及农户群体储粮行为常表现出的"共振效应"现象,利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对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存在3个进化稳定策略。2)在预期粮价与粮食产储成本满足一定关系时,农户群体粮食储备行为常表现出趋同性,出现"共振效应"。3)可以通过调整未来预期粮价与改变农户粮食产储成本的方式,影响农户群体的粮食储备策略,进而将农户群体的储粮行为保持在可调控的合理状态。
关键词:
农户 储粮 进化博弈 进化稳定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翔宇
本文利用我国22个省43个县5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和农户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都有储粮行为,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大部分农户粮食消费可以自给,在过去3年的粮食储备数量基本不变,并表示在未来不会减少粮食储存。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农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重 薛兴利
本文基于2008年1月-2016年2月我国粮食价格与CPI的月度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与CPI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CPI波动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贡献率要大于粮食价格波动对CPI波动的贡献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CPI 动态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