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1)
- 2023(6688)
- 2022(5661)
- 2021(5460)
- 2020(4386)
- 2019(10165)
- 2018(10156)
- 2017(20334)
- 2016(11031)
- 2015(12290)
- 2014(11902)
- 2013(12093)
- 2012(11341)
- 2011(10094)
- 2010(9901)
- 2009(9123)
- 2008(8722)
- 2007(8020)
- 2006(7212)
- 2005(6337)
- 学科
- 济(50263)
- 经济(50213)
- 农(46974)
- 业(34372)
- 农业(30509)
- 管理(21585)
- 方法(16496)
- 数学(15552)
- 数学方法(15469)
- 业经(14384)
- 地方(13663)
- 企(12603)
- 企业(12603)
- 中国(11466)
- 税(10487)
- 农业经济(10396)
- 税收(9968)
- 收(9922)
- 财(9816)
- 村(9162)
- 农村(9153)
- 发(9104)
- 制(9086)
- 贸(8467)
- 贸易(8463)
- 土地(8249)
- 易(8226)
- 收入(8060)
- 发展(7521)
- 展(7513)
- 机构
- 学院(149763)
- 大学(142590)
- 济(67702)
- 经济(66501)
- 管理(55904)
- 研究(52209)
- 农(51807)
- 理学(48842)
- 理学院(48363)
- 管理学(47704)
- 管理学院(47462)
- 中国(42218)
- 农业(39723)
- 科学(31513)
- 业大(31232)
- 京(29570)
- 财(29332)
- 所(26523)
- 中心(26068)
- 农业大学(24361)
- 江(23775)
- 研究所(23748)
- 财经(22584)
- 经(20750)
- 省(20228)
- 经济管理(19850)
- 经济学(19732)
- 业(19538)
- 范(18366)
- 科学院(18243)
- 基金
- 项目(101130)
- 科学(79595)
- 研究(76763)
- 基金(73502)
- 家(64416)
- 国家(63761)
- 科学基金(53811)
- 社会(49825)
- 社会科(46804)
- 社会科学(46793)
- 省(41212)
- 基金项目(39842)
- 自然(33182)
- 编号(33131)
- 划(33041)
- 自然科(32315)
- 自然科学(32309)
- 教育(32165)
- 自然科学基金(31754)
- 农(30045)
- 资助(28470)
- 成果(25109)
- 发(24119)
- 部(22915)
- 重点(22154)
- 创(21060)
- 国家社会(21012)
- 课题(20853)
- 业(20699)
- 制(20118)
共检索到22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艾 徐合帆 余家凤
以小麦价格为例,利用2007年~2017年小麦主产区6省11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讨论当下粮食价格上涨是否还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小麦价格上涨不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小麦生产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合理配置财政农业资金,对农户收入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小麦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地区差异性与时序异质性。其中,自北向南小麦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程度逐渐下降,另外,数据显示2015年之后小麦价格上涨可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处理好小麦生产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科技创新,扩大优质小麦生产规模以及对小麦主产区的财政惠农资金实行精细化管理等策略。
关键词:
小麦价格 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景冬 黄莉
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使得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振健 张保华 李如雪
"三农问题"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对聊城市1978-2005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淑杰 孙天华
作为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首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2010年粮食产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437万吨,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从1987年至2010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已连续23年低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差距由1987年的85元,扩大到2010年的395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唐平 阎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湖北省物价局课题组 乔余堂 罗群林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姗姗 龙方
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一项重点,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20年小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我国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整体偏低,需提高粮农增产增收协调指数,保护小麦主产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模型的因果识别下回归结果显著,即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了粮农的增产增收协调指数,且经过稳定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对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应增强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弹性,采取渐进式改革实现粮食增产和粮农增收双目标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本文在辽宁、吉林、四川三省调研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难题,提出应稳定粮食基础,做好设施农业、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篇文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设。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增收 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晓梅 姚凤阁
我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对农业经济增长逻辑不断深入认识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改革经验借鉴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村工作主线。农业供给侧改革释放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信号,为加速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的重责,研究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作用突出。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基础上,从农民收入构成入手,找出粮食主产区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主产区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辉 李社芳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2001年虽有恢复性增长,但幅度仍然不大,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尤其是来自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收入是负增长,粮食主产区和占全省大多数的纯农户实际收入是减少的,这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鉴于此,我们在与省有关部门座谈了解的基础上,先后深入到石家庄、衡水、邯郸、秦皇岛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试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克强 张琳 邱雁
本文基于四川省16农业大市32农业大县农户系统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四川粮食主产区域农户收入增长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当前四川传统农区农户的经济属性。全样本研究表明:农民增收有助于增加农户正规信贷获得额,但未能有效缓解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还明显加重了这一约束;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农户增收才显著增加其正规信贷获得额,也只有中等收入农户增收才会加剧自身的正规信贷抑制。显然,低收入农户比较接近于生存小农,而中、高收入农户更贴近理性小农。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搞好面向中等收入农户的信贷服务工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小才 杨淑燕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根本利益,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基于河南省2005-2019年粮食生产和财政补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EDA模型),对河南省粮食补偿效率进行评价,结合2015-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粮食补偿效果。研究表明:河南省粮食补偿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率上有提升空间;粮食补偿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补偿种粮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提出要协调中央政府、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建立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