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7)
2023(10872)
2022(9695)
2021(9074)
2020(7608)
2019(17738)
2018(17581)
2017(34867)
2016(18815)
2015(21267)
2014(21027)
2013(21044)
2012(19259)
2011(17243)
2010(16790)
2009(15340)
2008(14769)
2007(12689)
2006(10937)
2005(9295)
作者
(54165)
(44922)
(44606)
(42289)
(28613)
(21468)
(20267)
(17857)
(17165)
(16061)
(15508)
(14979)
(14074)
(13996)
(13818)
(13706)
(13459)
(13348)
(12842)
(12668)
(11158)
(10894)
(10874)
(10112)
(10078)
(9856)
(9851)
(9738)
(8992)
(8834)
学科
(77909)
经济(77815)
管理(54938)
(52231)
(43479)
企业(43479)
方法(41505)
数学(36867)
数学方法(36548)
(19928)
(19111)
中国(18426)
业经(15980)
(15808)
地方(14855)
(14029)
贸易(14025)
(13526)
农业(13204)
(12507)
财务(12447)
财务管理(12423)
理论(12259)
技术(11869)
企业财务(11861)
(11813)
(11812)
环境(11385)
(10217)
金融(10216)
机构
大学(268926)
学院(266102)
管理(110201)
(106380)
经济(104216)
理学(97341)
理学院(96314)
管理学(94686)
管理学院(94232)
研究(85273)
中国(61841)
(56167)
科学(53754)
(47063)
(44379)
(42266)
业大(42026)
财经(39309)
研究所(38896)
中心(38476)
(36553)
(36032)
农业(35157)
北京(35017)
(33868)
师范(33566)
经济学(31988)
(30752)
(29813)
财经大学(29714)
基金
项目(190718)
科学(150107)
基金(139834)
研究(137865)
(122066)
国家(121086)
科学基金(104271)
社会(87040)
社会科(82562)
社会科学(82539)
基金项目(75062)
(73479)
自然(69156)
自然科(67534)
自然科学(67518)
自然科学基金(66320)
教育(63145)
(62253)
资助(58256)
编号(55681)
成果(44078)
(42664)
重点(42074)
(39596)
(39403)
课题(37391)
科研(36874)
创新(36850)
教育部(36704)
人文(36040)
期刊
(107628)
经济(107628)
研究(75137)
中国(44989)
学报(43699)
(39290)
科学(39240)
管理(38310)
(33624)
大学(32770)
学学(30995)
农业(27922)
教育(26751)
技术(21964)
(20061)
金融(20061)
财经(18961)
业经(17798)
经济研究(17365)
(15948)
理论(14408)
问题(14300)
(14223)
图书(13894)
实践(13355)
(13355)
技术经济(13007)
科技(12870)
(11875)
商业(11818)
共检索到368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蕾  
本文在收集整理粮食产量和物价指数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61-2011年粮食产量波动与物价波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波动和物价波动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意义上,两者具有非对称性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物价波动会和粮食产量波动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家凤  孔令成  龚五堂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彼此之间对对方的变化都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为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会相互影响,但产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变化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价格变化对产量变化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永平  马赞甫  
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和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贵州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9.83%和40.17%;粮食单产总体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各种粮食作物自身单产水平的提高,其对贵州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高达73.79%,而粮食生产内部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为-13.96%,但结构调整对贵州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且"十五"以来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表现为正;在众多影响贵州粮食单产的因素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旱灾率和结构变动协调性系数,且均表现为负,表明高产粮食作物对低产粮食作物的种植替代必须慎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艳昭  吴艳娟  封志明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从洲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尺度,定量分析了1980-2010年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时空格局,并通过比对粮食产量与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拟合度,探讨了近30年来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0年以来,非洲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短期波动以3年周期为主,长周期约为10年;粮食单产为非洲粮食产量短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子;②就各个地区而言,南非地区粮食产量短时间序列波动周期相对较长,为3.75年,并呈缩短趋势;其他各地区短期波动周期均在3年左右,与非洲整体波动水平相近;从长时间序列看,东非长周期时间序列最长,约10年,并呈变长趋势;南非地区次之,约为7.5年;北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刘士星  周海川  
本文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国际粮食产量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短期内国际粮食产量的波动是由于自身冲击的影响造成的。具体而言,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小;非洲缺粮国尼日利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尔、卢旺达和苏丹的粮食产量,短期内受美国、欧盟和中国冲击的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成为产量波动的主导因素;随着滞后期增加中国、埃及、印度、秘鲁和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逐渐增大,自身调控能力逐渐减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斌  蒋俊朋  
本文将变异系数法应用于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分析,采用波动系数、离差系数等指标来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规律,运用198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时间特征和省际间粮食产量地区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立体的实证系统分析,这对于有效利用区际、省际之间粮食相对丰缺的特点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减少区域内粮食产量过度波动造成损失和冲击、制定有效的粮食生产和市场调节政策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本文利用1982—2005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稳住粮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赖红兵  
粮食产量水平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HP滤波方法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的粮食产量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且波动又呈现出周期性规律特征。同时,为了探讨粮食结构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粮食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水稻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显著,其次是玉米和小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本文借鉴证券、期货市场分析研究的思路,建立了计量经济预测模型和现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我国1997年与1998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王雅鹏  
文章运用比重分析、边际贡献率分析、Cox—Stuart趋势检验、方差分解影响弹性及敏感分析法对四大粮食品种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在粮食总产量中仍占有主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对稻谷产量的敏感系数是最大的,稻谷产量的波幅明显要大于另外三个粮食品种产量;玉米产量边际贡献率有增长趋势,其他三个品种只是没有减少的趋势;稻谷和小麦生产的波动是加剧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总产量的波动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朱信凯  
本文根据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资料,首先对粮食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然后对二者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最后分析二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结论认为,粮食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指数的影响远大于粮食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仅存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到粮食价格指数单向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存在3年和9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9年左右的波动为主。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粮食增长停滞;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是粮食产量3年左右波动的控制因子,而粮食播种面积却是粮食产量9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我国已经相当紧张的粮食供需关系带来巨大的隐患。由于3年和9年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昊儒  毛丽丽  梅旭荣  刘月娥  郝卫平  
[目的]根据粮食产量波动特征,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物质装备)、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政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HP滤波法分析1978—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与层析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不同波动周期各影响因子对我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度。[结果](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完整的6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6年;(2)除1994—2000年,各波动周期的粮食产量受科技因素的影响最大,且影响日益显著,影响度从1978—1981年的37. 0%增加到2006—2010年的48. 3%,其中,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增大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的影响呈减弱趋势;(3)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呈波动性增加的规律,2006—2010年影响度达到24. 9%;(4)农业生产条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科技因素基本持平,此后,除1994—2000年,与科技因素的影响度差距越来越大,到2000—2006年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度仅为16. 6%,其中,耕地面积的影响度下降最多,到2006—2010年,影响度仅为1. 1%;自然因素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小,且较为稳定,除1985—1988年影响度达到24. 3%,其余波动周期均在8. 7%~12. 4%之间,2006—2010年影响度为10. 2%。[结论]完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加强对农业机械指导的"重科技"举措比单纯增加后备耕地数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能力的"靠资源"发展更为有效;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是目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