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7)
- 2023(8824)
- 2022(7132)
- 2021(6533)
- 2020(4923)
- 2019(11460)
- 2018(10909)
- 2017(20273)
- 2016(10722)
- 2015(11836)
- 2014(11701)
- 2013(11718)
- 2012(11269)
- 2011(10554)
- 2010(10949)
- 2009(9850)
- 2008(9643)
- 2007(8776)
- 2006(8205)
- 2005(7885)
- 学科
- 济(51446)
- 经济(51401)
- 管理(26243)
- 业(25497)
- 中国(19047)
- 地方(18591)
- 企(17833)
- 企业(17833)
- 农(17272)
- 业经(13171)
- 方法(11953)
- 农业(11754)
- 发(10404)
- 地方经济(10381)
- 融(10030)
- 金融(10029)
- 银(9802)
- 银行(9788)
- 行(9621)
- 数学(9605)
- 学(9580)
- 数学方法(9449)
- 制(9194)
- 贸(8981)
- 贸易(8967)
- 财(8593)
- 易(8564)
- 发展(7983)
- 环境(7980)
- 展(7949)
- 机构
- 学院(153612)
- 大学(150551)
- 济(64217)
- 经济(62801)
- 研究(62286)
- 管理(52827)
- 中国(48367)
- 理学(43522)
- 理学院(42907)
- 管理学(42120)
- 管理学院(41813)
- 科学(37541)
- 京(34591)
- 所(32501)
- 农(29963)
- 财(29650)
- 研究所(29046)
- 中心(27589)
- 江(26160)
- 范(23645)
- 师范(23416)
- 农业(23014)
- 北京(22755)
- 院(22511)
- 业大(22100)
- 财经(21921)
- 州(21097)
- 省(20455)
- 经(19767)
- 科学院(19154)
- 基金
- 项目(94913)
- 科学(74466)
- 研究(73983)
- 基金(65244)
- 家(56987)
- 国家(56402)
- 科学基金(46858)
- 社会(46102)
- 社会科(43652)
- 社会科学(43640)
- 省(38886)
- 基金项目(33311)
- 教育(33060)
- 划(32501)
- 编号(31225)
- 发(27738)
- 自然(27271)
- 自然科(26560)
- 自然科学(26554)
- 成果(26488)
- 自然科学基金(26042)
- 资助(25957)
- 课题(23406)
- 发展(22674)
- 展(22247)
- 重点(22208)
- 创(19973)
- 部(19967)
- 年(19307)
- 国家社会(18903)
共检索到26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柏齐
粮食产后系统的技术开发,指的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收割、脱粒、干燥、运输、贮藏、加工六个环节,通过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减少其损失量,增加有效供给量,使潜在丰富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当前爱惜节约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粮食产后系统,从整个粮食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产业部门,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耕地资源减少和粮食安全目标的矛盾,以及粮食复种指数存在的上升潜力,阐明通过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实现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指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我国复种指数提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复种指数 粮食安全 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屠国潮 毛晓红
本文认为在我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开发粮食产后系统势在必行;文章就现行生产方式下产后备环节进行丁现状分析,然后提出了改善粮食产后开发环境的系统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霞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因其负外部性损害了消费者的粮食获取权,并对生态环境和膳食健康等造成了联动性影响。与增产和进口相比,节约减损承担的风险更小,可以同时提高粮食供给、粮食可获性和粮食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的减损空间。本文从负外部性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出发,基于当前中国粮食产后减损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鼓励协同创新应用、抓住减损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节粮减损政策体系、增强节粮减损意识、深度开展国际合作的减损策略。
关键词:
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 节粮减损 减损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在综述种种严重损失、浪费粮食资源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至大至深的危害。由此出发强调加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教育和党风、政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减少和避免粮食资源浪费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大力节约粮食资源的综合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严重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 崇俭抑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孔凡丕 钱静斐
通过对黑龙江、四川两省组建土地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实行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粮农收入等多重效果;四川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实现了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两地的实践表明,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龙头企业以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粮食规模经营优势和农业产业化优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对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国庆 宋建慧
中美、中欧双边谈判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看好,探讨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的平衡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剖析各种粮食供求平衡途径的适用情况、相对优势及其局限性为切入点,探讨决定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选择的各种因素,预测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状况,提出以进口调节和国内粮食生产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为主、粮储调节为辅的粮食供求平衡途径。
关键词:
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 粮食供求平衡 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文武 刘水长
北京市粮食生产实现高效的十条途径北京市农经站熊文武,刘水长(-)调整结构1.调整粮经结构(1)调整依据:①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对粮改经有迫切要求,调减粮田是大势所趋。②粮食是一种弹性很小的特殊商品,以粮食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调减粮田必须既积极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粮食产后减损不仅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而且是中国维护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绿色发展的重大实践。2021年7月1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和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ESCAP-CSAM)共同主办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促进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系统转型"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独立对话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资源 技术 产量 河南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祥 朱晶
减少粮食损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损耗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产后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发展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其对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启示和镜鉴。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业链全商业化运作是美国和加拿大建设完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基石,先进的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技术及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其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行的关键;日本则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构建了政府、农协、农户三方合力建设的层次分明、规范运作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玉铭 罗玉坤 应汉清 胡振尉 陈德富
粮食、经济、绿肥、饲料等作物的绿色营养体作饲料,称绿色饲料。生产绿色饲料比生产粮食饲料能够成倍增加耕地营养物质产出量,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转化效率最高的动物─—奶牛进行转化,最终使同面积耕地上食物营养物质的产出量超过生产粮食,从而为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珂珊
根据我国粮食产后系统中人为损失高达1400亿kg,大大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严峻事实,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总结经验的方法,作出了多角度的论述,提出了“多环节减少粮食损失,全方位降低粮食消耗”的基本对策,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粮食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及国内粮食市场开放进程加快,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受粮食供给、需求两大方面众多因素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预期因素对粮食市场影响更加明显,粮食价格波动及地区差异特征更加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及地区差异,归纳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粮食价格宏观调控途径及调控重点。
关键词:
市场化 粮食价格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高度稀缺,这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如何运用政府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诱导来集中耕地并形成土地合理流动的经济机制,是东南沿海地区能否顺利推行规模经济首先必须正视和回答的问题。 农地制度与土地流转 耕地集中方式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其核心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制度,构建产权明确、运转有效率的农地制度。在维持和不改变现有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土地关系的集体占有方式,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变革土地使用制度,实现土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离,并形成政府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两个层次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土地的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软科学研究落到实处的一条有效途径——区域性总体规划技术方法与实践
资金互助社——农村金融的一条有效途径
企业兼并──资源优化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
承接服务外包: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
地震短临预报的一条科学途径
提高南方水稻田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四川璧山县水田稻鱼共生的经济效益调查
建设特色馆藏 提供特色服务——中小型图书馆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
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上)
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一条有效途径——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下)
学校示范 培训家长 辐射社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