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6)
2023(8266)
2022(6735)
2021(6277)
2020(5113)
2019(11705)
2018(11247)
2017(21429)
2016(10807)
2015(11902)
2014(11333)
2013(11370)
2012(10244)
2011(8948)
2010(9283)
2009(9053)
2008(7785)
2007(6814)
2006(6015)
2005(5330)
作者
(28184)
(23287)
(23116)
(21810)
(14861)
(10974)
(10585)
(8935)
(8706)
(8261)
(7878)
(7763)
(7409)
(7301)
(7260)
(6960)
(6797)
(6674)
(6631)
(6608)
(5742)
(5562)
(5372)
(5312)
(5274)
(5244)
(5154)
(5075)
(4731)
(4660)
学科
(45007)
管理(39458)
(37273)
经济(37246)
(36980)
企业(36980)
(24840)
金融(24840)
(22427)
银行(22426)
(21763)
中国(18701)
技术(15681)
方法(15410)
(13511)
数学(13162)
数学方法(13063)
(12790)
技术管理(11921)
业经(11626)
(11390)
中国金融(10950)
地方(10017)
(9389)
财务(9369)
财务管理(9352)
企业财务(8945)
农业(8122)
(7717)
(7559)
机构
学院(140819)
大学(139563)
(62040)
管理(60859)
经济(60671)
理学(52649)
理学院(52223)
管理学(51589)
管理学院(51298)
研究(43337)
中国(41666)
(29554)
(27768)
中心(23575)
科学(23476)
财经(23090)
(21418)
(21038)
(20328)
(19971)
经济学(18744)
业大(18149)
(17906)
研究所(17786)
财经大学(17442)
(17308)
北京(17295)
(17241)
商学(16997)
经济学院(16958)
基金
项目(97057)
科学(78594)
研究(75251)
基金(70957)
(60722)
国家(60167)
科学基金(53469)
社会(49730)
社会科(47416)
社会科学(47409)
(39742)
基金项目(37692)
教育(33084)
自然(32691)
自然科(32024)
自然科学(32022)
(31775)
自然科学基金(31515)
编号(30032)
(27755)
资助(27212)
创新(24835)
成果(24103)
重点(21842)
(21733)
国家社会(20986)
(20983)
(20662)
课题(20377)
(20072)
期刊
(64498)
经济(64498)
研究(41964)
中国(33337)
(29153)
金融(29153)
管理(24754)
(23414)
(18090)
科学(16821)
学报(15817)
教育(14439)
技术(13035)
大学(12817)
学学(11727)
农业(11621)
业经(10900)
财经(10889)
经济研究(10331)
图书(9655)
(9437)
科技(9083)
技术经济(8088)
(7409)
问题(7377)
(7252)
理论(7252)
(7240)
论坛(7240)
书馆(7178)
共检索到22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克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20余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旨在缓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的政策措施。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政策的实践效果究竟如何?这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大实践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四川省16个农业大市(除成都、阿坝、甘孜、凉山外)传统农区农户进行农村金融服务抽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农户就业收支、农户金融需求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海平  宋焱  彭津琳  
生态安全是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安全主体功能的前提和保障。运用Costanza模型实证测算了2014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空间分异,重点考察了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粮食作物供给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研究发现: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粮食供给服务价值与粮食产能存在错配现象;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仅为10.4%,而食物生产作物为主的生态供给服务价值仅占陆地生态系统的9.2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突出,南北分化严重;粮食安全保障存在较大的生态隐患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相对于耕地"红线",生态"红线"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底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本文在辽宁、吉林、四川三省调研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面临的难题,提出应稳定粮食基础,做好设施农业、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篇文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凤阁  胡静  李福新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是稳定我国农产品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05-2015年面板数据,分别采用超效率DEA模型、窗口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整体处于稳定有效状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各区域间差距现阶段较大,但具有平衡发展的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锐  毛学峰  
2004年以来,国家"三农"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均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农业发展项目优先安排给粮食主产区,资金投入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本研究利用陕西和山西省未被归入粮食主产区为自然实验,利用13个主产区加权合成"处理组"——"合成陕西小麦产量"和"合成山西小麦产量",并与实际小麦产量对比,以期得出当前粮食主产区一揽子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对于小麦产量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播种面积。这意味着当前政策仍旧需要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政策,与此同时,还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提高单产水平来促进粮食持续增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锐  毛学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冠鑫   崔丙群  
我国省域种业创新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这种不均衡将对不同省份的粮食产量﹑价格﹑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推进我国种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莫兰指数等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3—202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种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基于地理位置划分为东北主产区﹑黄淮海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三大区域,揭示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粮食主产区种业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区域差异在2015年之前以及2020年以后主要源自区域间差距,2015—2020年则主要源自超变密度;种业创新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差异,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种业创新效率存在高度聚集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对本地种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为促进我国种业生产的全面提质增效,地方政府需在开展种子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通过搭建农业科技交流和经验共享平台等措施,改进和完善区域间合作互动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凌啸   刘余   华中昱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主产区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可以概括为三类,粮食产业发展支持、产粮大县补贴支持和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从补偿情况看,主产区享受的支持资金总规模更大,但单位粮食产量或单位耕地面积享受的支持强度普遍低于非主产区;同时,两类地区在财政和公共服务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但在粮食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方面的差距则不断扩大。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下,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都实现了提升,粮食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大于非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快于非主产区,但绝对差距仍呈扩大之势。现行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资金规模有限、激励效果不佳、补偿方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一是进一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二是补齐非粮食主产区责任分担机制,三是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主产区的粮食产业,四是整合面向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源泉  高旺盛  
该文阐述了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9项调节因子的计算作了介绍。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平均为4044.55元/hm2.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三大平原农田总生态服务价值为3128.82亿元/年,总体占全国的67.82%。东北平原单位耕地和人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均高于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雅媛  张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遭遇“天花板”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倒逼国内必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种粮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下降、纵向种粮补贴力度不足和横向产粮利益补偿缺位、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失衡问题,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针对当前粮食安全蕴含的新风险,应当明确产销区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体系,设立“粮食安全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产销协作关系,在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种粮农户增收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升的有机统一,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海霞  郝含涛  葛岩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粮食主产区政策在保障国家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能否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亟待研究。本文将2004年设立粮食主产区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在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运用SBM-GML指数及双重差分法,探究了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粮食主产区的设立显著抑制了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忽视环境因素容易低估政策效应。具体来看,该政策提高农业纯(技术)效率的同时抑制了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2)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通过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抑制了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则会改善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3)异质性分析表明,产粮大省本身所具有的禀赋优势会削弱粮食主产区政策整体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而且,从粮食种植结构来看,该政策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主要发生在水稻种植区域,对小麦和玉米种植区域影响相对较弱。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粮食主产区政策,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王慧芳  
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文章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娜  高瑛  王咏红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结合MAlMquist指数法对6大粮食主产省份1995—2012年粮食能耗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各项能耗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河南、河北、江苏和黑龙江技术效率较高,山东和四川技术效率较低;在规模报酬方面,河南多个年份均规模报酬递减,其余省份则规模报酬递增;山东各项能耗最优调整量均较高;6省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河南全要素生产率最低;2020年各能源要素消耗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对如何优化能源要素的配置比例、提高粮食生产能源转化效率、化解由于能源滥用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