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3)
- 2023(14769)
- 2022(13100)
- 2021(12220)
- 2020(10309)
- 2019(23960)
- 2018(23589)
- 2017(46070)
- 2016(24928)
- 2015(27930)
- 2014(27588)
- 2013(27204)
- 2012(24950)
- 2011(22095)
- 2010(21591)
- 2009(19659)
- 2008(18819)
- 2007(16018)
- 2006(13832)
- 2005(11656)
- 学科
- 济(100816)
- 经济(100707)
- 管理(72181)
- 业(69782)
- 企(57152)
- 企业(57152)
- 方法(51209)
- 数学(45371)
- 数学方法(44821)
- 农(29289)
- 财(25396)
- 中国(23470)
- 业经(22247)
- 地方(22148)
- 学(20848)
- 农业(19839)
- 贸(17004)
- 贸易(16995)
- 制(16937)
- 务(16642)
- 财务(16571)
- 财务管理(16534)
- 易(16418)
- 理论(15719)
- 企业财务(15691)
- 技术(15485)
- 环境(15403)
- 和(15153)
- 划(13811)
- 银(13646)
- 机构
- 大学(345506)
- 学院(344482)
- 管理(142567)
- 济(137157)
- 经济(134386)
- 理学(125257)
- 理学院(123948)
- 管理学(121730)
- 管理学院(121125)
- 研究(110712)
- 中国(81513)
- 京(71864)
- 科学(70020)
- 财(61104)
- 农(60826)
- 业大(55644)
- 所(54406)
- 江(52615)
- 中心(51814)
- 财经(50399)
- 研究所(50189)
- 农业(47831)
- 经(46153)
- 范(44123)
- 师范(43671)
- 北京(43479)
- 经济学(40921)
- 院(40219)
- 州(40054)
- 经济管理(37951)
- 基金
- 项目(249321)
- 科学(196906)
- 基金(182829)
- 研究(178984)
- 家(159967)
- 国家(158690)
- 科学基金(137498)
- 社会(113261)
- 社会科(107383)
- 社会科学(107354)
- 省(98581)
- 基金项目(97884)
- 自然(91781)
- 自然科(89654)
- 自然科学(89633)
- 自然科学基金(88028)
- 教育(82287)
- 划(82017)
- 资助(75389)
- 编号(72430)
- 成果(56282)
- 重点(55579)
- 部(55298)
- 发(52175)
- 创(51741)
- 课题(48664)
- 科研(48380)
- 创新(48303)
- 教育部(47298)
- 国家社会(46566)
- 期刊
- 济(140930)
- 经济(140930)
- 研究(94806)
- 中国(59621)
- 学报(56991)
- 农(54586)
- 科学(51455)
- 管理(50021)
- 财(45894)
- 大学(43363)
- 学学(41136)
- 农业(38226)
- 教育(33608)
- 技术(30248)
- 融(27520)
- 金融(27520)
- 业经(24810)
- 财经(24034)
- 经济研究(21679)
- 经(20337)
- 业(19433)
- 问题(18796)
- 图书(17360)
- 理论(16814)
- 技术经济(16688)
- 资源(16650)
- 版(16585)
- 科技(16454)
- 统计(15675)
- 实践(15518)
共检索到482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贞林 王雅鹏
文章以江西省619个种稻大户为例,应用Logit模型分析,分析大户水稻"双季改单季"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户村域特征、农户家庭资源与生产经营特征及政策与控制认知特征等方面的13种因素对大户"双季改单季"行为选择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翁贞林 朱红根 张月水 丁文斌
本文以江西省619户种稻大户为研究对象,在对样本大户生产经营特征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种稻大户稻作经营绩效(土地产出率、土地收益率、投入产出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户较高的生产成本是影响其土地收益率的最主要因素。现行按承包面积兑现的种粮补贴对提高大户土地产出率和土地收益率有一定作用,但不显著。扩大大户的土地种植规模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收益率作用有限,且对大户投入产出率有负向作用。提高稻作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稻谷价格、降低租金是提高大户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水稻生产、种稻大户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种稻大户 经营绩效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红根 翁贞林 陈昭玖 张月水
本文以江西619个种粮大户为例,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稻作经营年数越长、农业劳动人数越多及双季稻比重越高,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小,而种稻收益、家庭人口数、居地为山区、粮食补贴政策评价及订单销售方式对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积极影响;户主年龄、子女人数、灌溉条件、村庄人均耕地面积、稻谷销售价格评价及稻作经营规模等对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贞林 朱红根 张月水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滨湖地区3县492个稻作经营大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合同的因素,然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合同销售比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大户更愿意签订合同,但这些变量对大户选择合同销售比例没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经营稻作年数越长、对稻谷价格认知评价越好及处于平原地区的大户签订合同的概率越低,但这些变量对大户执行合同销售比例影响不显著;借款对大户签订合同有着显著影响,但对其选择合同销售比例影响不显著;种植规模越大的大户越有可能签订合同,但反而更可能降低其执行合同销售的比例。
关键词:
水稻 经营大户 合同 售粮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曙东 朱红根 卞琦娟 王玉霞
本文利用江西省8个县(区)519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订单销售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订单销售;家庭劳动人数多、经营年数长、价格感知效应好的农户参与订单销售的意愿不强;有借款的农户倾向于选择订单销售。
关键词:
种稻大户 订单售粮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练军
[目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最佳途径,是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明晰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水平,并深入考察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7县428个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各县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且它们之间具有较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肖柯 周波
本文从影响种稻大户对农业新技术认知因素的经济分析入手,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种稻大户新技术认知水平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经营规模等个体因素,其对成本节约型技术的需求和风险偏好等信息诉求动机因素,亲友乡邻、政府宣传、农业示范户、大众媒体、企业宣传推广等信息渠道因素,显著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新技术认知。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水稻 种植大户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翁贞林 熊小刚 朱红根 刘小春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种稻大户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江西15个粮食主产县120户种稻大户的问卷调查,在分析种稻大户生产经营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对粮食补贴政策认知特征、行为意愿,提出了促进江西种稻大户发展生产的政策建议: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构建对种稻大户的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加大支农力度,强化对种稻大户的技术和信贷服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等。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种稻大户 行为意愿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波
本文以湖北省150家县(市)级种子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种子流通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种子流通企业渠道社会资本、环境社会资本和市场社会资本对其经济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渠道社会资本对种子流通企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内部社会资本对其经济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陈昭玖 翁贞林 刘小春
本文在对江西省385户稻作经营大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经营规模、农产品价格感知情况、稻作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程度、农田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等对农户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显著;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种植历史、有无借贷、地理位置、当地农产品流通渠道发育程度对农户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稻作经营大户 专业合作社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翁贞林 周陈曦
通过政策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利克特5点取值量化方法,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江西省种稻大户为研究对象,研究种粮大户对粮食扶持政策与市场环境因素的认知与满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种稻大户对粮食扶持政策与市场环境因素的满意程度均不理想,其中对粮食市场的满意度低于政策满意度,根据此结论提出了加强政策服务、改善市场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成英 齐振宏 朱萌
研究和掌握种稻大户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稳定粮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江苏省两市种稻大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种稻大户人口变量、生产经营条件、技术信息因素、政策支持评价对种稻大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稻大户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稻大户户主年龄、务农年收入、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采用情况、参加培训频率、粮食补贴满意度6个变量对江苏省种稻大户种粮积极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其次是受教育水平和土地流转年限也是影响种稻大户的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否参加保险、获取技术渠道与土地流转满意度三个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婵娟 龙怡 周磊 徐学荣
本文基于适应性价格预期理论,选取我国十个双季稻主产省面板数据,运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分析了粮食价格对农户粮食供给反应行为的影响,并测算了粮食的短期供给弹性、长期供给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户粮食种植行为较为稳定,粮食价格的变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程度较小,短期缺乏价格弹性,但替代物价格的变化对粮食供给反应刺激程度较大;长期内农户对价格的变化能做出明显反应,改变粮食播种面积,调整生产行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也对粮食供给反应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梦玲 张予涵 谢芳婷
基于江西省水稻主产区810户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不同属性的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无偿转入土地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2)土地流转契约签订时间越长、签订形式越规范,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可能性越高。(3)当土地流转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时,土地流转契约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据此,提出注重土地流转主体间的道德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合同机制保障地权稳定性及交易规范性、搭建土地要素市场化平台以提升农户耕地的规模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罗光强
基于川、湘两省6市12县246个稻作大户的调研数据,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大户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双低",引致规模种植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种植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最后,基于完全成本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对政府、市场和规模种植主体三者进行关系界定和责任明晰,并从机制设计和信息经济学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一个动态平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的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以黑龙江省为例
粮食主产区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效益的非价格影响因子分析——对江西省种粮大户的调查
中部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变化的GIS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及其政策效应——基于河南省农户的调查
惠农政策背景下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研究——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气候变化对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的影响
水稻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
“变或不变”: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对稻作大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研究
高温逼熟对江西省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