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5)
- 2023(15280)
- 2022(13159)
- 2021(12079)
- 2020(10326)
- 2019(23683)
- 2018(23428)
- 2017(45722)
- 2016(24887)
- 2015(27899)
- 2014(27394)
- 2013(27443)
- 2012(25549)
- 2011(22617)
- 2010(22329)
- 2009(20757)
- 2008(20713)
- 2007(18105)
- 2006(15931)
- 2005(14061)
- 学科
- 济(107628)
- 经济(107506)
- 业(94014)
- 企(82871)
- 企业(82871)
- 管理(82846)
- 方法(50354)
- 数学(40789)
- 数学方法(40422)
- 农(33734)
- 业经(31600)
- 财(31451)
- 中国(23995)
- 农业(23728)
- 务(22926)
- 财务(22864)
- 财务管理(22835)
- 地方(22644)
- 企业财务(21649)
- 技术(20229)
- 学(20077)
- 和(19248)
- 制(18872)
- 贸(18804)
- 贸易(18794)
- 理论(18546)
- 易(18160)
- 划(16936)
- 环境(15800)
- 策(15592)
- 机构
- 学院(356701)
- 大学(353560)
- 管理(146833)
- 济(145382)
- 经济(142528)
- 理学(127177)
- 理学院(125833)
- 管理学(124035)
- 管理学院(123393)
- 研究(115801)
- 中国(88261)
- 京(75727)
- 科学(71745)
- 财(66070)
- 农(62622)
- 所(58163)
- 江(56084)
- 业大(55077)
- 财经(53492)
- 中心(52905)
- 研究所(52828)
- 农业(49232)
- 经(48660)
- 北京(47020)
- 范(44212)
- 师范(43787)
- 州(42743)
- 经济学(42500)
- 院(42384)
- 财经大学(39650)
- 基金
- 项目(243782)
- 科学(192410)
- 研究(178527)
- 基金(177367)
- 家(154037)
- 国家(152704)
- 科学基金(132559)
- 社会(112499)
- 社会科(106576)
- 社会科学(106547)
- 省(96034)
- 基金项目(95163)
- 自然(87317)
- 自然科(85247)
- 自然科学(85227)
- 自然科学基金(83743)
- 教育(80071)
- 划(79185)
- 资助(72842)
- 编号(72742)
- 成果(57012)
- 重点(53958)
- 部(53625)
- 创(52311)
- 发(52011)
- 课题(48820)
- 创新(48253)
- 业(46602)
- 科研(46532)
- 国家社会(45859)
- 期刊
- 济(160887)
- 经济(160887)
- 研究(102524)
- 中国(61674)
- 农(57059)
- 管理(56055)
- 学报(53976)
- 财(52062)
- 科学(50679)
- 大学(41045)
- 农业(40002)
- 学学(38909)
- 教育(32916)
- 技术(31305)
- 融(30195)
- 金融(30195)
- 业经(28710)
- 财经(25960)
- 经济研究(24242)
- 业(23212)
- 经(22138)
- 问题(21385)
- 技术经济(19385)
- 现代(17840)
- 科技(17105)
- 理论(17029)
- 资源(16861)
- 图书(16770)
- 商业(16537)
- 版(15904)
共检索到518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红根 翁贞林 康兰媛 陈昭玖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这次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好坏关系到江西的长远发展,因此,通过对江西种植业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为政府进行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业结构 比较优势 实证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周寅康
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的空间格局特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论文以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能值理论与空间分析技术,估算了河北省138个县种植业主要投入产出能值指标,从地理学视角上,重点探讨各项能值指标的空间格局差异与分布趋势。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北省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与产出各项能值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其区域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差异显著;②能值投入率(EI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地区,平均值15.81,区域差异相对较大;③能值产出率(EY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邢台—邯郸的东南部地区;④县级层次上有机能能值(FR)、能值投入功率(...
关键词:
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河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宇露
本文通过构建专业化系数,衡量了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业区域分工的水平,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评价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业区域分工的方向,进而提出了构建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业区域分工引导机制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仇蕾 钟雨纯 崔韵文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水足迹模型和能耗核算模型解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并以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农业政策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不同农作物的水足迹、能耗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优化后的耕种总面积略有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下降,小麦和烤烟种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优化后各类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水足迹减少5.02%,能耗减少5.96%,生物质能增长26.14%,粮食产量增加5.27%,经济效益提高34.38%,生态效益提高18.69% 。[结论]充分考虑农业种植中水、能源和粮食的关联关系以及内外部的多种约束条件,在保障各类作物的最低产量前提下,优先发展低耗水、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麦尔旦·吐尔孙 杨志海 王雅鹏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占小军
加入农业合作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盲目性,提升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进而增强分散农户抗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江西省28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意愿,结果表明:30.8%的农户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显著影响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因素是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对风险的偏好、家庭种植面积、获取交易信息难易程度、交易过程顺畅程度以及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
关键词:
农业合作组织 农户 意愿 粮食主产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练军
[目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收入的最佳途径,是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明晰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水平,并深入考察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提高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7县428个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粮食主产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各县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且它们之间具有较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玉 严武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种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农户对价格机制的行为响应是破题的关键。采用种植行为响应模型检验了价格预期、农产品市场风险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根据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和化肥价格调整其种植行为,粮食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3%;油料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6%,有效灌溉面积约增加0.30%,化肥投入量约增加0.29%;化肥价格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减少0.08%,化肥投入量约减少0.20%。另外,农户会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做出响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业明
中国粮食种植业的“钻石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 ,在加入 WTO背景下 ,中国应当构筑粮食种植业国家竞争优势以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现代化粮食种植业的挑战 ,为此 ,有必要尽快增进中国粮食种植业的生产要素质量、切实改善中国的粮食内需条件、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良性变迁
关键词:
粮食种植业 国家竞争优势 “钻石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甫宁 邢鹂
文章分析了1993—2001年我国粮食与经济作物相对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并将两者之间结构调整的情况与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994—1996年间由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粮食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比较优势原则相悖;而1997年以来,由于政府减少了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干预,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比较优势原则基本一致。因此,进一步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种植业 生产结构调整 相对比较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项升 李豫新 江激宇
本文利用2019年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制约因素及作用路径。本文研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有助于种植户作出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改进,使接受新技术的种植户产出水平接近期望生产可能性边界;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资本水平高、土地经营规模大及所处生产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种植户而言,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可以通过鼓励种植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专家下乡入户指导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应继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其效率提升效应;科学识别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丰富农业技术培训形式,提升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振东 方天堃 许玉粉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区相继推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农业部提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这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许多专家和学者为此从不同角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刘坤 祁春节
[目的]通过研究我国柑橘主产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5—2015年全国柑橘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模型,定量测算了2005—2015年我国柑橘主产区的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及资源禀赋系数,结合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柑橘主产区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1)我国柑橘各主产区比较优势明显但差异较大,柑橘产业有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强劲趋势;(2)我国柑橘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较为集中且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福建、浙江、四川及湖南4省处于下降趋势,其他主产区均有所上升;(3)资源禀赋、资本投入对柑橘区域比较优势有正向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动态中显现,经济水平对区域比较优势有负向影响。[结论](1)我国柑橘主产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受到资源禀赋、资本投入、技术创新、经济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要根据各主产区的现状条件进一步优化柑橘产业区域布局,提高科技含量,并且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资源禀赋条件使柑橘产业能够在主产区脱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3)南方沿海地区柑橘产业近年受黄农病影响严重,柑橘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贞林 王雅鹏
文章以江西省619个种稻大户为例,应用Logit模型分析,分析大户水稻"双季改单季"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户村域特征、农户家庭资源与生产经营特征及政策与控制认知特征等方面的13种因素对大户"双季改单季"行为选择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越 孔令宇 高丹桂 董生忠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亟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算生产要素的利益补偿额度,以明确利益补偿标准,进而多维度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贵州、天津、江苏、海南、福建和广西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受益省份,需要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第二,2000-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消耗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增长近1倍,农业碳收支量和粮食运输损耗量均增长了近2倍。第三,仅从生产要素消耗角度考虑,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利益补偿标准为580.37亿元。因此,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隐含着巨大的生产要素消耗,有必要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消耗等投入成本纳入主产区利益补偿范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