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5)
2023(6590)
2022(6003)
2021(5698)
2020(4963)
2019(11845)
2018(11909)
2017(23293)
2016(13240)
2015(15550)
2014(16236)
2013(16174)
2012(15382)
2011(13910)
2010(14332)
2009(13410)
2008(13902)
2007(13029)
2006(11372)
2005(10518)
作者
(40823)
(34162)
(34039)
(32793)
(21665)
(16637)
(15889)
(13425)
(12759)
(12622)
(11548)
(11547)
(10985)
(10903)
(10856)
(10766)
(10643)
(10027)
(9984)
(9923)
(8641)
(8639)
(8428)
(7942)
(7864)
(7722)
(7676)
(7648)
(7073)
(7006)
学科
(55089)
经济(55013)
管理(37753)
(36365)
(28525)
企业(28525)
方法(26167)
数学(22856)
数学方法(22553)
(18245)
(16198)
中国(14230)
(12284)
(12141)
农业(11582)
(11203)
贸易(11198)
业经(11196)
地方(11108)
(10852)
(10165)
财务(10131)
财务管理(10088)
理论(9533)
企业财务(9441)
(9330)
银行(9307)
(8872)
(8750)
(8156)
机构
学院(198237)
大学(196726)
(79033)
经济(77060)
管理(72454)
研究(66520)
理学(60616)
理学院(59918)
管理学(58757)
管理学院(58389)
中国(53089)
(42790)
科学(41916)
(39201)
(38855)
(36115)
(33550)
研究所(32135)
中心(31903)
业大(31089)
农业(30750)
财经(29822)
北京(27540)
(26621)
(26581)
(26352)
师范(26088)
经济学(23676)
(23268)
(23003)
基金
项目(118846)
科学(90491)
研究(88278)
基金(82270)
(71324)
国家(70661)
科学基金(58615)
社会(51977)
社会科(48971)
社会科学(48951)
(48078)
基金项目(43439)
教育(41606)
(40004)
编号(38687)
自然(37800)
自然科(36796)
自然科学(36781)
自然科学基金(36104)
资助(35192)
成果(32686)
课题(27009)
重点(26931)
(26312)
(25770)
(23827)
(23021)
科研(22996)
大学(22690)
项目编号(22351)
期刊
(94528)
经济(94528)
研究(59883)
中国(41785)
(36069)
(32955)
学报(31597)
科学(27474)
管理(24821)
教育(24235)
农业(23928)
大学(23163)
学学(21499)
(19857)
金融(19857)
技术(19078)
业经(16545)
财经(14992)
经济研究(13787)
问题(13362)
(12920)
(12844)
图书(11167)
技术经济(10858)
理论(10499)
(10443)
(10416)
统计(9779)
财会(9759)
商业(9653)
共检索到309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探析郭庆海粮食主产区是为我国提供商品粮的主要农业区域,在我国的粮食供给中起着左右全局的作用。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农民的投入效益却逐年下降,地方财政负担逐年加重。为什么粮食增产未能给农民带来富裕,未能给粮食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粮食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局面依然存在。统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实现粮食供求均衡;分析了当前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生产情况及利益补偿机制,发现当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尽合理,提出了通过调整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承担比例、征收庇古税、合理确定粮食主销区对主销区补偿的额度等措施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王慧芳  
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文章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琼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为研究对象,对利益补偿的原因、补偿和耕地用途管制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地方政府的福利损失,提出了粮原理比较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园艺作物的净利润差主产区政府利益补偿标准;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的目标、对象和模标准和补偿方式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得出,国家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对象为粮农和主产区政府;依据平均利润率和机会成本距,以及土地转让收入和单位非农用地税收收入等,提出粮食主产区粮农和式提出改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国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从长远来看,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本文从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3个方面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情况,并提出了促进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  王霞  杜国明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但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却存在着利益流失,呈现产粮越多越吃亏的现象,国家为了调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弥补粮食主产区的利益流失,出台了一系列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微观主体即农民角度对其进行补贴,另一类是从宏观角度即对粮食主产区政府进行补贴,对这些政策进行梳理,在黑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对这些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琪  
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但粮食主产区经济普遍落后、农民的比较收益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由政府主导建立粮食价格长效调控机制,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建立粮食主产区巨灾保险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越   孔令宇   高丹桂   董生忠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亟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算生产要素的利益补偿额度,以明确利益补偿标准,进而多维度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贵州、天津、江苏、海南、福建和广西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受益省份,需要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第二,2000-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消耗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增长近1倍,农业碳收支量和粮食运输损耗量均增长了近2倍。第三,仅从生产要素消耗角度考虑,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利益补偿标准为580.37亿元。因此,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隐含着巨大的生产要素消耗,有必要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消耗等投入成本纳入主产区利益补偿范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珍彩  
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域,是国家战略功能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粮食主产区面临许多困难,已经成为我国关键的问题区域。而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具有普惠型,且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标准过低,支持已难以激发农户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而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其他产业政策缺失,粮食主产区缺乏发展的动力,急需建立一套高效、可持续、动态的粮食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企业、粮农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把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国家粮食安全三方利益协调一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波  
中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效应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导向意义,运用对比分析法对粮食主产区的现状做了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各种矛盾约束加剧,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粮食生产能力差异明显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包袱沉重等。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要突破困境,必须在借鉴经济外部性理论,特别是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与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其中,包括健全与完善国家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安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明星  
效应评价是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利益补偿行为或政策涉及区域、产业、主体、方式等多层面内容的特征,主要探讨如何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以综合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系统评价利益补偿程度,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实现补偿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和效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守祯  
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13个省区。近二十年来,这些省区以40%的国土面积和64.1%的耕地面积,提供了全国75.5%的粮食、80.7%的油料和80%以上的商品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粮食为弱势产业,粮食主产区为此也做出了许多牺牲。粮食主产区将大量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实际上对二三产业用地产生了挤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王晓静  
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结合安徽省11个粮食主产区(县) 283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Ologit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因素对利益补偿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代际差异。其中,个体特征中的职业和粮食种植时间;家庭特征中的务农和务工收入;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两代农户利益补偿满意度的差异性最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粮食生产的低效益及粮食调出的价值外溢,粮食主产区政府财政、种粮农民、农业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同时,粮食主产区也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偏低、与主销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粮食补贴政策亟须改革与完善、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要建立现金补偿、实物补偿、服务补偿、干部利益补偿等综合补偿体系,并对粮食主产区、粮农补偿进行累进补偿方法,以期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粮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扬  
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和粮食提供的源泉地,但农业弱质性和比较收益低等原因造成主产区粮农收入低,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是政策的必然选择。确保理性粮农的收入不低于非农产业的收益是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的政策目的。但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反哺性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效率低等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内生性补偿机制,做到"硬投入"与"软投入"补偿并重,政策公平与效率并举,体制机制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