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97)
- 2023(20697)
- 2022(17654)
- 2021(16401)
- 2020(13876)
- 2019(31767)
- 2018(31508)
- 2017(60482)
- 2016(32951)
- 2015(36969)
- 2014(36594)
- 2013(36163)
- 2012(33149)
- 2011(29786)
- 2010(29897)
- 2009(27860)
- 2008(27571)
- 2007(24677)
- 2006(21824)
- 2005(19273)
- 学科
- 济(132889)
- 经济(132725)
- 业(114075)
- 管理(103598)
- 企(94546)
- 企业(94546)
- 方法(62063)
- 数学(51568)
- 农(51229)
- 数学方法(50734)
- 财(38091)
- 业经(37467)
- 农业(33971)
- 中国(33704)
- 学(28071)
- 制(26704)
- 务(26416)
- 财务(26329)
- 财务管理(26283)
- 企业财务(24943)
- 理论(24659)
- 地方(24031)
- 技术(23454)
- 和(22788)
- 贸(22579)
- 贸易(22567)
- 易(21939)
- 策(20419)
- 划(20036)
- 银(19891)
- 机构
- 学院(472123)
- 大学(468414)
- 管理(187537)
- 济(186432)
- 经济(182479)
- 理学(162154)
- 理学院(160428)
- 管理学(157190)
- 管理学院(156347)
- 研究(155256)
- 中国(119908)
- 京(99922)
- 科学(99132)
- 农(93915)
- 财(85281)
- 所(79333)
- 业大(76899)
- 农业(73046)
- 中心(72399)
- 研究所(72321)
- 江(71627)
- 财经(68259)
- 北京(62319)
- 经(62263)
- 范(59552)
- 师范(58864)
- 州(57293)
- 院(55926)
- 经济学(55112)
- 财经大学(50549)
- 基金
- 项目(322630)
- 科学(253244)
- 基金(234320)
- 研究(231445)
- 家(206304)
- 国家(204503)
- 科学基金(175501)
- 社会(145142)
- 社会科(137330)
- 社会科学(137288)
- 省(127004)
- 基金项目(123286)
- 自然(116587)
- 自然科(113890)
- 自然科学(113855)
- 自然科学基金(111831)
- 划(106298)
- 教育(106226)
- 资助(97528)
- 编号(94617)
- 成果(75500)
- 重点(72078)
- 部(70452)
- 发(68422)
- 创(67741)
- 课题(64183)
- 创新(62914)
- 科研(62189)
- 国家社会(59879)
- 教育部(59708)
- 期刊
- 济(207392)
- 经济(207392)
- 研究(131848)
- 中国(91914)
- 农(89782)
- 学报(79671)
- 科学(72355)
- 管理(70706)
- 财(67197)
- 农业(61082)
- 大学(60364)
- 学学(57134)
- 教育(48770)
- 技术(42906)
- 融(42211)
- 金融(42211)
- 业经(38889)
- 财经(33148)
- 业(32653)
- 经济研究(31349)
- 经(28477)
- 问题(27317)
- 版(24341)
- 技术经济(24214)
- 图书(24143)
- 统计(22662)
- 科技(22566)
- 业大(21425)
- 现代(21271)
- 理论(21181)
共检索到6946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姚增福 李全新
基于460户种粮大户调查数据和删截回归模型,从资源禀赋角度实证分析了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性资金资源配置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种粮大户资源禀赋优势决定其资金资源配置行为,种粮大户自身特征变量中的身体状况、是否党员、粮食收入比重、经营耕地面积等变量对种粮大户资金资源配置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口数等变量产生了负向影响,信贷可获得性变量总体上对种粮大户资金资源配置行为产生了负向影响,经济环境、政策评价和风险意识等变量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渠道变量产生较弱的负向影响,依托粮食产业变量产生了较强的负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威
利用来自粮食主产区的548户种粮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排序Logit模型和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种粮农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支付意愿。结果显示:种粮农户最关注的三类信息为种粮补贴信息、气象信息和市场价格信息;种粮农户的信息支付意愿明显较低;种粮农户对不同类型信息需求程度的排序结果与信息支付意愿排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种粮农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支付意愿受农户的基本特征、收益特征、经营特征、信息特征和所处环境特征等五类变量的共同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薇薇 王雅鹏
粮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降低种粮成本、增加种粮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湖北省荆州市260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农户种粮成本和收益,提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的建议:改善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控制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价格;不断完善和优化粮食补贴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丽 霍学喜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经济区域。主产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投入的决策行为,实质是在农户自身决策环境下,在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衡量基础上追求投入回报最大化的过程。一方面,农户在决定生产要素投入方向及结构时,要综合评价粮食产业和其他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对农户来讲具有满足自身消费保障和获得经济收入的双重作用。因此,农户在进行粮食投入决策时是分类考虑的,对于消费保障功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功能的粮食生产,农户分别进行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评估决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投入决策 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贤 樊英
本文以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山东6个粮食主产省457户参与种粮意愿调查的农户家庭成员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务农者结构、素质及种粮原因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种粮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务农务工经验对其种粮意愿有影响,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青壮年劳动力的种粮意愿低于1980年前出生的劳动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化、女性化、兼业化的趋势明显,务农群体的整体素质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素质 种粮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书凯 李靖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洪云 蔡书凯
为定量测度稻农施用农药的健康成本,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基于疾病成本法定量测度了稻农农药施用的健康成本,应用双对数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农药施用的健康成本为74.46元/(年.人),分别占晚稻、中稻和早稻生产成本的9.85%、9.40%和1.57%;双对数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施药者年龄、农民采取的防护措施、农药施用频次、每次花费的时间、IPM(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程度、喷洒工具、到诊所(医院)距离以及是否是农药标签文盲等是农药施用农民健康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有效降低农药施用农民的健康成本,从知识角度,应加强施药知识培训引导农户安全施药;从信息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长存 孙玉竹 魏昊 吴敬学
未来谁来种地是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农业规模化经营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利用河南、黑龙江、四川、浙江四省农户调查数据,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种粮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粮食规模化经营行为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规模经济激励是农户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驱动力,土地资源约束是其基本制约因素,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对农户粮食规模化经营有显著促进作用;较高的非农比较收益对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良好的金融信贷、保险等社会资本的可获得性、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较高的农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规模化经营 规模经济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获得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粮作经营 政策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庭良
文章依据河南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排序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人口数和非种粮收入所占的比重对农户不愿意种粮、愿意种粮的概率的偏边际效应分别为正、负,土地肥沃程度、水源情况、交通条件、粮食价格相对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对粮农实行种粮直补和农用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等对农户不愿意种粮、愿意种粮的概率的偏边际效应分别为负、正,而且各影响因素对农户不愿意种粮、愿意种粮的概率的影响力度是非对称的,前者大于后者。(2)户主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信息沟通和对农民种粮用柴油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
关键词:
农户 种粮意愿 排序模型 主产粮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厚安 叶慧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惠农新政 粮食主产区 农业投资 农户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项升 李豫新 江激宇
本文利用2019年安徽省粮食主产区859份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制约因素及作用路径。本文研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有助于种植户作出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改进,使接受新技术的种植户产出水平接近期望生产可能性边界;基层农技推广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资本水平高、土地经营规模大及所处生产区域土地细碎化程度低的种植户而言,基层农技推广的作用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可以通过鼓励种植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专家下乡入户指导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因此,应继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其效率提升效应;科学识别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丰富农业技术培训形式,提升农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户粮农的调查资料,通过对兼业户与纯农业户的比较分析,从粮农家庭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兼业行为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利用Oacaxa-Blinder模型对家庭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分析后,结果表明:兼业户由于对家庭劳动力进行了优化配置,相比纯农业户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兼业户的家庭收入与粮食亩产水平都要高于纯农业户。因此,对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来说,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须建立在纯农业户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与进城农民待遇得到根本改善的基础之上,任何人为地将农民家庭驱向城市,导致农民家庭"被市民化"的政策,以及盲目集中土地,粮食生产"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360户粮农的调查资料,运用Oacaxa-Blinder模型对兼业户与纯农业户进行比较,从粮农家庭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兼业行为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户由于对家庭劳动力进行了优化配置,相比纯农业户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兼业户的家庭收入与粮食亩产水平都要高于纯农业户。因此,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须建立在纯农业户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任何人为地将农民家庭驱向城市,导致农民家庭"被市民化"的政策,以及盲目集中土地,粮食生产"被规模化"的行为,短期内既不利于粮农家庭收入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粮食生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