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6)
- 2023(17379)
- 2022(14833)
- 2021(13578)
- 2020(11488)
- 2019(25867)
- 2018(25589)
- 2017(49197)
- 2016(27014)
- 2015(29902)
- 2014(29414)
- 2013(29454)
- 2012(26748)
- 2011(24041)
- 2010(23894)
- 2009(22399)
- 2008(22170)
- 2007(19742)
- 2006(17617)
- 2005(15325)
- 学科
- 济(110490)
- 经济(110358)
- 业(102270)
- 管理(86387)
- 企(83821)
- 企业(83821)
- 方法(50012)
- 农(49407)
- 数学(40493)
- 数学方法(40110)
- 业经(34478)
- 农业(32726)
- 财(31724)
- 中国(26410)
- 学(22854)
- 务(22561)
- 财务(22501)
- 财务管理(22477)
- 企业财务(21314)
- 制(20983)
- 技术(20864)
- 地方(20813)
- 贸(19944)
- 贸易(19937)
- 环境(19498)
- 易(19392)
- 和(19388)
- 理论(18836)
- 划(18567)
- 策(17560)
- 机构
- 学院(391582)
- 大学(385894)
- 管理(157847)
- 济(156849)
- 经济(153777)
- 理学(137477)
- 理学院(136016)
- 管理学(133823)
- 管理学院(133151)
- 研究(128348)
- 中国(97177)
- 农(86505)
- 科学(83648)
- 京(81549)
- 业大(68919)
- 财(68227)
- 农业(67328)
- 所(65651)
- 研究所(60286)
- 中心(58880)
- 江(57975)
- 财经(55532)
- 经(50699)
- 北京(50229)
- 范(48296)
- 师范(47753)
- 州(46161)
- 院(45618)
- 经济学(45579)
- 经济管理(43732)
- 基金
- 项目(272248)
- 科学(213721)
- 基金(197993)
- 研究(193842)
- 家(174937)
- 国家(173377)
- 科学基金(148574)
- 社会(123232)
- 社会科(116545)
- 社会科学(116508)
- 省(108466)
- 基金项目(106599)
- 自然(98749)
- 自然科(96408)
- 自然科学(96380)
- 自然科学基金(94697)
- 划(90054)
- 教育(86201)
- 资助(79609)
- 编号(78397)
- 重点(60813)
- 成果(60542)
- 部(58830)
- 发(58746)
- 创(58320)
- 创新(53977)
- 业(53231)
- 课题(52504)
- 科研(52299)
- 计划(50652)
- 期刊
- 济(176366)
- 经济(176366)
- 研究(105941)
- 农(84290)
- 中国(69997)
- 学报(68742)
- 科学(62023)
- 农业(57369)
- 管理(56873)
- 财(52145)
- 大学(51305)
- 学学(49299)
- 业经(35690)
- 教育(33376)
- 融(32424)
- 金融(32424)
- 技术(31847)
- 业(29857)
- 财经(26501)
- 经济研究(25500)
- 问题(24032)
- 经(22694)
- 版(20948)
- 科技(20508)
- 技术经济(20387)
- 业大(19297)
- 资源(18822)
- 现代(18406)
- 商业(18098)
- 世界(17294)
共检索到559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冀玄玄 姜军松
文章基于碳源与碳汇双重视角,利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3—2020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收敛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高高”集聚范围正逐渐超过“低低”集聚范围。(2)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自西向东呈“U”型增长,自南向北持续上升,空间上形成以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为重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效率差异表现出“快速缩小—相对稳定—不断扩大—缓慢缩小”的演变趋势。(3)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主要受农作物种植结构、农村人力资本、财政支农水平、农业受灾率等10类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粮食主产区 碳源 碳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婷 郝信波
文章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分析2003—2015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效率分解,剖析效率变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效率改进的路径。研究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演变性,农业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存在负向影响,DEA有效区域由西北、西南转向东北和华北地区;(2)效率分解显示,2003—2011年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变化主要是规模效率作用的结果,2012—2015年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变化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重作用的结果 ;(3)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损失主要来自于过多的资源要素投入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非DEA有效的粮食主产区效率改善路径存在差异。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减少环境负效应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谢保鹏 杜挺 王兴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谢保鹏 杜挺 王兴
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4年全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180个城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1994-2014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②全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性显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呈现出"两核集聚"、"多核极化"、"两核极化"的演变特征;③自然条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的基础因素,耕地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区科技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的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亚妮 祁春节 谭明交 杨月元
[目的]提升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韧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方法]基于粮食主产区2011—2020年的数据,构建农业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农业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法分析农业韧性的空间差异,并使用地理探测器来识别农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份的农业韧性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2)从空间差异来看,粮食主产区整体空间差异性较小,农业韧性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和各区域的农业韧性差距仍然较大,其余地区间的农业韧性差距在逐渐缩小。(3)从影响因素来看,地区市场规模、创新水平、普惠金融水平是影响农业韧性的重要因素,同时三者的交互作用会增加其对农业韧性的解释力。另外,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对农业韧性存在一定影响,地区经济水平对农业韧性的影响较弱。[结论]为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韧性,基于异质性特征,应统筹各区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内生动力增强农业韧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青 张俊飚
基于1998—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数据,测算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并进行了动态演进分析、LMDI因素分解和公平性评价,研究发现:(1)从核密度动态演变来看,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较大幅度提高,但省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2)从LMDI因素分解来看,经济因素为农业碳排放的增加因素,而效率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可以减少农业碳排放。(3)从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业具有“高碳—低效益”的特点,畜牧业则呈现“低碳—高效益”的特点。最后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制订农业碳减排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青 张俊飚
基于1998—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数据,测算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并进行了动态演进分析、LMDI因素分解和公平性评价,研究发现:(1)从核密度动态演变来看,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较大幅度提高,但省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2)从LMDI因素分解来看,经济因素为农业碳排放的增加因素,而效率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可以减少农业碳排放。(3)从农业碳排放的公平性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业具有“高碳—低效益”的特点,畜牧业则呈现“低碳—高效益”的特点。最后提出加大农业技术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制订农业碳减排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本文利用我国17个玉米主产区省份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玉米价格、价补分离政策、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玉米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正向效果明显,现阶段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玉米价格对农民收入作用不明显;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对农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引导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价补分离 农民收入 城镇化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德华
文章的目的在于研究农户农业技术投资意愿。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253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播种面积、是否可以上网和农机平均马力三个指标,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户主学历、单块土地规模、补贴耕地规模、农户纯收入和粮食收入占比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技术投资 意愿 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伟 黄宜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农业生态效率会影响当期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2)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资源错配,地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省份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态势;(3)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及增加控制变量后,结果仍稳健;(4)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高低及资源错配方向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伟 黄宜
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AEE)的影响对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资源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农业生态效率会影响当期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2)粮食主产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农业资源错配,地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省份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态势;(3)农业资源错配对农业生态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在替换不同的资源错配衡量指标及增加控制变量后,结果仍稳健;(4)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高低及资源错配方向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涛
通过构建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评估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3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旱涝防灾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效率平均水平为0.586,农业旱涝防灾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农业旱涝防灾资源利用不充分;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纯技术效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且呈现增长趋势,农业旱涝防灾资源的管理水平较高;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涝防灾规模效率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适应经济新常态,今后粮食主产区需要转变农业旱涝防灾资源的利用方式,努力实现农业旱涝灾害的粗放式防灾向集约式防灾的转变,提高农业旱涝防灾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红 关博 孙文娇
本文运用两步DEA方法,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基础数据,测算环境规制强度对全要素效率的影响,揭示粮食主产区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直接影响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效率且各省份的时空影响差异较大,环境规制从静态看会降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且环境规制越严格,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越多,但从动态看却可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粮食主产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荣荣 肖湘涛 刘凡璠
本文以粮食总产量占我国70%以上的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在测度2002—2020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净碳汇量的基础上,构建农业碳排放公平与效率评价模型,综合考察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的公平与效率情况,并基于改进的Kaya恒等式,利用LMDI模型测度了影响农业碳排放公平与效率的驱动因素及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平与效率协调视域下农业碳减排路径:制定公平有效的碳排放责任分摊机制,积极推进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采取因地制宜的农业碳减排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水平创新及推广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