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2)
2023(15701)
2022(13670)
2021(12731)
2020(10694)
2019(24625)
2018(24393)
2017(47898)
2016(25784)
2015(28955)
2014(28744)
2013(28351)
2012(25700)
2011(23128)
2010(22741)
2009(20792)
2008(19959)
2007(17380)
2006(15164)
2005(12647)
作者
(73794)
(61913)
(61239)
(58096)
(38685)
(29827)
(27669)
(24545)
(23369)
(21616)
(20983)
(20574)
(19183)
(19126)
(18916)
(18733)
(18597)
(18182)
(17611)
(17449)
(15431)
(14997)
(14974)
(14220)
(13920)
(13667)
(13659)
(13460)
(12438)
(12313)
学科
(105879)
经济(105764)
(76292)
管理(70077)
(54250)
企业(54250)
方法(51092)
(49693)
数学(45665)
数学方法(45124)
农业(32844)
业经(25790)
(25366)
中国(25023)
地方(21622)
(21605)
(18174)
(18055)
贸易(18049)
(17531)
技术(16332)
(15921)
财务(15852)
财务管理(15812)
环境(15691)
理论(15191)
企业财务(14995)
(14981)
(13994)
银行(13946)
机构
学院(362181)
大学(359437)
管理(146590)
(144905)
经济(141997)
理学(128971)
理学院(127666)
管理学(125358)
管理学院(124729)
研究(116389)
中国(86533)
(77739)
科学(74693)
(73975)
(62600)
业大(62341)
农业(60210)
(57731)
中心(54827)
研究所(53161)
财经(51539)
(51001)
(47377)
(46134)
师范(45668)
北京(45376)
经济学(43117)
(41687)
(41619)
经济管理(40573)
基金
项目(260047)
科学(204397)
基金(189456)
研究(187618)
(165969)
国家(164592)
科学基金(141777)
社会(118510)
社会科(112126)
社会科学(112094)
(102516)
基金项目(101431)
自然(93483)
自然科(91304)
自然科学(91282)
自然科学基金(89643)
(85173)
教育(84856)
资助(77679)
编号(76926)
成果(59915)
重点(57783)
(57213)
(55425)
(53771)
课题(51196)
科研(50272)
创新(50210)
国家社会(48928)
教育部(48602)
期刊
(152238)
经济(152238)
研究(97272)
(77138)
中国(62018)
学报(61602)
科学(54897)
农业(52880)
管理(47743)
大学(47023)
(45547)
学学(44543)
教育(33239)
业经(31061)
技术(30586)
(29948)
金融(29948)
(25316)
财经(23778)
经济研究(22302)
问题(21591)
(20128)
(19155)
图书(18855)
科技(17998)
理论(17242)
技术经济(17099)
业大(16965)
资源(16846)
统计(16105)
共检索到50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清  
采用河南省16村近5 000个农户2003—2007年固定跟踪观察所得的样本资料,实证分析不同区位农户的营粮贡献。结果表明:河南农户经济分化日益明显,存在一种粮食盈余户减少与粮食短缺户增多,粮食缺口量增大的局面。粮食安全保障主要依托于日趋减少的盈余户上,且区位差异显著。具有自然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较大,具有经济区位优势的农户营粮贡献呈现出强化与弱化的两极格局,而自然与经济区位交互作用下,农户营粮贡献的区位复合效应显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获得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农资投入行为及其效率变化受其家庭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农资购入行为并非经济理性,主要依据既往经验决策,但对农资的质量、价格以及安全性的关注度非常高,现实满意度较差,同时在购买农资中存在渠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以及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农户在不同农资的施用决策上存在差异性,农户家庭内在因素(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和外在因素(区位因素与制度因素)均对其农资投入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农户农资投入效率总体偏低,且与其兼业化程度和粮作经营规模密切相关;惠农政策在刺激粮食总量增加的同时并未顾及既定目标下农资投入的效率,以至于出现牺牲效率求效果的"政策行为非理性";增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付新  
本文认为,以兼业化小规模经营粮农为主体的中部粮食主产区,兼业化传统农户劳动力非农化,专业化现代农户经营非粮化,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是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兼业化传统农户的要素配置效率差,生产技术落后,收入水平低,难以实现增产增收。专业化现代粮农以增收为动机,扩张意愿强,盈利水平高,但其发展受到资源和制度约束。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应采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建设粮食核心区等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所在,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改清  
以粮食核心区河南农户为例,对其外出务工户粮作经营决策与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外出务工户与非外出务工户家庭资产结构差异集中体现在物质资产上,对于外出务工户有随其外出参与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出人力资产水平较高而物质资产水平较低的特性;②外出务工户一般采取"亦工亦农"的方式,由此在劳动时间配置、营粮规模与结构、营粮投入上随其外出务工参与度的变化而呈现出决策差异;③不同外出务工户在粮作经营上劳动与资金的非均衡投入产生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并最终引致综合效应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辉  陈思羽  
本文以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4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包括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户以何种方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访农民的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劳动力越短缺、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受访农民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整体状况的评价越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程度越高、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大,农户越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访农民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身体健康状况越差以及种粮补贴与种粮投入的比例越大,农户越愿意以投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娟  武舜臣  
基于中国2004—2013年统计数据,在分品种考察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玉米、稻谷及小麦)主产省(区)农户粮食生产对价格和收益反应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按非农收入比重分组考察了高农业收入占比组与低农业收入占比组省份的反应差异。结果显示:各品种粮食生产都存在较强惯性,且高农业收入组的生产惯性强于低农业收入组;成本因素对粮食生产存在显著阻碍作用;从长短期弹性看,各粮食品种高农业收入占比组价格和收益对播种面积的影响均高于低农业收入占比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分别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且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尽管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受健康状况、金融认知水平、人情礼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主要与系数效应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但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削减功能;土地规模差异会强化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而社会公平、自由经济环境则会缓解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玉  严武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种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农户对价格机制的行为响应是破题的关键。采用种植行为响应模型检验了价格预期、农产品市场风险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根据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和化肥价格调整其种植行为,粮食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3%;油料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6%,有效灌溉面积约增加0.30%,化肥投入量约增加0.29%;化肥价格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减少0.08%,化肥投入量约减少0.20%。另外,农户会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做出响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丽  霍学喜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经济区域。主产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投入的决策行为,实质是在农户自身决策环境下,在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衡量基础上追求投入回报最大化的过程。一方面,农户在决定生产要素投入方向及结构时,要综合评价粮食产业和其他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对农户来讲具有满足自身消费保障和获得经济收入的双重作用。因此,农户在进行粮食投入决策时是分类考虑的,对于消费保障功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功能的粮食生产,农户分别进行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评估决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韩亚恒  聂凤英  
文章采用样本农户数据分类对比和Logit多值响应模型的方法,对样本农户不同兼业类型的选择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影响农户兼业类型选择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它们对农户选择不同兼业类型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农户家庭总人口越多,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家庭劳动力的最高文化程度越高,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户主在家庭生产经营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出现降低趋势;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农户家庭实际耕地面积越大,农户家庭选择兼业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超平  牛可  张梓榆  但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