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0)
- 2023(2965)
- 2022(2600)
- 2021(2497)
- 2020(2074)
- 2019(4822)
- 2018(4672)
- 2017(9406)
- 2016(5294)
- 2015(6136)
- 2014(6081)
- 2013(6177)
- 2012(6042)
- 2011(5371)
- 2010(5717)
- 2009(5126)
- 2008(5186)
- 2007(4767)
- 2006(4531)
- 2005(4466)
- 学科
- 济(19908)
- 经济(19874)
- 管理(14742)
- 业(14563)
- 贸(11369)
- 贸易(11367)
- 易(11234)
- 出(11203)
- 企(10710)
- 企业(10710)
- 税(9481)
- 财(9256)
- 税收(8838)
- 收(8794)
- 农(8510)
- 口(7842)
- 出口(7835)
- 出口贸易(7835)
- 方法(7813)
- 数学(6871)
- 数学方法(6738)
- 中国(6247)
- 制(5403)
- 农业(5163)
- 财政(4887)
- 政(4485)
- 业经(4174)
- 银(3997)
- 学(3993)
- 银行(3991)
- 机构
- 大学(76034)
- 学院(75815)
- 济(34743)
- 经济(34071)
- 研究(27873)
- 管理(26796)
- 中国(23820)
- 理学(21962)
- 理学院(21729)
- 管理学(21390)
- 管理学院(21253)
- 财(19880)
- 京(16541)
- 科学(15688)
- 农(15426)
- 所(15111)
- 财经(14545)
- 江(13328)
- 经(13181)
- 研究所(12986)
- 中心(12938)
- 农业(11930)
- 经济学(11105)
- 业大(10960)
- 北京(10841)
- 财经大学(10631)
- 省(10406)
- 州(10157)
- 经济学院(10131)
- 院(9552)
- 基金
- 项目(43412)
- 科学(33747)
- 研究(33084)
- 基金(31669)
- 家(27551)
- 国家(27337)
- 科学基金(22503)
- 社会(21064)
- 社会科(20041)
- 社会科学(20035)
- 省(16124)
- 基金项目(15931)
- 教育(14499)
- 资助(13892)
- 划(13772)
- 自然(13594)
- 编号(13498)
- 自然科(13255)
- 自然科学(13252)
- 自然科学基金(13015)
- 成果(12081)
- 部(10293)
- 重点(9760)
- 性(9374)
- 课题(9374)
- 发(9343)
- 国家社会(9001)
- 教育部(8783)
- 创(8650)
- 中国(8617)
共检索到13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庆芳
粮食丰收后出现的问题袁庆芳(河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一)粮价一路下滑,影响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1996年,河北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25亿公斤,达到229亿公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1997年夏粮生产又创新高,达到128.5亿公斤。但在喜庆丰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金泉 李文娟
应重视农民粮食丰收后的隐忧毕金泉李文娟(河北省丰润县人民银行)农民粮食增产却造成粮食的更大浪费,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据笔者调查了解,随着1997年的夏粮丰收,农民反而又添新愁,余粮添新粮户均2000—3000公斤的粮食很难保管,虫蚀、鼠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涛
我国粮食丰收后要做到六个联动洪涛(北京商学院)我国1993年粮食丰收,1994年略有减产,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粮食丰收,两年增产粮食455亿公斤,1997年夏粮又获丰收,总产可达1293.5亿公斤,比1996年增产107.5亿公斤,全年粮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明
一、粮食直补的政策目标与贴补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项政策必须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它是建立在长远的、战略性目的基础上设定的方向指针,为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定关键原则。在政策目标指导下政策要划定具体的目的,以便于操作和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对政策的绩效评价。粮食直补的政策目标与补贴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鸿新
“粮食丰产不丰收”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张鸿新(江苏省盐都县委办公室)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形势下,1997年夏粮又获丰产,目前在农村几乎看不到丰产后的喜悦,更多的是对丰产不丰收的抱怨和叹息,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重视。一是丰产不丰收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建龙 吕燕
本文通过分析统计资料发现,2003—2012年中国粮食连续增产9年,却未致粮农产粮总收益下降,这与经济学中的丰收悖论是相反的。原因在于非粮价因素的影响,它导致需求曲线相对位置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的移动,粮价因此上升。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是丰收悖论发生的必要条件,另一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相比,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幅度较小。政府采取的四项补贴政策,遏制了丰收悖论的发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斯炫 张俊飚
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积极性、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的重要举措,但其粮食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本文基于群聚分析法,利用奖励入围条件所形成的制度断层点,估计了该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20年,该政策实施产生了明显的群聚现象,即县域粮食产量频数分布在奖励入围断点20万吨处呈现左侧缺失与右侧群聚。该政策实施促使操纵区间内县域粮食单产平均提高5.0%,且提高了复种指数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财政收支缺口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低的县和贫困县受财政激励更强,表现出更高的粮食增产成效。进一步,该政策还提高了县级层面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经计算,该政策实施的预计收益下限值远大于其预计成本上限值,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县级政府对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的反应程度、财政激励的作用区间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为中央政府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助力粮食安全重要职能提供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敬忠
一、能否实现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 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按常规推算是难以达到的。近五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几乎没有增长,一直在9000亿斤上下徘徊。今后五年一下子要增产1000亿斤,似乎不太现实。如考虑到五年之间还有歉年与平年,增产将更显艰巨。但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了。事物发展总是波浪式的,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低速徘徊,又有高速增长,呈现周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过三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初,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彪
农业连续丰收后的思考胡彪近年来,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应充裕,农村经济形势比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现了部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流通不畅、增产难增收的问题,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反响强烈,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正>当地时间2024年8月5日,随着最新报告证实了达尔富尔地区令人心惊的饥荒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敦促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迅速扩大粮食、营养和现金援助以及紧急农业援助的规模,拯救更多生命。这将帮助受冲突影响地区解决当前的迫切需求,同时避免饥荒风险升级或蔓延至苏丹其他地区。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IPC)饥荒审查委员会(FRC)评估认为,在达尔富尔地区法希尔市外的扎姆扎姆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正在发生饥荒。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绍松 谢宗博 戴笑慧
"赣粮丰天下足"。素有"国家粮仓"之誉的江西,以约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了约占3.6%的粮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从未间断调出粮食的省份之一。2012年,江西省粮食总产以41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6.4亿斤,顺利实现"九连丰"。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达1020.4万亩,首次突破千万亩大关,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20%;全省农民种植两季水稻亩均纯收益已达1044元,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建伟 关庆凡
问题食品危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危机问题。问题食品出现的根源在于政府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惩罚力度小、部分生产者公德缺失、监督受限制等。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生产者、民众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监察有力,企业诚信自律,民众监督有效的良好机制,食品安全危机问题才能解决。
关键词:
问题食品 根源 防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山 孙梅 牛晓红
就我校与民营书商合作1年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经验,书商在图书的供给方面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藏书质量。笔者认为,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从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图书招标参考。
关键词:
图书 招标 供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柏龙彪
农业税免征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免征农业税后农村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长期遗留问题并未因此而迎刃而解。鉴于此,本文从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困难、公共产品提供难以为继、尾欠债务如何化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农业税免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