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6)
- 2023(14693)
- 2022(12533)
- 2021(11547)
- 2020(9738)
- 2019(22555)
- 2018(21855)
- 2017(41851)
- 2016(23397)
- 2015(26023)
- 2014(25823)
- 2013(25551)
- 2012(24364)
- 2011(22017)
- 2010(21965)
- 2009(20420)
- 2008(20146)
- 2007(18280)
- 2006(16214)
- 2005(14371)
- 学科
- 济(93388)
- 经济(93293)
- 管理(62919)
- 业(60910)
- 企(46859)
- 企业(46859)
- 方法(40238)
- 数学(35814)
- 数学方法(35405)
- 农(30317)
- 财(24775)
- 地方(24634)
- 中国(24029)
- 学(21822)
- 业经(20314)
- 农业(20236)
- 贸(19189)
- 贸易(19183)
- 易(18580)
- 制(17595)
- 环境(14930)
- 务(13986)
- 财务(13961)
- 财务管理(13922)
- 银(13805)
- 银行(13739)
- 技术(13597)
- 融(13477)
- 金融(13474)
- 和(13330)
- 机构
- 学院(332484)
- 大学(331976)
- 济(133038)
- 经济(130054)
- 管理(122745)
- 研究(120097)
- 理学(105714)
- 理学院(104352)
- 管理学(102367)
- 管理学院(101758)
- 中国(89255)
- 科学(79041)
- 农(73364)
- 京(71293)
- 所(63814)
- 财(60469)
- 业大(58469)
- 研究所(58440)
- 农业(58375)
- 江(55772)
- 中心(55737)
- 财经(47271)
- 范(44643)
- 师范(44014)
- 北京(43887)
- 院(43252)
- 经(42829)
- 省(42404)
- 州(41631)
- 经济学(39847)
- 基金
- 项目(227363)
- 科学(176397)
- 基金(162855)
- 研究(158003)
- 家(146198)
- 国家(144939)
- 科学基金(121370)
- 社会(98285)
- 社会科(92999)
- 社会科学(92966)
- 省(91941)
- 基金项目(86717)
- 自然(82017)
- 自然科(80016)
- 自然科学(79985)
- 自然科学基金(78576)
- 划(77587)
- 教育(72223)
- 资助(66544)
- 编号(62922)
- 重点(52176)
- 成果(50730)
- 发(50241)
- 部(49212)
- 创(46787)
- 课题(44987)
- 计划(44958)
- 科研(44578)
- 创新(43847)
- 大学(40913)
- 期刊
- 济(147623)
- 经济(147623)
- 研究(94260)
- 中国(68047)
- 农(66018)
- 学报(63927)
- 科学(55098)
- 财(46423)
- 大学(46219)
- 农业(44681)
- 学学(43831)
- 管理(42098)
- 教育(33305)
- 融(31347)
- 金融(31347)
- 技术(26712)
- 业经(25124)
- 业(24133)
- 经济研究(23455)
- 财经(22656)
- 问题(19911)
- 经(19436)
- 版(18505)
- 资源(17166)
- 业大(17160)
- 贸(16257)
- 科技(16217)
- 技术经济(15930)
- 图书(15605)
- 理论(14896)
共检索到499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恒 易小燕 陈印军 王琦琪
随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推进,轮作补贴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及其制度试点效果如何等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轮作试点区农户调研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轮作补贴对轮作试点区农户轮作行为和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探讨轮作政策下农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8.63%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进行轮作,63.63%的农户认为轮作能够改善耕地质量;轮作补贴对于农户轮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轮作补贴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进行轮作概率增加0.3%;轮作补贴对经营效率改进并不明显,经营效率更多的还是受劳动力成本、农业经营利润、农业直接投入和农业保险费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轮作试点的实施,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3点建议:1)补贴标准可以通过拓宽轮作补贴来源方式加以提高;2)补贴侧重点仍应聚焦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轮作补贴的模式要与提高科技水平相结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是中国传统的大豆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大幅度减少,而进口量持续增加,并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为探究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论文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研究区,解译遥感影像分析其种植结构的演变过程,并以农户大豆种植意愿为因变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调整,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17.4×104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而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在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2)目标价格政策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的影响度最大,达18.89%,其次大豆市场价格和轮作种植的影响度均达18.54%,大豆总投入的影响度为13.82%,其他因素影响度均在10%以下。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在于"非转基因"和"食用蛋白豆",国家除了在政策上扶持大豆生产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相关企业生产多样化的"非转基因"大豆制品,并严控转基因大豆进入食品领域,使加工企业和豆农获得合理溢价,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大豆传统产区豆农的生产积极性。
关键词:
大豆 种植结构 影响度 黑龙江嫩江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新兴玉米面积猛增到17.4万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并推动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大豆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结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和作物种植比较收益是影响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豆 传统产区 种植结构 变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关键词:
大豆 传统产区 种植结构 变化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国平 黄金荣 宋戈 白明华 王杨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元素排入黑土区后,使黑土环境的质量发生变化。本文以哈尔滨市黑土区和海伦市黑土区为评价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区内的镉、铅、铜、锌四种重金属元素对黑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力图客观地反映四种重金属元素对黑龙江省黑土区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黑土区受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严重,处在重污染阶段;而海伦市黑土区受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较轻,尚处在清洁阶段,最后提出了控制黑土区重金属元素对黑土质量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黑龙江 黑土区 重金属元素 黑土质量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怀志 吴克宁 焦雪瑾 张莉
土地质量上的管理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农用地的质量状况,能够为保护优质耕地、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双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农用地分等工作是对农用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其成果包含了较为完备的土地质量信息和空间信息,是农用地质量定量化研究的数据基础。随着空间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空间分析手段揭示空间位置之间隐含关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空间统计分析相结合,能准确认识农用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相互关系。基于海伦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农用地质量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了海伦市农用地质量分布的空间集聚性特征,量化后与面积、质量属性相结合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柯逾 胡志全 侯丽薇
通过对黑龙江省嫩江县135个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从相对效率、绝对效率和组织效率三个方面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综合效率最高,合作社生产成本最低,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处于过渡状态。造成当地大豆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租过高,农业补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改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费佐兰 王有国 郭翔宇
2005年起,为提高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实施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政策实施效果如何有待于客观评价。本文以黑龙江省60个产粮大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和经济影响,探索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奖励政策的思路和对策。结果显示,奖励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对粮食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经济影响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政策目标实现程度低、政策完善程度不足和政策效果弱化三大问题,主要由政策落实影响因素多、政策的关注度不足和政策效果见效慢等引起,对此提出了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完善政策...
关键词:
产粮大县 奖励政策 效果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玲 苑承丽
[目的]文章选取黑龙江省产粮大县——龙江县的调研统计数据,了解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的态势以及影响农民种粮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构建了3个层次、11个指标的种粮意愿评价体系,对影响龙江县农民种粮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对农户种粮意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从农户基本情况、农户土地状况、粮食价格及种植成本和政策及外部环境等4个层面对农业劳动力数量、种粮收入、非农收入、自有土地面积、租入土地面积、租入土地变化情况、预计粮食价格增长幅度、每公顷种植成本、种粮补贴、保险投入和受自然灾害面积等11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判别。研究表明,其中粮食价格增长幅度、租入土地面积、每公顷种植成本、种粮补贴、自有土地面积等5项指标权重值分列前5位,对农民种粮意愿影响比较显著。参与调研的135户农户中影响种植意愿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19,0.72],其中129户分布于区间[0.4,0.7)中,这表明2019年绝大多数农民种粮意愿一般。[结论]通过对研究区域农民种粮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农民种粮意愿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同时也为提高其他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威 杨芳侠
文章以哈尔滨市H高校为例,描述和探讨了高校人才流失意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情况。研究发现,高校引进人才的流失意图普遍较低,群体态度倾向于积极;性别、学科、年收入、抚养子女数、来校工作时间对流失意图有显著影响;组织承诺度与流失意图呈显著负相关,且这种影响不受人口特征的影响;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投入度均通过组织承诺度间接影响流失意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广燕 喻闻 韩洁 卢丽娜
本文在对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豆价格传导模型,并利用1979—2007年大豆生产消费统计数据,对大豆价格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主要受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油菜籽价格、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影响,应把利用期权、期货交易作为未来规避大豆价格风险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生产者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国明 冯悦 于佳兴
深度贫困县是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客观分析深度贫困县贫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扶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索以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核心的贫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作为深度贫困县,海伦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均具有不平衡性,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格局既具有关联性,又具有差异性;②海伦市贫困村集中分布在150~250 m地形过渡地带,呈现多核心带状式分布态势;③海伦市贫困人口分布格局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及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福利因素是直接影响贫困人口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建议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降低致贫返贫风险,优化居民点体系、推动乡村各类要素的空间重组、结构重塑、功能重调等方面加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关键词:
深度贫困县 贫困村 贫困格局 海伦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欣 杜国明 王玲
[目的]从农户视角分析农户对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参与耕地轮作意愿之间的关系,为耕地轮作政策顺利推进提供参考,促进东北黑土区土壤保护和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于2022年7—8月对拜泉县、集贤县和望奎县的耕地轮作情况开展调研,共得到466份有效数据,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愿意响应耕地轮作政策的农户占52.58%,积极响应程度有待提高。(2)从农户对耕地轮作的政策认知来看,农户对轮作政策的了解程度、对轮作补贴的满意程度、对这项政策收益的未来预期以及对该政策的生态认知,均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农户的个体和家庭特征以及耕地经营情况对农户响应耕地轮作政策具有显著的影响。(4)各地热量条件不同导致玉米单产差异较大、但大豆单产差异不明显,因此农民对轮作表现出不同积极性。[结论]农户对于耕地轮作政策的认知不高,需要多途径加强轮作政策的宣传、建立合理的轮作补偿机制以及科学规划耕地轮作模式以刺激农户参与耕地轮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义华 张钊 胡雨晨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同层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较为突出,已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养老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SPSS软件利用皮尔森系数从不同维度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最后提出鼓励生育政策、留住吸引人才政策等对策建议,从而延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皮尔森系数 人口净迁移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的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以黑龙江省为例
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关于黑龙江省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黑龙江省大豆为例
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种粮农户的调查
关于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黑龙江省服务业合理布局的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黑土地水土保持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林业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
转岗再就业人员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