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5)
- 2023(13563)
- 2022(11556)
- 2021(10957)
- 2020(9525)
- 2019(22131)
- 2018(22001)
- 2017(42851)
- 2016(23013)
- 2015(25848)
- 2014(26010)
- 2013(25411)
- 2012(23069)
- 2011(20527)
- 2010(20564)
- 2009(18959)
- 2008(18759)
- 2007(16599)
- 2006(13791)
- 2005(12070)
- 学科
- 济(91388)
- 经济(91294)
- 管理(67128)
- 业(64265)
- 企(52785)
- 企业(52785)
- 方法(48493)
- 数学(43274)
- 数学方法(42550)
- 农(25898)
- 财(24904)
- 中国(21328)
- 学(19896)
- 业经(18853)
- 农业(17000)
- 贸(16717)
- 贸易(16713)
- 务(16450)
- 财务(16384)
- 财务管理(16347)
- 易(16277)
- 地方(16235)
- 环境(15953)
- 制(15809)
- 理论(15663)
- 企业财务(15508)
- 和(14440)
- 技术(14344)
- 银(13395)
- 银行(13365)
- 机构
- 学院(325549)
- 大学(323160)
- 济(129114)
- 管理(128398)
- 经济(126384)
- 理学(112355)
- 理学院(111161)
- 管理学(108844)
- 管理学院(108266)
- 研究(102992)
- 中国(77373)
- 京(66852)
- 科学(66032)
- 财(58675)
- 农(57117)
- 所(51754)
- 业大(51542)
- 中心(49395)
- 财经(47733)
- 研究所(47478)
- 江(47223)
- 农业(45136)
- 经(43449)
- 范(41141)
- 北京(41073)
- 师范(40680)
- 经济学(39489)
- 州(37670)
- 院(37318)
- 经济学院(35925)
- 基金
- 项目(226834)
- 科学(179087)
- 基金(165966)
- 研究(161457)
- 家(145918)
- 国家(144762)
- 科学基金(124770)
- 社会(101728)
- 社会科(96539)
- 社会科学(96514)
- 省(89527)
- 基金项目(87976)
- 自然(83554)
- 自然科(81582)
- 自然科学(81558)
- 自然科学基金(80114)
- 教育(75925)
- 划(75560)
- 资助(68765)
- 编号(65183)
- 重点(51519)
- 成果(51344)
- 部(50218)
- 发(47736)
- 创(47462)
- 科研(44616)
- 课题(44363)
- 创新(44360)
- 教育部(42899)
- 计划(42345)
- 期刊
- 济(130960)
- 经济(130960)
- 研究(83970)
- 中国(57195)
- 学报(52907)
- 农(50633)
- 科学(48190)
- 财(47088)
- 管理(44339)
- 大学(40013)
- 学学(38120)
- 农业(34802)
- 教育(31973)
- 技术(30044)
- 融(25155)
- 金融(25155)
- 业经(23054)
- 财经(22841)
- 经济研究(21270)
- 经(19583)
- 业(19199)
- 统计(17855)
- 问题(17483)
- 版(16679)
- 策(16399)
- 技术经济(16177)
- 资源(14987)
- 科技(14930)
- 商业(14696)
- 决策(14652)
共检索到450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海江 司伟 赵启然
本文基于生态补偿机制中的瞄准性视角,利用粮豆轮作补贴试点地区833户农户调查数据,从效益瞄准和成本瞄准两个角度综合评估了规模标准能否实现粮豆轮作补贴政策的瞄准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耕地质量和家庭经营规模之间不存在负相关,规模标准不能起到激励耕地质量较差的农户采纳粮豆轮作技术的政策效应,从效益瞄准的角度而言,粮豆轮作补贴政策没有实现补贴对象的瞄准;其次,小农户自发轮作的概率较低,且对粮豆轮作补贴存在较强的政策需求,规模标准降低了粮豆轮作补贴政策的边际效应,因此,从成本瞄准的角度来看,该政策也没有实现补贴对象的瞄准。因而,针对规模农户的粮豆轮作补贴政策没有实现补贴对象的瞄准,政策目标和补贴对象的失配不仅影响政策的预期效果,也影响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斐丽
本文将"地方性知识"作为分析框架,深度剖析山西吕梁的精准识别进程,揭示精准扶贫存在的瞄准偏差新形式。研究发现,在地方性知识意义系统里存在新形式的瞄准偏差,如"懒恶俘获"。进一步分析发现,出现瞄准偏差的新形式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精准识别政策在落地过程中与地方性知识发生碰撞,二者呈现出的不同逻辑(国家识别贫困户的理念具有经济视角、侧重定量测量和简单化的特点,而地方性知识却具有复杂的意义系统)。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国家和地方两个不同知识系统之间如何有效沟通的问题,提出国家制定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发挥地方性知识的柔性管理价值,运用文化视角和定性手段将会使精准扶贫政策更具包容性。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精准识别 瞄准偏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宝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07年全面推行以来,在救助农村贫困群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福利治理角度来看,社会救助资源仍存在明显漏出现象。从政策执行环境来看,转型与变迁中的乡土逻辑对社会救助目标瞄准政策的执行提出了巨大挑战。研究选取天津市的3个村庄作为调查地点,探究农村低保目标瞄准政策在不同乡土场域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发现低保目标瞄准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通,是瞄准偏差产生的直接原因,而转型与变迁中的乡土社会通过形塑福利治理进而对低保目标瞄准过程产生影响,是瞄准偏差产生的深层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林刚 张勇 吴进进
瞄准偏误问题始终是社会政策领域难以治理的顽疾之一。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是中国第一项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为增进残疾人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深圳为例,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的瞄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供给过程中没有兼顾残疾人的刚性支出和真实照护需求,采取简约化的类型瞄准法,瞄准偏误问题比较明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的漏保问题比较突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的误保现象比较普遍,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亟待提升。从技术、管理和文化的整合视角看,残疾现象的复杂性是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瞄准偏误的表层原因,而普惠制的目标定位、政策执行的简约化及残障福利观念转型是瞄准偏误的内在机理。最后,文章就完善两项补贴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残疾人 两项补贴 瞄准偏误 深圳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惠平
在信贷权是穷人的基本人权的命题下,形成并完善适于穷人的金融生成机制是重要切入点。小额信贷GB模式的标杆效应在中国的异化表明,在瞄准偏差的利益博弈中,小额信贷要实现“真扶贫”而“扶真贫”的目标任重道远。
关键词:
穷人 信贷 权利 瞄准 偏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江 司伟 王新刚
本文利用粮豆轮作补贴试点地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测算了不同积温带下农户粮豆轮作的受偿意愿,据此判断当前制定的补偿标准是否适中,以及针对不同积温带应否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由于忽视了粮豆轮作生态功效中可以内化为农户收益部分以及除经济动机外其他影响农户粮豆轮作的激励机制,按照当前的补偿标准,政府对农户补偿过度;(2)不同积温带下农户粮豆轮作的受偿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需要考虑针对不同积温带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最后,本文还就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局限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粮豆轮作补偿标准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传波 王倩茜
本文以120个整群抽样自然村的12131户为样本,以自评和村组干部双重认定的贫困户为困难户,分析了应救与实际救助之间的偏差。发现样本村约有6%的困难户,但其中只有28%获得了救助;而在获得救助的群体中有38%的农户既非自评特困户也不是村组干部认定的困难户,这个群体尽管从客观指标来看与参照户(非困难无救助户)相比要略差一些,但远好于"困难未救户"。"困难未救户"虽然仅略好于"困难已救户",但明显比受助非困难户差。在农村救助瞄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关键词:
社会救助 贫困瞄准 农村贫困 生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惠平
"穷人经济学"在中国从移植到根植的成功实践,受制于包括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等权利改善的诸多约束条件。基于"居住权同样是穷人的基本人权"的命题,必须解决好穷人的居住权的基本民生问题,但供应的冲击与瞄准偏差的互动效应表明,要真正将穷人的居住权从纸上落实到地上,仍然是一个重大难题。
关键词:
穷人经济学 住房问题 社会公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新祥
广泛快速捕捉市场信息,立足高新技术开发产品,依靠高效管理创新,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A公司是电气开关板行业唯一一家与外商合资生产0.4-l OKV高、低压成套设备装置的原机械部和能源部定点专业生产厂,具有高压开关设备、低压高级型开关设备生产资格和合格证书。多年来,公司在改革实践中根据企业实际,勇于探索,逐步建立和成功实施了对市
关键词:
流程管理 成本管理 组织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明华 田北海
基于2022年湖北省村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低保政策规定与实践中存在的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依据事前收入“整户保”、核减事前收入“整户保”和核减事前收入“单人保”三种低保资格认定条件,分析了不同低保资格认定方式下的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并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检验了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低保瞄准偏差较大,已有研究认定低保应保对象时,忽略了收入核减和“单人保”情况,存在低估漏保率和高估错保率的缺陷。实证检验表明,村级乡村治理手段创新对农村低保瞄准偏差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改进效应。据此,应加大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手段创新的完善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和认定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华为 高琴
文章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农村住户数据,构建了基于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代理家计调查瞄准框架。基于四类测量方法系统评估和比较了农村低保政策的实际瞄准效果与代理家计调查下的瞄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代理家计调查框架拟合优度较高,代理指标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关系显著;采用代理家计调查瞄准方法时,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明显优于实际瞄准效果;在改善农村低保瞄准方面,基于OLS分地区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代理家计调查框架比基于OLS总样本回归的代理家计调查框架的效果稍好;代理家计调查方法在降低西部地区漏保率方面效果更好,而在降低东部和中部地区错保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引入代理家计调查方法有助于提升其瞄准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锦 李实 王德文
中国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城市贫困问题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城市低保的瞄准度是这一制度成功的关键。本文考察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低保的瞄准实践和瞄准表现,发现低保金发放考虑了家庭收入、财产和人口特征,兼顾了"托底线"和"救急难",这种做法在经济转型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多维审核机制,城市低保的漏保率在38.45%到66.28%之间,错保率在54.59%到69.17%之间,而且2013年低保瞄准效率比2007年有明显改善。评估低保的瞄准效率更适合使用多维标准,而不是只使用收入标准;在低保瞄准政策中对多维评估进行规范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
城市低保 瞄准 社会保障 瞄准误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林静 黎洁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政策调整的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能否瞄准多元政策目标是这一时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一手调查的农户及地块数据,考察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效益、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的瞄准成效,并进一步探究农户决策自主权在退耕瞄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基本能够瞄准生态效益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块,但并未瞄准贫困户的地块,尤其是在农户没有瞄准自主权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贫困对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决策自主权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瞄准多元目标有积极作用,由农户自主瞄准的地块更具成本有效性和益贫性。因此,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效率,实现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及成果的可持续性,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赋予农户更多决策自主权;改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方案与指标体系;完善退耕补偿方案,建立动态的、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庆合 陈庆春 张宓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以及对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剖析,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并强调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关键词:
就业导向 社会需求 职业能力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