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4)
- 2023(14763)
- 2022(12263)
- 2021(11305)
- 2020(9212)
- 2019(20717)
- 2018(20412)
- 2017(38526)
- 2016(21222)
- 2015(23702)
- 2014(23899)
- 2013(23845)
- 2012(22502)
- 2011(20457)
- 2010(21327)
- 2009(20230)
- 2008(20486)
- 2007(19017)
- 2006(17522)
- 2005(16188)
- 学科
- 济(97408)
- 经济(97279)
- 业(90981)
- 企(72395)
- 企业(72395)
- 管理(71112)
- 农(48684)
- 方法(34393)
- 业经(32634)
- 农业(32481)
- 中国(27485)
- 财(26326)
- 数学(25351)
- 数学方法(24982)
- 地方(23944)
- 制(20323)
- 技术(19601)
- 学(19075)
- 务(18643)
- 财务(18604)
- 财务管理(18574)
- 和(17801)
- 企业财务(17535)
- 环境(17408)
- 策(17212)
- 理论(16658)
- 划(16567)
- 发(16322)
- 贸(16238)
- 贸易(16222)
- 机构
- 学院(322820)
- 大学(315136)
- 济(131760)
- 经济(128993)
- 管理(123457)
- 研究(113514)
- 理学(104613)
- 理学院(103417)
- 管理学(101622)
- 管理学院(101051)
- 中国(89830)
- 农(73796)
- 科学(71512)
- 京(69363)
- 财(59833)
- 所(59806)
- 农业(56703)
- 业大(54461)
- 研究所(53871)
- 江(53650)
- 中心(52362)
- 财经(46331)
- 北京(43727)
- 范(42835)
- 师范(42386)
- 州(42244)
- 经(41709)
- 院(40026)
- 省(39336)
- 经济学(37600)
- 基金
- 项目(206048)
- 科学(162254)
- 研究(150869)
- 基金(147144)
- 家(129060)
- 国家(127744)
- 科学基金(109027)
- 社会(96183)
- 社会科(90720)
- 社会科学(90691)
- 省(84523)
- 基金项目(78002)
- 自然(69626)
- 划(69068)
- 自然科(67934)
- 自然科学(67915)
- 自然科学基金(66696)
- 教育(66423)
- 编号(61711)
- 资助(58902)
- 发(49930)
- 成果(49384)
- 重点(46507)
- 创(44800)
- 部(44317)
- 业(43727)
- 课题(42990)
- 创新(41213)
- 发展(39976)
- 展(39316)
- 期刊
- 济(167116)
- 经济(167116)
- 研究(93371)
- 农(74770)
- 中国(73224)
- 学报(53010)
- 农业(50797)
- 科学(50488)
- 管理(48507)
- 财(47580)
- 大学(40433)
- 学学(38366)
- 业经(33603)
- 融(33108)
- 金融(33108)
- 教育(32928)
- 技术(30407)
- 业(26785)
- 财经(22749)
- 经济研究(22614)
- 问题(22028)
- 经(19723)
- 技术经济(18612)
- 版(18065)
- 资源(17543)
- 世界(17053)
- 科技(15967)
- 农村(15842)
- 村(15842)
- 现代(15697)
共检索到50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进升 章熙谷
选用粮糖兼用高粱 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品种(组合),以粒用高粱作对照,在皖北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粮糖兼用高梁的生物产量比粒用高粱分别增产94.4%,87.9%,和55.5%;籽粒产量 Tx623×1022减产16.1%,其余2个增产13.3%和16.6%。茎秆榨汁制成50°Bx 糖浆,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分别可产442.26,310.90和371.97kg/mu,而且叶和茎渣还可作饲料及其它原料。种植粮糖兼用高粱既能确保粮食产量,又能促进农村工副业和饲养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翟进升
高粱按栽培目的分三种类型:一是粒用高粱,具有较高的经济产量,以生产粮食为目的;二是饲用高粱,植株茎叶繁茂,柔软多汁,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用于生产青贮饲料;三是糖高粱,也称甜高粱,这一类型的植株性状与饲用高粱相似,但茎秆中含有很高的糖份,可利用茎秆生产食糖和酒精等产品,并且可兼作饲用高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赵惠明 志水胜好
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要影响的伴生植物。杂草具有耐不良环境、生长快、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利用杂草的优良基因作为农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供体,利用其有用成分开发中医药,利用植物他感效应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可开发成观赏植物,可作为先锋物种进行生态恢复、改良环境、促进养分循环、保护土壤微生物等。杂草的化学防除是导致杂草资源丧失的重要因素,寻找既利于杂草资源保护又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防除途径、杂草资源数据库的创建、杂草资源有益基因的发掘和开发利用,是杂草科学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杂草 资源利用 多样性 保护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佐礼 陈聿华 马正宗
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彪
通过对陇东旱塬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人工辅助的输入结构 ,各亚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其比例 ,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以及农田亚系统的投能结构对能效影响的分析表明 :封闭性和有机型仍是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该系统的能量投入水平低 ,投能结构不合理 ,亚系统比例失调 ,造成了系统的低能效。应提高投能水平 ,优化投能结构 ,调整亚系统的比例 ,以提高系统产出
关键词:
旱塬 农业生态系统 能量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胜 王巨媛 张二勋 董杰 戴全厚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与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评价方法及评价尺度等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国内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过多且以农业经济方面的指标为主,指标之间重叠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政策性和指导性指标重视不够,而且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芬 吴建军 卢剑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俊 汪辉 冯越珺
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驱动因素是实现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基于动态当量调节因子模型测算200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演进,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全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以及人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而全国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占第一产业GDP的比重、人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人均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呈现稳定的“东北-西南”分布方向,其中西部地区最大。降水、气温、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有利于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人口密度以及产业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启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强胜 张欢
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为干扰最剧烈的生境之一,因此也是受外来物种重灾区。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入侵物种新发,调查也更广泛和更深入。但是还没有就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状况做过系统综述。因此,根据调查、文献和标本查阅,系统总结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入侵及管理现状,可为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及正在开展的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提供参考。迄今,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共计52科187属331种5变种。生活型以一年生(209种,占总种数的62.20%)和越年生(132种,39.29%)为主,其次为多年生(121种,36.01%),灌木和半灌木较少;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271种,80.65%),旱生、湿生、水生及寄生较少。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包括10区7亚区。50.60%的植物为有意引入后逸生,种类数量和首次引入地都呈现出由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入侵植物主要来自于美洲(64.58%),依次是欧洲(23.81%)、亚洲(15.48%)、非洲(13.69%)、大洋洲(0.89%)。菜地和果园入侵植物最多,分别达83.33%和66.37%,而后为秋熟旱地(59.52%)和夏熟旱地(51.19%)。根据危害性分为恶性22种、区域恶性53种,是农田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防除目标。目前农业外来入侵植物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因此导致60种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不同地区演化出抗药性生物型。将来需重视边境的检疫、生物、生态等综合防治,还应加强外来种对农业生态系统入侵的历史、途径、分布、机制、趋势的研究,监测入侵植物和抗药性生物型对农业有害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郜庆炉 薛香
本文从农业生态学角度,研究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内在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调控和动态平衡等功能的持续性机制,并对其调控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机制,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万斌 邱化蛟 常欣 程序
生产力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概念与计量方法对人类认识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农业生产力概念的界定及其度量方法已经与飞速发展的农业生产严重脱节,导致对农业生产的功能与价值普遍认识不全面,造成许多有致命弱点的农业生产方式因短期经济效益掩盖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迅速扩张,和许多生态效益良好但是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本研究在厘清近一百年间农业生产属性和特征变化的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并引入能值和最大潜能两种分析法,给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总成本、生产力、耦合度等的计量公式,把农业生产占用的自然资本与人工投入,生产的目标产品与生产过程造成的...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生产力 能值 最大潜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闰平 荣湘民 侯希红
以山西省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仍然处于主要依赖人力有机能和环境资源的传统农业阶段;系统能值投资率为1.07,能值产出率为0.99,环境负载率为6.55.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小杂粮、蔬菜和干鲜果的能值产出仍较小,远未成为优势产业;农业生态系统整体的回报效率较低,承受的压力较大.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 山西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建国 陈长青 柳建国 陆建飞
建立了面向行政首长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地、县级农业生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A)。系统实现“四库一体化”结构,提出全新的方法库概念和适合于大体量知识库的产生式规则法、框架法、关系数据库法结合的知识表达体系。采取回旋阶梯式和缩进式结合的方法,通过推理、人机交互,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决策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系统驱动为知识—数据的共轭驱动和用户驱动结合的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芬 吴建军 卢剑波 韩明春 姜宁
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区域水平上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论文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入手,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探讨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定量化的方法。通过建立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度模型,定量描述了系统在近10年来的波动变化状态。发展度模型包括发展位、发展势和协调度3个方面。研究表明,该区域发展位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发展势也表明了系统整体状况愈来愈靠近系统规划值;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逐渐增长,表明各组分之间耦合关系加强;系统整体发展度在波动中逐渐提高。从研究可知,该区近10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和卫生等领域得到很大改善,人口得到...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发展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