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9)
- 2023(3715)
- 2022(3142)
- 2021(2913)
- 2020(2477)
- 2019(5795)
- 2018(5801)
- 2017(11279)
- 2016(6264)
- 2015(7240)
- 2014(7008)
- 2013(6998)
- 2012(6848)
- 2011(6259)
- 2010(6085)
- 2009(5601)
- 2008(5501)
- 2007(5043)
- 2006(4598)
- 2005(4317)
- 学科
- 济(21448)
- 经济(21413)
- 业(15493)
- 管理(14823)
- 企(11186)
- 企业(11186)
- 农(9213)
- 方法(8491)
- 数学(7341)
- 数学方法(7234)
- 财(6679)
- 中国(6624)
- 学(6343)
- 农业(5873)
- 制(5691)
- 贸(5353)
- 贸易(5351)
- 易(5183)
- 业经(5081)
- 地方(4637)
- 务(3852)
- 财务(3846)
- 财务管理(3834)
- 银(3831)
- 银行(3808)
- 行(3662)
- 企业财务(3617)
- 融(3588)
- 金融(3586)
- 体(3532)
- 机构
- 大学(86593)
- 学院(85360)
- 研究(38143)
- 济(34339)
- 经济(33551)
- 中国(29380)
- 管理(29320)
- 农(26094)
- 科学(24579)
- 理学(24428)
- 理学院(24084)
- 管理学(23553)
- 管理学院(23408)
- 所(21363)
- 农业(20762)
- 京(20504)
- 研究所(19324)
- 中心(17945)
- 业大(17518)
- 财(16078)
- 江(15276)
- 省(14348)
- 院(13890)
- 北京(13218)
- 农业大学(12494)
- 业(11998)
- 财经(11892)
- 科学院(11681)
- 州(11215)
- 范(11193)
- 基金
- 项目(58665)
- 科学(44543)
- 基金(41649)
- 研究(40015)
- 家(39511)
- 国家(39120)
- 科学基金(31010)
- 社会(23414)
- 省(22851)
- 社会科(21975)
- 社会科学(21967)
- 自然(21749)
- 基金项目(21239)
- 自然科(21209)
- 自然科学(21197)
- 自然科学基金(20867)
- 划(20596)
- 教育(18184)
- 资助(18090)
- 编号(15863)
- 重点(14039)
- 成果(13734)
- 部(13380)
- 发(13233)
- 计划(12796)
- 农(12231)
- 创(12019)
- 课题(11986)
- 科研(11933)
- 业(11816)
共检索到143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宏
一、粮改现状某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全国十大夏粮产区之一,总人口5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5万人。正常年景下,该市年粮食产量35亿公斤左右,其中小麦总产19亿公斤左右,稻谷总产15.5亿公斤左右。年收购粮食8.5亿公斤左右,其中小麦...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扬
九七话“粮改”谢扬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几经波折,自1995年11月粮价由上涨变为下滑以来,不断有人建议要抓住粮价低潮时机,进行彻底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所谓彻底,无非是市场化,将粮食这一“特殊”商品尽快推向市场。因此,1997年又将是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声俊
2004年5月,国务院制定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意见》提出:“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谟安
商品粮基地面临的经济矛盾戴谟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产粮大省、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的处境如何,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农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那末,粮食生产可以说是最脆弱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兴庆
1998年夏收前夕出台的新一轮粮改,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纲领中承诺的五大改革的第一项,因而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轮粮改可谓酝酿已久。1996年秋国务院在大连召开粮食工作座谈会,就提出了要按“四分开,一并轨”的思路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后组织专门班子研究粮改的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振宇
粮农、私营粮商、基层国有粮食部门以及打击私营粮商的“执法”部门之间的博弈形 成了政府所不愿看到的低效率均衡 ,最多也只是一种被扭曲的收入再分配的结果。而不 法私营粮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新一轮粮体中 ,政府付出了巨额 成本 (直接表现为国有粮食企业的连年巨额亏损 ) ,农民利益也没得到真正保护 ,粮改的目 标难以实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穷国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行政性控制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粮食流通 体制改革 博弈 私营粮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益康 邵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着眼宏观视角,思考和分析了新时代、新环境下深化粮改和促进发展的新特点。其中,特别强调关键性、方向性、共享性、绿色性、安全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新理念为核心和灵魂,对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价格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和阐述。本文提出:粮食流通要引入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及"互联网+"新商业形式;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对小麦、稻谷两大谷物继续实行"托市收购"政策,但需要对托市价格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大豆、棉花主要农产品继续进行目标价格改革的试点,着力做到指导思想明晰化、改革方案透明化、价格水平合理化、价格水平合理化、实施程序简易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庆利
文章认为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 :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库存积压严重 ;再次出现“卖粮难” ,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经营成本过高 ,造成财政补贴不断增加 ,而农民却并没得到“粮改”的好处。作者提出 ,必须充分认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粮改”中的基础地位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粮食充裕 ,调控实力雄厚的有利时机放开粮食市场 ,试行以粮食现货市场决定粮食购销价 ,以期货市场预测远期价 ,以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作补充的新型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声俊 朱玉辰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诞生、探索、成长过程也经受了历史辩证法的考验或检验。在她问世之初,招来的是疑惑、观望、非难和否定,然而,在政治、思想、经济、国际等有利的客观环境条件下,新中国第一代粮食期货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短短10余年的时间内走过市场经济发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期货市场与粮改》课题组
自上世纪 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粮改基本上沿着市场化的基线步步 向前推进 ,目前进入继续深化的关键阶段。不久前公布的“十五”规划提出要“稳步发展期 货市场” ,这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期货市场作为粮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对规避粮食生产和经营风险、发现粮食价格、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效益 ,有无法替 代的作用。面对进一步深化粮改、农业和粮食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加入WTO的新形 势 ,现在迫切要求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市场 期货市场 粮食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2 0 0 4年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伐。新一轮粮改至少在 3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 ,粮食购销市场化最终完成 ;二是束缚新型市场主体成长的体制性障碍被铲除 ,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受到高度重视 ;三是粮食补贴政策发生历史性转换 ,由以前的补流通环节改为补生产者。与此同时 ,新一轮粮改在有些方面的制度安排存在局限性 ,最低收购价、收购市场准入、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储备等制度的效果如何 ,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新一轮粮改表明 ,改革需要有直面历史包袱和市场挑战的勇气。
关键词:
粮食 流通 体制改革 市场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鲁豫 孙成金 查文峰
粮改政策的调整,影响着农发行贷款总量、贷款结构、增量风险、存量风险以及信贷政策调整等,农发行信贷政策要随着粮改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妥善处理发挥职能作用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改善金融服务,调整信贷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信贷资金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的有机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