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2)
2023(15213)
2022(12812)
2021(11719)
2020(10042)
2019(22848)
2018(22676)
2017(43486)
2016(23878)
2015(26485)
2014(26191)
2013(26240)
2012(24411)
2011(21885)
2010(22010)
2009(20678)
2008(20989)
2007(19129)
2006(16904)
2005(14932)
作者
(72234)
(60634)
(60377)
(57068)
(38178)
(29403)
(27419)
(23930)
(22701)
(21594)
(20570)
(20191)
(19247)
(19101)
(18923)
(18881)
(18466)
(17737)
(17491)
(17435)
(15503)
(14822)
(14586)
(13895)
(13801)
(13713)
(13458)
(13393)
(12323)
(12314)
学科
(100759)
经济(100635)
(96508)
(78138)
企业(78138)
管理(76257)
(48861)
方法(44308)
数学(35559)
数学方法(35251)
业经(32372)
农业(32141)
(30933)
中国(23732)
(21735)
财务(21708)
财务管理(21674)
(20961)
企业财务(20486)
(19569)
贸易(19563)
地方(19324)
(19264)
技术(19060)
(19008)
(17454)
(16907)
理论(16037)
(15992)
(15244)
机构
学院(349758)
大学(343244)
(143454)
经济(140608)
管理(136972)
理学(118461)
理学院(117191)
管理学(115419)
研究(114917)
管理学院(114779)
中国(90199)
(82390)
科学(74005)
(71966)
(64458)
农业(64275)
业大(61661)
(60068)
研究所(54639)
(54556)
中心(54501)
财经(51340)
(46584)
北京(44272)
(42543)
经济学(42442)
(42088)
师范(41553)
农业大学(40309)
(40289)
基金
项目(233848)
科学(182900)
基金(169508)
研究(165477)
(149988)
国家(148566)
科学基金(126600)
社会(105476)
社会科(99568)
社会科学(99534)
(94232)
基金项目(91559)
自然(84025)
自然科(82030)
自然科学(82001)
自然科学基金(80596)
(77957)
教育(73239)
资助(67123)
编号(66946)
重点(52235)
成果(51920)
(51285)
(50936)
(50551)
(49636)
创新(46982)
科研(45440)
课题(44566)
计划(44451)
期刊
(165315)
经济(165315)
研究(94057)
(81404)
中国(65307)
学报(61259)
科学(55123)
农业(54578)
(52289)
管理(49137)
大学(45426)
学学(43657)
业经(33881)
(32406)
金融(32406)
(29579)
技术(29361)
教育(25901)
财经(24806)
经济研究(24055)
问题(22943)
(21357)
(19730)
技术经济(19183)
世界(17228)
商业(16972)
科技(16802)
资源(16621)
业大(16589)
现代(16580)
共检索到513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奇峰  周宁  孙翠清  吴颍宣  
为了验证粮农综合补贴政策能否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在维持目前粮农综合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对3年后种植粮食作物表达出的意愿和态度这一微观视角进行研究。Ordinal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及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由于补贴占收入比重较小,以种粮为主农户的收入远低于外出打工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补贴对未来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增加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是目前获得补贴较高的被调研农户,未来不愿意种粮的倾向性更高,长期发展我国种粮的有效劳动力可能更加缺乏。为此,本文提出在稳定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鼓励规模化种粮,提高种粮农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谈明洪  赵宇鸾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不再受食物需求的限制,在种植结构选择方面自由度更大。论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户作物选择机制:作物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农地地块的差别、农户资源禀赋与家庭特征。研究发现,在劳动力普遍非农务工的背景下,劳动力约束成为农户作物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农户倾向于在质量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这些作物。在农牧交错区,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养殖业的强烈影响,兼有饲料用途的莜麦得到普遍种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谭智心  钟真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此外,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奇峰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产业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以下简称太旗)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园区的示范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介绍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太旗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中,在农产品生产和营销、政府调控、园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作者针对性的给出如何有效实现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天龙  郭庆海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近三十年来农民保持着较高的种粮积极性,以粮为主的收入结构是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内在支撑。然而,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以粮为主的收入结构正面临着弱化的趋势。本文认为,若继续保持粮食大省农户种粮积极性,必须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上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使农户家庭收入50%来自于粮食生产同时使规模经营农户占总农户的50%以上。建议国家应在支持粮食大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土地流动性方面实施支持性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蕊  安毅  刘文超  
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偏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波动呈加剧趋势。"保险+期货"试点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本文采用Logit回归模型,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深入探讨了"保险+期货"试点对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保险+期货"试点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农户未来参与试点意愿是参加试点与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27.693%;政府补贴满意度在中介变量作用于农户种粮积极性的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农户对政府补贴越满意,未来参与试点意愿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影响越强。可以认为,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与"保险+期货"试点具有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未来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注重"保险+期货"试点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宁  
农户是粮食生产决策的主体,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在13个粮食主产区4 958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农户种粮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弱的影响,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耕地规模、纯收入水平和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与种粮积极性正相关。因此,应该继续推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加大补贴力度,提倡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户,不断提高粮农收入;针对地区种粮积极性的差异,还应该推行差异化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江华   杨慧   李秋生  
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基于江西省24县1 3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双季稻种植意愿衡量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提升农户双季稻种植意愿,并显著促进单季稻种植户改种双季稻以及双季稻种植户持续种植双季稻;2)不同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育秧、施肥和打药等环节的服务对农户种粮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减少单位农业劳动力投入、促进经营规模扩大和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4)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促进了平原地区、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和数字能力较强的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农户数字素养,从而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华   薛应如   钱龙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基于江西省1556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季稻种植行为来衡量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传统双季稻主产区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传统双季稻主产区农户种植双季稻,并扩大双季稻种植规模,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诱导农地转入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三个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调整、低细碎化与非平原地区农户的双季稻种植行为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激励效应,应持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降低高标准农田的细碎化程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华   薛应如   钱龙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基于江西省1556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季稻种植行为来衡量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传统双季稻主产区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传统双季稻主产区农户种植双季稻,并扩大双季稻种植规模,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诱导农地转入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三个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调整、低细碎化与非平原地区农户的双季稻种植行为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激励效应,应持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降低高标准农田的细碎化程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屈忠义  冯兆忠  
水价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经济手段 ,灌溉水价的调整对农户用水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诱导出农户的节水行为。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分析了水费在农户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 ,重点分析了灌溉水价调整之后 ,农户用水行为的变化 ,以及农户对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最后提出了加强灌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智   李潇雅   何蒲明  
粮食绿色生产方式下如何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一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建设农业强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2021年河南、山东、江苏、四川、湖北五省的1 163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t、调节效应模型考察了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以及政府规制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发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第二,采用粮食绿色生产技术通过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种粮收入、增强风险承担能力、增加种植成本四种渠道来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其中,增加种植成本的渠道较弱;第三,政府宣传、政府激励显著促进了粮食绿色生产技术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正向作用,但是政府监管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降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成本,强化对政府监管的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有效监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小春  翁贞林  朱红根  
自2003年以来,我国总体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日益明晰,农业扶持补贴政策日趋完善,构建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体系。基于江西省312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农业补贴扶持政策的认知特征及农业补贴扶持政策对种粮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连翠  蔡红辉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本文通过构建嵌入补贴政策的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理论模型,考察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并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421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激励农户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粮食补贴政策在动态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土地投入"激励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  武晓山  赵铮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山东、宁夏两地农民的种粮收益情况,分析了影响农民种粮收入水平的诸多因素。本文的研究认为,农户种粮面积、农机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农户种粮收入的主要因素,其中农户种粮面积对种粮收入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进一步,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一定的前提下,本文探讨和测算了山东和宁夏地区农户种粮面积的最适宜水平,并给出了最优种植面积测算的比较静态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