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7)
- 2023(6252)
- 2022(5569)
- 2021(5325)
- 2020(4247)
- 2019(9439)
- 2018(9598)
- 2017(17781)
- 2016(9838)
- 2015(11075)
- 2014(10830)
- 2013(10371)
- 2012(9240)
- 2011(8289)
- 2010(8538)
- 2009(7965)
- 2008(7863)
- 2007(7107)
- 2006(6388)
- 2005(6039)
- 学科
- 济(32477)
- 经济(32427)
- 管理(27146)
- 业(23488)
- 企(18873)
- 企业(18873)
- 农(13154)
- 中国(10303)
- 财(10222)
- 方法(9069)
- 学(9016)
- 制(8567)
- 土地(8526)
- 业经(8277)
- 农业(8057)
- 理论(7442)
- 数学(6909)
- 贸(6874)
- 贸易(6868)
- 数学方法(6681)
- 易(6653)
- 地方(6470)
- 务(6350)
- 财务(6320)
- 财务管理(6290)
- 教育(6126)
- 银(6124)
- 银行(6120)
- 企业财务(5812)
- 教学(5797)
- 机构
- 学院(129905)
- 大学(123569)
- 济(45320)
- 管理(45014)
- 经济(44010)
- 研究(41706)
- 理学(36807)
- 理学院(36371)
- 管理学(35501)
- 中国(35371)
- 管理学院(35274)
- 京(27459)
- 科学(25716)
- 财(24420)
- 江(22670)
- 农(22019)
- 所(21465)
- 中心(20780)
- 范(19119)
- 师范(18967)
- 研究所(18615)
- 州(18506)
- 业大(18183)
- 财经(18139)
- 北京(17446)
- 农业(16869)
- 技术(16373)
- 经(16114)
- 院(15485)
- 省(15451)
- 基金
- 项目(76192)
- 研究(60903)
- 科学(58644)
- 基金(51204)
- 家(43895)
- 国家(43453)
- 科学基金(36675)
- 社会(35266)
- 社会科(33118)
- 社会科学(33111)
- 省(31890)
- 教育(28999)
- 编号(28653)
- 基金项目(26496)
- 划(25961)
- 成果(23737)
- 自然(22905)
- 自然科(22268)
- 自然科学(22263)
- 自然科学基金(21804)
- 资助(20851)
- 课题(20246)
- 年(17986)
- 重点(17321)
- 发(16758)
- 项目编号(16510)
- 性(16275)
- 创(15859)
- 部(15657)
- 规划(14958)
共检索到21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凡慧
实证分析表明,种粮效益低、农田设施差、粮补标准低是造成土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土地抛荒反映出我国农地制度、粮补政策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缺陷。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是解决土地抛荒的根本出路。此外,还需要完善粮食补贴政策、适当放开粮价等措施来治理土地抛荒。
关键词:
粮价上涨 土地抛荒 粮食补贴 土地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莉
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是中长期趋势。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未来10年内世界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甚至达到2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玉志 刘晓亮
自然灾害、农资价格上涨和国际粮价传导,是导致粮价上涨的短期和表面影响因素。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粮食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引起的粮食供求结构性失衡和生产成本上升,是引起粮价上涨的长期和深层次原因。因此,在加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适度调控粮食进出口市场的同时,加强粮食需求管理,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维持我国粮食价格平稳和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
国内粮价 国际粮价 传导效应 惠农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斌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 ,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 ,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 ,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耕地抛荒 抛荒度 动态监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世贵 贺大团
粮食市场突破了连续几年谷底徘徊的局面,粮价开始走出低谷,呈现了逐月攀升的态势,至1993年四季度发展为迅猛上涨的局面。粮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粮价的迅猛上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一、粮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1993年的粮价大幅度上升具有明显的时间梯度。总量供求矛盾并不是主要原因,而一些区域和品种结构性矛盾被体制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丽芬 杜超
劳动力单方面的过度转移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使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粮食减产,是引起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本文结合二元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探讨怎样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回流,解决粮食供给短缺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土地股份合作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士珍
近代早期英国时常发生粮食歉收,加之商人投机行为泛滥,更加重了粮价上涨的趋势,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民众生活尤为困苦。面对多地出现的粮食市场骚动,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提高工资、打击囤积居奇、限制粮食出口的法令来管控粮价,但这些法令又极力限制工资提高幅度,从而导致工资涨幅落后于物价涨幅,下层民众生活仍旧困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念祺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现有耕地20亿亩左右,人均仅2亩。据估计,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将降至1.46亩;而到2020年,更将降为1.27亩。人均耕地如此之少,并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对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无疑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志军
粮食供需区间失衡和能源短缺是世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农业资源弱化和粮食高消耗低储备是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外应对粮价上涨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我国确保粮价稳定提供了借鉴。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粮食供求结构变化、粮价逐步市场化,加之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的作用,国内粮价和国际粮价的关联程度趋于增强。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从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从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今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关键词:
粮食供给 粮食需求 粮食价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静 张闻龙 郭晨晓 袁伟
耕地抛荒发生于国家现代化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L市D镇为例,在农民理性和农政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农户生计理性"分析框架,解释了农户耕地抛荒行为,提出了耕地抛荒的"社会生态治理路径"。研究认为,耕地抛荒是发展过程中农民根据家庭生计类型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要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应引导农民的生计理性、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农户韧性,通过有效调节社会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农户生计和耕地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耕地抛荒 生计理性 社会生态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静 张闻龙 郭晨晓 袁伟
耕地抛荒发生于国家现代化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L市D镇为例,在农民理性和农政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农户生计理性"分析框架,解释了农户耕地抛荒行为,提出了耕地抛荒的"社会生态治理路径"。研究认为,耕地抛荒是发展过程中农民根据家庭生计类型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要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应引导农民的生计理性、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农户韧性,通过有效调节社会系统和耕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农户生计和耕地保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耕地抛荒 生计理性 社会生态治理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邾鼎玖 许大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缪燕燕
由于投资渠道的匮乏,公众投资集中于房地产市场拉升了房价。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房价预期又进一步放大了投资需求,造成房价螺旋式上升。市场调控必须正视投资性需求,为巨额储蓄开辟分享房地产投资收益的新途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不仅能分流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从源头上消减房价上涨的压力,还能为房地产供给提供直接融资,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是一举多得之策。发展REITs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结合我国以住房建设为主的增量主导型市场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华 张锐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