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4)
2023(6084)
2022(5188)
2021(5004)
2020(4279)
2019(9663)
2018(9519)
2017(17702)
2016(10365)
2015(11520)
2014(11743)
2013(11501)
2012(11160)
2011(10276)
2010(10651)
2009(9786)
2008(10281)
2007(9475)
2006(8338)
2005(7570)
作者
(36091)
(30200)
(29974)
(28601)
(19409)
(14972)
(13487)
(11687)
(11482)
(11089)
(10657)
(10382)
(10074)
(9965)
(9913)
(9284)
(9268)
(8938)
(8923)
(8810)
(7915)
(7776)
(7606)
(7126)
(6895)
(6832)
(6733)
(6723)
(6398)
(6380)
学科
(37692)
经济(37639)
(27717)
管理(27065)
(23602)
企业(23602)
方法(18051)
数学(14746)
数学方法(14440)
(14334)
(10137)
(9717)
中国(9626)
(8681)
业经(8292)
理论(8165)
(7381)
贸易(7378)
(7175)
(6877)
银行(6827)
(6639)
财务(6625)
财务管理(6604)
(6542)
金融(6540)
(6519)
技术(6466)
(6350)
企业财务(6345)
机构
大学(160869)
学院(158706)
研究(62383)
(54999)
经济(53647)
管理(52005)
科学(45161)
理学(44845)
中国(44747)
理学院(44124)
管理学(42825)
管理学院(42537)
(39596)
(36076)
(35798)
研究所(33547)
农业(32102)
业大(30396)
中心(26670)
(26424)
(25688)
北京(22221)
(22127)
(22085)
师范(21656)
(21460)
财经(21257)
农业大学(20427)
科学院(20107)
(19876)
基金
项目(108474)
科学(82676)
基金(78168)
(74094)
国家(73542)
研究(68352)
科学基金(59265)
自然(42809)
(41950)
自然科(41905)
自然科学(41881)
自然科学基金(41126)
基金项目(40858)
社会(40720)
社会科(38444)
社会科学(38431)
(37590)
资助(33487)
教育(32015)
重点(26159)
编号(25385)
计划(24427)
(23269)
科技(22398)
(22388)
科研(21889)
成果(21818)
(21692)
创新(20463)
(19579)
期刊
(60881)
经济(60881)
研究(42697)
学报(40622)
(35665)
中国(32992)
科学(32884)
大学(28322)
学学(27042)
农业(24149)
(21018)
管理(19845)
教育(17816)
(13492)
(13106)
金融(13106)
业大(11770)
技术(11758)
财经(11164)
(10955)
农业大学(9824)
(9659)
经济研究(9345)
业经(8407)
科技(8307)
资源(8197)
林业(7992)
问题(7919)
(7113)
自然(7072)
共检索到236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帅  卢丽兰  张俊峰  刁世勇  王旭东  
【目的】探讨鸡粪腐解过程中铜、锌与不同溶性腐殖质的结合竞争。【方法】采用H2O、NaOH和Na4P2O7+NaOH连续浸提粪肥中的腐殖质及其结合态铜、锌,分析不同溶性腐殖质及其结合态铜、锌随腐解时间的变化。【结果】随着腐解过程中有机碳的矿化分解,粪肥中铜、锌元素含量增加。H2O溶性、NaOH溶性和Na4P2O7+NaOH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分别平均占粪肥全铜量的6.7%、26.7%和19.2%左右,腐殖质结合态锌分别平均占粪肥全锌量的2.7%、13.3%和17.3%左右。在粪肥铜、锌含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水溶性、NaOH溶性腐殖质结合态的Cu/Zn比分别平均为2.56、2.05,Na4P2O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电学  韩志卿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王介元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结合态腐殖质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制度主要影响松结态腐殖质碳含量,对稳结态和紧结态的影响较小。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土壤有机碳和结合态腐殖质碳表现为以递减速率持续上升;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造成土壤有机碳和结合态腐殖质碳不断降低,其下降速率亦表现为递减。在试验的不同阶段,土壤有机碳的亏损或盈余向结合态腐殖质碳分配比例的变化态势各异,不施肥处理随时间的延长渐增,而施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则呈相反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周平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毛华  徐阳春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蚓粪与猪粪堆肥配合栽培苋菜腐殖质组成成分变化特征以及腐殖质对苋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与猪粪堆肥配合处理栽培苋菜过程中,各处理的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数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增幅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胡敏素、胡敏素/可提取腐殖物质数量呈现下降趋势,降幅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而减小;胡敏酸/富里酸呈现先降后升,总体上升趋势,并且随着蚓粪比例的增加上升幅度减小。栽培初期40%蚓粪添加比例苋菜产量最高,纯蚓粪处理产量最低;栽培后期60%蚓粪添加比例苋菜产量最低,纯猪粪产量最高。在养分不足条件下,腐殖质含量与苋菜产量没有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兵  刘大会  朱端卫  赵敏  耿明建  谭良峰  
分别以木屑、泥炭及水葫芦作为猪粪堆肥的调理剂,制作有机堆肥,研究了3种堆肥体系在堆肥进程中腐殖酸(HA+FA)及其组成、腐殖化指数(HI=HA/FA)、pH的变化过程,以及堆制前后1 mol/L NH4Ac-0.05 mol/L EDTA浸提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HI、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堆肥制作中,HA+FA和HA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稳中有降的趋势,总体表现为增加;HI则上升明显,这些是堆肥腐熟和品质提高的重要表现;pH变化因调理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除重金属Cr外,1 mol/L NH4Ac-0.05 mol/L EDTA浸提的绝大部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帅  白成鑫  邱小成  赵艺浓  王冰洁  王楠  
[目的]研究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天然富含木质素的椴木屑在腐解期间腐殖质组成的影响,明确各金属阳离子对椴木屑腐殖化进程的贡献,为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以富含木质素的椴木屑为供试材料,在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0.5 mol/L K~+、Mn~(2+)和Fe~(3+),以不添加任何金属阳离子为对照(CK),于28℃恒温好氧培养90 d,分别在培养0,45和90 d时取样,分析椴木屑腐解期间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物质碳含量(C_(WSS))、可提取腐殖酸碳含量(C_(HE))、胡敏酸(HA)碱溶液色调系数(Δlg K)、胡富比(胡敏酸与富里酸碳含量之比,C_(HA)/C_(FA))和胡敏素碳含量(C_(Hu))的变化。[结果](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的TOC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培养结束(90 d)时与CK相比,Mn~(2+)和Fe~(3+)处理的TOC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Mn~(2+)处理的TOC含量下降幅度较大。(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C_(WSS)先降低后升高,最终表现为K+和Fe~(3+)能够促进WSS的积累,而Mn~(2+)更易促进WSS的消耗。(3)与其他处理相比,添加Fe~(3+)不仅减缓了CHE的下降,而且在整个培养期间使C_(HE)维持在最高水平。(4)与培养0 d相比,培养结束时,Fe~(3+)和K~+处理的HA碱溶液Δlg K均下降,而Mn~(2+)处理的HA碱溶液Δlg K则增加;Fe~(3+)和Mn~(2+)处理的C_(HA)/C_(FA)分别降低了13.1%和6.7%,K+处理的C_(HA)/C_(FA)无显著变化;Fe~(3+)、Mn~(2+)、K~+和CK处理的C_(Hu)分别下降了37.9%,14.6%,11.2%和21.5%,其中Fe~(3+)更有利于促进Hu的矿化分解。[结论]相比于K~+和Mn~(2+),Fe~(3+)可有效促进椴木屑的分解并释放WSS,在促进Hu矿化的同时还能减缓HE的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有(钅监)  熊顺贵  
通过分析细质沙土(河北大名县沙土区)中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CEC、全 N、有效钾等多项指标,发现细质沙土有机质总量的80%以上与矿质颗粒相结合,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形式存在。由于紧结态腐殖质在总结合态腐殖质中所占比例较大,故对土壤 CEC、全 N 和有效钾的影响比松结态和稳结态要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宾  徐尚起  张海林  陈阜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及组成的变化规律,依托8年定位耕作试验,采用大田取样、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耕作方式下土壤腐殖质均以紧结态腐殖质为主,其含量占重组有机碳的50%以上;传统耕作方式(CTA)松结态、稳结态腐殖质含量随试验年限延长而增加,但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在重组碳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传统耕作方式下腐殖质趋向于分解退化;旋耕秸秆还田方式(RTS)松结态、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达0.08和0.31 mg/g,且其稳结态腐殖质含量最高,旋耕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的更新与积累;土壤耕作及由此引起的秸秆分布位置不同是促进对应层次松结态腐殖质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淑艳  窦森  刘建新  曲晓晶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添加玉米秸秆为对照,将添加玉米秸秆的土壤于10,25,40,55℃培养360d,研究温度对玉米秸秆腐解期间(0~360d)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物质(WSS)、可提取腐殖物质(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相对比例(PQ)的影响。【结果】在同一培养温度和时间下,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玉米秸秆处理土壤SOC和WSS的含量总体降低,HE和FA含量总体则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铭章  辛励  刘树堂  南镇武  刘锦涛  陈晶培  
为了给提高耕层肥力、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提供良好的依据,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非石灰性潮土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以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为基础,设5个试验处理,施氮肥条件下设小麦、玉米秸秆还田(WCN)、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2个处理,同时设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秸秆还田条件下,2015年各处理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别平均较2009年提高了117.68%,102.5%。与CK相比,秸秆还田模式各处理土壤腐殖酸总含量(HE)平均增幅21.8%~4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安华  张振都  吴景贵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处理牛粪后大豆重茬土壤中腐殖质的组分含量及结构特征变化。【方法】以大豆"九黑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单施化肥处理(对照,CK)、风干牛粪处理(X)、腐解牛粪处理(F)和蛴螬牛粪处理(Q),采用室内盆栽试验,于2011年5月在施用不同处理牛粪的土壤中第1次播种大豆,09-30收获;2012年5月继续在各处理土壤中播种大豆,09-30收获后采集0~20Cm土层土壤,用元素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IR)及核磁共振光谱法(13 C-NmR),研究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组分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牛粪对大豆重茬土壤HA和FA的元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付申  马爱霞  胡定宇  
对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腐殖质结合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和黄绵土腐殖质以紧结态含量为主,其次是松结态,再次是稳结态;长期施有机肥或配施化肥,土壤腐殖质含量增加,松/紧(松结态/紧结态,下同)比值提高;长期施用化肥,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加,松/紧比值降低;与松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农化性状是碱解氮和速效磷,与稳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速效磷和CaCO3,与紧结态腐殖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碱解氮和全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东  王庆云  杨补勤  
采用波诺马廖娃等修改的丘林法,研究了分布于我国暖温带南沿黑粘土的几个典型剖面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密度指数的剖面分异特征。讨论了黑粘土的暗色成因、腐殖质的起源和剖面分异成因以及腐殖质特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俞新妥  何宗明  黄宝龙  
国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栽植代数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林生产力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不同栽杉代数处于近熟时林分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方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晶培  刘树堂  辛励  陈延玲  南镇武  刘锦涛  袁铭章  
通过6年的田间定位比较试验,探究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长,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含量逐渐上升,与对照(CK)比较,3种秸秆还田模式土壤腐殖酸平均增幅为3.84%~62.16%,差异较明显。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土壤腐殖质(HA、FA、HM)含量最高,比对照(CK)平均增加98.16%。一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N)、两季秸秆还田施氮肥(WCN)以及有机肥(M)处理都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性物质(WSS)的含量,两季秸秆还田(WC)处理土壤WSS含量稳定在(0.29±0.11)g/Kg水平,两季秸秆还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