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6)
2023(11713)
2022(9128)
2021(8190)
2020(6832)
2019(14692)
2018(14634)
2017(28512)
2016(15336)
2015(16819)
2014(16971)
2013(16629)
2012(14844)
2011(13151)
2010(13395)
2009(12749)
2008(12877)
2007(11872)
2006(10813)
2005(9917)
作者
(42922)
(36437)
(36118)
(33965)
(22956)
(17387)
(16264)
(14024)
(13749)
(12815)
(12448)
(12118)
(11620)
(11549)
(11232)
(11002)
(10708)
(10535)
(10494)
(10391)
(9109)
(8911)
(8881)
(8476)
(8245)
(8112)
(8094)
(8056)
(7249)
(7245)
学科
(82188)
(74425)
经济(74333)
(65461)
企业(65461)
管理(55776)
(45322)
农业(30350)
业经(29508)
方法(26091)
(22051)
中国(19366)
数学(18610)
数学方法(18498)
地方(18325)
(16794)
财务(16778)
财务管理(16763)
技术(15967)
企业财务(15853)
(15439)
(14579)
(13195)
(12954)
(12855)
(11968)
理论(11687)
(11188)
贸易(11180)
(10836)
机构
学院(226098)
大学(215043)
(99662)
经济(97944)
管理(92752)
理学(79832)
理学院(79112)
管理学(78161)
管理学院(77759)
研究(71276)
中国(58614)
(51079)
(44008)
(43360)
科学(41774)
农业(38628)
(36775)
业大(36175)
(35404)
财经(34296)
中心(33712)
研究所(31779)
(31018)
经济学(29048)
(28438)
经济管理(28033)
(26746)
北京(26554)
师范(26538)
经济学院(26362)
基金
项目(147818)
科学(119531)
研究(112553)
基金(108203)
(92477)
国家(91487)
科学基金(80981)
社会(75617)
社会科(71347)
社会科学(71332)
(60957)
基金项目(58242)
自然(49614)
教育(48594)
自然科(48515)
自然科学(48505)
(48067)
自然科学基金(47681)
编号(46661)
资助(40938)
(35721)
成果(35421)
(34782)
(34012)
重点(32705)
(32376)
国家社会(31380)
创新(30952)
课题(30686)
(30244)
期刊
(123301)
经济(123301)
研究(62450)
(55145)
中国(45256)
农业(37126)
管理(36285)
(35296)
科学(31347)
学报(29670)
业经(27987)
大学(23992)
(23602)
金融(23602)
学学(23257)
技术(21262)
(19519)
教育(17055)
问题(16996)
经济研究(16974)
财经(16787)
(14571)
农村(14216)
(14216)
农业经济(14062)
技术经济(13787)
世界(12944)
商业(11994)
经济问题(11956)
现代(11832)
共检索到341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国耀  周德中  
区域化生产体系建设,即促进土地按区域化的要求,逐步向农业企业家、耕作能手集中,以市场为导向,从本地资源和优势条件出发,发展区域化支柱产业。它不仅包括区域化生产布局,而且包含产加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的一体化。广东省茂名市几个县、市选择发展以当地著名的优质水果荔枝、龙眼、香蕉以及药材、糖蔗、蚕桑、山地鸡、水产品等具有特色的产品,形成山区、平原、沿海各县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农业。而这又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改革传统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通过联合兴办商品生产基地来实现的。只要能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经营方式不妨多样化。化州市发动群众种水果,坚持“谁开发,谁种植,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述义  
本文论述了“三高”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关系,并以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金华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后,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热门话题。但目前“三高”农业的具体提法较多,见诸各级政府文件和报刊的主要有三种:一是“高产、高(优)质、高效农业”;二是“高效、高(优)质、高产农业”;三是“高(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笔者认为,不能把这些提法简单地理解为三个词的排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锋  
做活“特色”文章建设“三高”农业欧阳锋江西信丰古以“饶谷多栗,人信物丰”著称。近年来,该县在大力抓好粮食和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开通的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自铎  
一 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换是个必然趋势。但采取何种方式完成这一变革却大有文章可做。但是,如果把视野集中在直接过程中的良种良法和农产品增值上,其局限性是显然的,而且由此引起的导向偏差还会导致农业政策上的失误。 1、农业的产中增值增收是有限的。无论是从单位面积,还是总体上看,通过产中努力使土地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价值已经十分有限。我国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荫国  邹继海  
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山区经济罗荫国,邹继海高州地处粤西山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山区市。改革开放以来,高州致力于农村改革,大胆调整农业作物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地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以果菜为龙头,以养殖为依托,以股份制为特征的种、养、加并举,鱼、畜、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舒常进  
“三高”农业的辩证关系舒常进(湖南省靖州县委党校418400)树立大农业观念,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三高”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我国农业的战略选择。正确理解“三高”农业思想的基本内涵,把握其内在本质联系,尽快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立达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成为90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建设,是否走入“误区”;它是不是与“三高”农业相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本文就吨粮田建设与“三高”农业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寻求共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家智  
本文分析了全国集中统一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这是我国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化的农业保险模式,并分析研究了该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原因,提出我国区域化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凌峰  
实现小康是民心所望,也是我们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地处苏鲁边界的东海县,曾是苏北财政倒挂的穷县,这里的百万农民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连续10年每年向国家提供3亿多公斤的粮油,人均占有粮食、粮油商品率、调出量、出口量均居全省前列。然而,农民的贡献多与收益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高产穷县”如何摆脱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惠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中,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相结合,在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创造了发展立体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认真总结、研究发展立体农业的经验,是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辛男  孙正清  
加强综合开发 促进“三高”农业发展李辛男,孙正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已成为90年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作为国家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从“七五”期间在全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万连  
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差,生产力水平低,在发展“三高”农业进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是关键。一是耕地潜力较大。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5亿亩,除少数发达地区复种指数在200%以上外,绝大部分地区复种指数在150%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