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4)
2023(17344)
2022(14676)
2021(13778)
2020(11319)
2019(26001)
2018(25788)
2017(48361)
2016(27003)
2015(30166)
2014(30503)
2013(29823)
2012(27951)
2011(25417)
2010(25513)
2009(23246)
2008(22654)
2007(20288)
2006(17965)
2005(16177)
作者
(80809)
(66919)
(66371)
(63014)
(42681)
(32190)
(30223)
(26365)
(25583)
(24128)
(22824)
(22790)
(21603)
(21447)
(20994)
(20674)
(19916)
(19888)
(19349)
(19225)
(17001)
(16731)
(16323)
(15371)
(15120)
(15109)
(15079)
(14722)
(13711)
(13551)
学科
(105645)
经济(105524)
管理(73612)
(69094)
(55229)
企业(55229)
方法(40345)
数学(33857)
数学方法(33410)
中国(32849)
(31265)
地方(27357)
(25263)
(25136)
业经(24928)
(21471)
农业(21266)
(18762)
贸易(18745)
理论(18630)
(18367)
银行(18295)
(18062)
(17717)
金融(17708)
(17626)
(17214)
技术(17018)
环境(16781)
教育(16016)
机构
学院(376444)
大学(376205)
(142446)
管理(141121)
经济(138866)
研究(137408)
理学(120281)
理学院(118809)
管理学(116608)
管理学院(115944)
中国(101494)
科学(87895)
(83496)
(71817)
(71260)
(66588)
研究所(65315)
中心(61440)
业大(59982)
(58731)
农业(55828)
北京(53533)
(52904)
师范(52270)
财经(51728)
(50649)
(47595)
(46882)
技术(44885)
(43792)
基金
项目(254647)
科学(197104)
研究(186169)
基金(179014)
(158657)
国家(157235)
科学基金(131655)
社会(112472)
社会科(106164)
社会科学(106136)
(102182)
基金项目(94287)
(86545)
自然(86109)
教育(86079)
自然科(84002)
自然科学(83978)
自然科学基金(82438)
编号(77492)
资助(73883)
成果(64694)
重点(58154)
(58048)
课题(55861)
(54753)
(52715)
创新(49127)
科研(48455)
项目编号(47139)
计划(47133)
期刊
(166922)
经济(166922)
研究(114393)
中国(84431)
学报(66667)
(66453)
科学(58792)
教育(53582)
管理(53332)
(49771)
大学(49133)
学学(45862)
农业(45818)
(35044)
金融(35044)
技术(33853)
业经(28770)
经济研究(25731)
财经(24444)
(23639)
图书(22138)
问题(21398)
(20871)
科技(19242)
(18788)
业大(17510)
理论(17376)
技术经济(16914)
(16912)
论坛(16912)
共检索到580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絮  罗智超  
资格标准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路径。在“一国两制”、《粤澳合作协议框架》等政策背景下,粤澳在资格标准领域已合作产出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一试多证”、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及职业能力互认清单等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以资格互认机制构建为主,兼顾粤澳发展实际,但存在机制协调难度大等合作困境。在结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粤澳资格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可由基本体系、运行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三部分组成。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粤澳资格标准体系的发展路径应坚持学习成果及工作成果导向、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提升资格标准体系的适应性、立足本土基础提升内涵、发挥社会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龙  孙硕  李婉怡  胡小勇  
加强粤澳教育深度合作,既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澳门多元发展的基础工程。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粤澳深度合作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并通过顶层设计、新基建行动、创新驱动、服务融合、契合地方的路径,实现合作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永穆   薛蔚然  
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理论体系,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在体系框架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彰显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创新、质优和先进生产力体现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与“质”的有机结合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新发展理念蕴含着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路径设计中,要从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优化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要素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等五大方面入手,推动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延龙   汤佳   王海峰   刘大玮   陈慧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关系到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本文界定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并提出适用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其次,基于2019-2021年31384家代表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测数据,本文分析农产品加工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现状特征。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差异化策略,以产业协同优化高质量发展结构;倡导绿色生产转型,以质量建设转变高质量发展方式;鼓励市场开放合作,以国际视野扩展高质量发展格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联农带农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本文研究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路径和理论依据,展示了多维度协同作用下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善民  史欣向  
粤澳深度合作区要打造大湾区建设新高地,必须充分释放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动能,提升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配置能力。高等教育助力粤澳深度合作要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推动高等教育与粤澳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磊  杨道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审计也亟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层面,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层面,国家审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探索。基于此,本文紧扣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审计的战略需求与定位、立足国家审计推动国家良治的探索实践,尝试性地提出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以组织设计与运行基本规律为理论视角,分别从资源、程序和制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解构;进而,以此为参照,分别剖析当前国家审计实践与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现状;最后,探讨推进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时红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日,刘鹤副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就实现质量发展问题进行深刻阐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市场机制,形成良性竞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槐福乐  常熙蕾  吕清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质”的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遵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性逻辑、政策性逻辑和战略性逻辑,阐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从生态平衡发展观、质量管理发展观和人本主义发展观出发,论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价值标准、功能标准与方法标准三个维度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标准,并据此提出制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完善职业教育高质量标准建设、发挥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继为  高鹏怀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区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文章在廓清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案例从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主导产业三个维度检视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从功能视角研判发展问题,并从理念行动、科技行动、政策供给行动构建未来行动框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在空间上呈现非均衡分布态势,形成明显集聚带;组织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运行模式多元并存,空间模式功能区划分明显;主导产业以复合型模式为主,存在过于追求示范效应的功能错位问题和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的功能不彰问题。未来应以新发展理念明确建设逻辑,以资源集聚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以有效政策供给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特征,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一般性规律,文章以会计信息质量和绿色金融协同为视角,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市场制度完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高水平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重点阐释了会计信息质量与绿色金融在这一系列影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枝航   周光礼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意蕴、衡量标准和建设路径。具体而言,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组织的有序分布和各种高等教育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从功能角度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既要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又要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进而,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衡量,既需考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否推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能够推动国家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国家,也需审视其是否能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贵宝  张赵晋  
推动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从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出当前需要把握的新形势和承载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多个维度研究目前我国粮食流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对照高质量发展的差距。最后,基于问题导向,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提出助力我国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勇   邵琪  
立足人口发展新形势,我国已提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税收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税收政策体系包含支持教育、生育、就业、养老这四个方面的税收政策。在梳理相关的税收政策后,可以发现我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虽然初具框架,在促进人口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完善。基于此,本文建议坚持新发展理念,从教育、生育、就业、养老四个方面完善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以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和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新时代城乡变化特征得出的结论,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引领。我国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