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5)
- 2023(15099)
- 2022(12438)
- 2021(11027)
- 2020(9201)
- 2019(21085)
- 2018(20915)
- 2017(40239)
- 2016(21952)
- 2015(24961)
- 2014(25564)
- 2013(25465)
- 2012(24351)
- 2011(22425)
- 2010(23149)
- 2009(21762)
- 2008(21615)
- 2007(20113)
- 2006(18221)
- 2005(17059)
- 学科
- 济(118947)
- 经济(118838)
- 管理(58827)
- 业(57961)
- 企(45404)
- 企业(45404)
- 方法(40067)
- 中国(33503)
- 数学(33389)
- 数学方法(33106)
- 地方(31189)
- 农(29992)
- 业经(26636)
- 学(23684)
- 财(21779)
- 农业(20496)
- 制(20224)
- 贸(18396)
- 贸易(18381)
- 地方经济(18155)
- 融(18009)
- 金融(18006)
- 银(17785)
- 银行(17751)
- 易(17582)
- 理论(17255)
- 行(17162)
- 发(16552)
- 和(16444)
- 产业(16071)
- 机构
- 大学(336564)
- 学院(336312)
- 济(148883)
- 经济(145780)
- 研究(124120)
- 管理(120835)
- 理学(101347)
- 理学院(100077)
- 管理学(98487)
- 管理学院(97817)
- 中国(93529)
- 科学(73598)
- 京(72788)
- 财(67537)
- 所(64640)
- 研究所(58027)
- 农(57191)
- 中心(54878)
- 江(54313)
- 财经(52460)
- 范(47613)
- 师范(47197)
- 经(47150)
- 经济学(46929)
- 北京(46925)
- 业大(46469)
- 农业(44348)
- 州(43502)
- 院(43463)
- 经济学院(41878)
- 基金
- 项目(205685)
- 科学(160906)
- 研究(154311)
- 基金(145822)
- 家(126086)
- 国家(124963)
- 科学基金(105421)
- 社会(98706)
- 社会科(93491)
- 社会科学(93468)
- 省(81809)
- 基金项目(76075)
- 教育(70072)
- 划(68161)
- 自然(63659)
- 编号(63280)
- 自然科(62109)
- 自然科学(62092)
- 自然科学基金(60976)
- 资助(59272)
- 成果(53684)
- 发(51030)
- 重点(47318)
- 课题(45427)
- 部(45411)
- 创(42359)
- 发展(41734)
- 展(41084)
- 国家社会(40731)
- 创新(39681)
- 期刊
- 济(183307)
- 经济(183307)
- 研究(110552)
- 中国(73338)
- 农(54579)
- 财(52524)
- 学报(51613)
- 科学(47621)
- 管理(46605)
- 教育(40634)
- 大学(38945)
- 农业(36343)
- 学学(36232)
- 融(35264)
- 金融(35264)
- 技术(30802)
- 经济研究(29151)
- 业经(28861)
- 财经(28216)
- 经(24631)
- 问题(24589)
- 业(19400)
- 贸(19213)
- 技术经济(18980)
- 世界(17250)
- 国际(17171)
- 图书(17120)
- 商业(16492)
- 统计(15743)
- 现代(15688)
共检索到537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春
历史上粤港经济的合作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则要归功于两地经济分工的发展。对香港来说,两地垂直型分工使香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并促使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对广东省来说,香港的经济增长对它产生了“传递作用”,使广东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启动力。“九七回归”对粤港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是一良机,它将促使两地经济合作走上新的台阶———由垂直型分工走向水平型分工,使粤港经济走向新一轮增长。本文还对目前香港“产业空心化”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余佩琨
按照历史进程,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表现为:分工性合作→竞争性合作→融合性合作。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个阶段经济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并分析不同经济合作类型对两地经济的影响。通过采用转口货值、外包贸易、投资结合度、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劳动力流动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该发展路径准确地描绘了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动态升级的过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樵
过去20年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此一过程与贡献常在“外地直接投资”的理论范畴中分析,而策略涵义也据此导出。究其实,以香港投资的规模、技术优势与投资项目的分工性质而言,香港对邻近地区的跨境投资如视为都会区在市场机能下的自然发展,并在此一架构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邦彦
香港国际竞争力在1999年连跌4位 ,居世界第7位 ,而且还有下滑的可能 ,面临严峻的挑战 ,香港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 ;广东珠江三角洲在高增值、高科技产业方面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如何推动香港国际竞争力提升和粤港经济合作升级 ,本文在分析两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经验 ,提出筹建香港———珠江三角洲高科技湾区 ,形成南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设想和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粤港经济合作 高增值 高科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亚峰
本文认为,粤港经济合作应以科技为龙头,科技合作首先要定好方位,即先建立一批具备灵活、反应快速跟踪最新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同时,本文从两地高新技术合作的条件、范围以及合作的准备工作和合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章喜 颜昌明
在澳门经济的动态发展进程中,香港对澳门经济具有相对突出的带动作用。澳门博彩旅游业、建筑地产业、金融业、制造业四大产业的发展,均有香港元素不同程度的渗入与驱动。在澳门与香港的产业合作中,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澳港经济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澳门 香港因素 产业分类 经济合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广汉 李广众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述了广东与香港经济合作中资本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并利用1985—1998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主要呈现一种互补关系。平均而言两地之间的资本流动规模上升1个百分点,贸易规模将上升5.52个百分点。
关键词:
粤港 资本流动 贸易 互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董宣忠
从70年代末开始,香港制造业大量北移,造成“空心化”。“空心化”影响着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因此需要香港政府、中国政府和香港工商各界通力合作。港府应对香港制造业予以更多的支持;香港工商界应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加强对制造业技术研究的投资;中国政府要为香港的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对由香港引进的技术要提高要求,可考虑向香港输出科技人员,以及利用在港的中资企业以保持香港经济的持续繁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雯
香港经济结构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优势相对减弱而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根源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实体基础。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制造与服务充分融合的2.5产业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产业从流通性服务扩展至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香港经济 产业结构 实体化 2.5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雯
香港经济结构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优势相对减弱而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根源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实体基础。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制造与服务充分融合的2.5产业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产业从流通性服务扩展至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香港经济 产业结构 实体化 2.5产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孟庆顺
粤港澳台经济合作模式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前店后厂”发展到以“前店后厂”为核心的多方面经济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四地之间的经济整合是一种民间行为;四地的生产要素流动表现为不对等流动;四地间的经济合作是以港澳台制造业向广东转移为主要形式,以及以出口为导向、以加工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相雨 王全权
香港"占中"运动的生成和爆发,虽然有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但这并不能彻底揭示香港"占中"运动的真正原因。事实上,香港"占中"运动是组织方经过精心动员而生成的一场非法的社会"抗争"运动,具体表现为:征用西方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动员、整合使用自媒体的媒介资源动员、以社团为核心的组织资源动员以及迎合西方势力的外部资源动员等。在反叛性政治全球化背景下,类似于香港"占中"的社会运动在今后仍会发生,而且随着中国崛起以及西方国家焦虑感的增强,此类社会运动的发生概率将会更高。对此,我们可从戳破西方意识形态迷障、揭露资源动员真相、掌控社会运动话语权以及培育协作性公民团体等方面提高应对能力。
关键词:
“占中”运动 被动员 资源动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向梅 张安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所课题组
贸易便利化主要指通过提高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透明度,建立高效合理的政府监管程序,放宽商务人员往来限制,加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措施,减少或消除跨境交易中的机制性和制度性障碍,降低贸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内地第一份准自由贸易协定,随着内地和香港之间更紧密经贸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海宁
90年代以来,香港在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金融服务及海空运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同时还要面对世界市场变化及周边国家及地区前所未有的挑战。香港在迎接九七回归,跨越世纪的历史时刻,应该在完善基建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及协调好与内地的经贸关系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