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8)
- 2023(16286)
- 2022(13964)
- 2021(12969)
- 2020(10749)
- 2019(24795)
- 2018(24375)
- 2017(46946)
- 2016(25511)
- 2015(28994)
- 2014(29102)
- 2013(28565)
- 2012(26297)
- 2011(23440)
- 2010(23851)
- 2009(22679)
- 2008(21796)
- 2007(19697)
- 2006(17485)
- 2005(15835)
- 学科
- 济(99194)
- 经济(99051)
- 管理(79691)
- 业(73584)
- 企(63516)
- 企业(63516)
- 方法(43171)
- 数学(36824)
- 数学方法(36353)
- 中国(32295)
- 财(30275)
- 融(30048)
- 金融(30041)
- 银(28550)
- 银行(28508)
- 行(27443)
- 制(26391)
- 农(25787)
- 业经(23520)
- 地方(21651)
- 学(20791)
- 务(19898)
- 财务(19820)
- 财务管理(19779)
- 企业财务(18801)
- 贸(18416)
- 贸易(18397)
- 理论(18363)
- 易(17811)
- 体(17304)
- 机构
- 大学(363461)
- 学院(360819)
- 济(142928)
- 管理(141143)
- 经济(139573)
- 理学(120724)
- 研究(119468)
- 理学院(119384)
- 管理学(117333)
- 管理学院(116669)
- 中国(97238)
- 京(77551)
- 财(71474)
- 科学(71308)
- 所(59469)
- 中心(56385)
- 财经(56053)
- 农(54493)
- 江(53798)
- 研究所(53335)
- 业大(50817)
- 经(50687)
- 北京(49407)
- 范(46596)
- 师范(46175)
- 州(44517)
- 经济学(43409)
- 院(43277)
- 农业(42420)
- 财经大学(41684)
- 基金
- 项目(238679)
- 科学(187355)
- 研究(177469)
- 基金(172629)
- 家(148751)
- 国家(147487)
- 科学基金(127213)
- 社会(111375)
- 社会科(105551)
- 社会科学(105522)
- 省(92958)
- 基金项目(91072)
- 教育(81576)
- 自然(81445)
- 自然科(79539)
- 自然科学(79524)
- 自然科学基金(78069)
- 划(77739)
- 编号(73020)
- 资助(71370)
- 成果(60961)
- 重点(52903)
- 部(52625)
- 课题(50478)
- 发(49968)
- 创(49695)
- 制(46638)
- 创新(46390)
- 项目编号(45916)
- 教育部(45660)
- 期刊
- 济(161191)
- 经济(161191)
- 研究(111617)
- 中国(75348)
- 财(56696)
- 学报(55560)
- 管理(53776)
- 科学(50511)
- 农(50360)
- 融(47881)
- 金融(47881)
- 大学(42811)
- 教育(42251)
- 学学(40139)
- 农业(33696)
- 技术(31032)
- 财经(28460)
- 业经(25172)
- 经济研究(24689)
- 经(24246)
- 问题(20378)
- 理论(19695)
- 图书(18756)
- 实践(17950)
- 践(17950)
- 业(16906)
- 技术经济(16644)
- 版(16596)
- 科技(16563)
- 贸(16275)
共检索到552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祝世京
构建粤港澳金融共同市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金融共同市场的构建应主要通过市场自发解决,但市场机制有时会遭遇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在出现争端时需要适当的法律协调机制来处理。国际上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设置了不同特征的法律协调机制,其中又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最值得借鉴。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粤港澳金融共同市场建立和完善法律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法律协调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粤港澳 共同市场 协调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静嘉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的制度红利,也是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单独关税区的叠加。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需构建在一定的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基础之上,既包含宪法性法律文件、区域政府合作协议,又包含WTO规则和区域性的CEPA补充协议及《CEPA投资协议》。随着《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出台,大湾区投资合作的法律基础、法律性质、适宪性等问题尤显突出。破除这些问题的途径是敦促粤港澳三地制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政府合作协议,形成平等、自愿和协商的软法法律机制,并通过完善《CEPA投资协议》等法律文件明确大湾区投资合作的法律性质、法律授权等法律基础,细化投资"负面清单"的内容和实施机构,以及健全多元化区域政府合作投资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经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迈入了新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区域作为"试验田"和开放门户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金融改革创新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文雅靖
加强粤港澳法律制度体系协调,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软配套"。本文立足"一国两制"及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差异,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制度体系协调的四条路径:客观评估立法协调、深化司法互助和执法合作;探索对港澳"单向开放"模式;对接港澳市场规则及监管标准;联动香港,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仲裁争端解决服务功能。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制度差异 法律制度体系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庆 胡洪曙 王斐然
税收协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税收竞争程度以及企业税收遵从成本。本文首先从来源地征税还是居住地征税、基于共同的统一企业税基、适当权力自主原则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所得税税收管辖权、税基和税率协调的建议。在个人所得税协调方面,本文认为其征税范围应尽可能趋同但港澳地区的税率可适当调低,且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以促进内地对港澳居民的吸引力。在间接税协调上,本文提出了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推行增值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尽量趋同消费税税基、实施适当差异化的税率设计,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关税互免、扩大“原产地标准”内涵的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毛艳华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但粤港澳区域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的跨境合作,这与国际典型湾区和国内主要城市群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现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障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异质性制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现要素跨境顺畅流通、区内营商规则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作为一种成功的异质性跨境合作模式,欧盟基于要素便利流动、市场体制接轨、多层治理合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湾区市场体制对接,消除要素跨境流通障碍,强化湾区跨境政策协调,形成湾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筱娟 徐维祥 刘程军
以2008-2016年粤港澳2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土地-人口-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核密度估计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粤港澳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粤港澳城镇化总体的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而相对差距趋于扩大;粤港澳城镇化空间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分化现象明显,粤港澳城镇化协调水平有所上升,但协调度偏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由香港、深圳、东莞、广州、珠海和澳门围合的倒"V"型区域,长期失调区域主要位于广东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冷热点格局基本稳定,深圳、东莞为显著热点区;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外部驱动、政府行为及信息化对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的作用强度较大。
关键词:
粤港澳 城镇化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四清 庞程
搜集整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金融业及教育行业的集聚度及其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金融业和教育行业的集聚度均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但结果不显著;第二,制造业集聚度的提升能够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金融业为制造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从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第四,金融业、制造业及教育行业协调发展良好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制造业、金融业及教育行业相互协调和渗透,才能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林仲豪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9以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趋同,其中最高的为深圳、广州和珠海。而湾区分行业关联度的测算结果反映出批发零售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等优势差异行业是未来产业协同的方向。因此,要从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建立产业耦合机制,突破同质竞争难题,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促进优势差异行业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左晓安
粤港澳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互补性很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合作空间大,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国家产业、经贸合作可塑性强,与工业化初、中期国家产能合作空间大。"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合作受政治外交等因素干扰,粤港澳合作与"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创新相应合作机制。机制创新主要包括:营造适应创新创业与"一带一路"区域创新发展的合作机制;集成优势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重构合作机制;创新区域合作主体构建多方发力齐头并进的合作推进机制;完善与"一带一路"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发展机制;创新文化创意
关键词:
粤港澳 一带一路 机制创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谭颖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体系是新时代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与其他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相类似的创新要素资源和发展基础,根据优势互补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构建"香港、广州知识创造——深圳知识转化——珠三角产品应用"三位一体的协调创新体系,通过知识生产、转化机制、创新平台、产业发展和制度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湾区内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最新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需要法制协调。"一国两制"下的经济一体化是粤港澳法制协调的逻辑起点。以此为视角,尊重现实、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强化、完善府际协议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循序渐进地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统一立法是完善粤港澳法制协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粤港澳 经济一体化 法制协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可
为进一步促进大湾区投资贸易自由化,2017年内地与香港、澳门先后签署《投资协议》(CEPA 《投资协议》),不仅丰富了CEPA协议内容,填补CPEA投资领域法律空白,也在港澳投资保护方面有诸多创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府际协议的法律基础、新旧法之间衔接、政出多门等问题凸显,严重阻碍投资优惠和投资保护政策的落实。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梳理和协调大湾区投资法律体系内部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外商投资法》与CEPA系列协议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强粤港澳三地法律合作,增强互信共识,通过本地立法巩固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良好的投资法律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广辉 张晓明
当前中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预见粤港澳以往"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将会发生嬗变,这也就意味着粤港澳地区面临着一次总体产业结构升级。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意义重大。在粤港澳未来合作发展中知识产权也将是一个有待深入发展和潜力巨大的合作领域。因此,探寻粤港澳地区知识产权制度的差异,在发展中消除障碍,在实践中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意义重大。
关键词:
粤港澳 知识产权 法律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孔生 马燕霞 许长青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以来,湾区内民办高校联动发展、合作发展、协调治理的共识正在逐步形成,而推进湾区内民办高校的联动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协调治理机制的构建。文章通过分析日本东京、美国加州、欧洲、中国台湾四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联动发展成功经验,明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民办高校要实现联动发展与协调治理,必须构建整体规划、综合改革、协同合作、品牌提升和资源共享五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