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3)
- 2023(15826)
- 2022(12966)
- 2021(11662)
- 2020(10086)
- 2019(22831)
- 2018(22571)
- 2017(43089)
- 2016(23552)
- 2015(26573)
- 2014(26715)
- 2013(26205)
- 2012(24303)
- 2011(21694)
- 2010(22337)
- 2009(21435)
- 2008(20826)
- 2007(19182)
- 2006(16925)
- 2005(15763)
- 学科
- 济(93440)
- 经济(93312)
- 管理(68188)
- 业(65058)
- 企(53515)
- 企业(53515)
- 方法(37370)
- 中国(33104)
- 数学(32086)
- 数学方法(31712)
- 融(29389)
- 金融(29381)
- 财(28852)
- 银(28057)
- 银行(28015)
- 农(27706)
- 行(26975)
- 制(25947)
- 业经(22643)
- 地方(20811)
- 学(20066)
- 农业(18181)
- 务(18100)
- 财务(18044)
- 财务管理(17997)
- 体(17983)
- 贸(17710)
- 贸易(17697)
- 易(17151)
- 企业财务(17087)
- 机构
- 大学(334721)
- 学院(333486)
- 济(136366)
- 经济(133244)
- 管理(121082)
- 研究(115874)
- 理学(102392)
- 理学院(101220)
- 管理学(99339)
- 管理学院(98702)
- 中国(93913)
- 京(71648)
- 科学(69169)
- 财(68600)
- 所(59368)
- 农(58757)
- 中心(55186)
- 研究所(53373)
- 江(53275)
- 财经(52970)
- 业大(48981)
- 经(47783)
- 农业(46052)
- 北京(45403)
- 范(44040)
- 师范(43527)
- 经济学(43009)
- 州(42488)
- 院(41649)
- 财经大学(39115)
- 基金
- 项目(214172)
- 科学(166928)
- 研究(158880)
- 基金(152986)
- 家(132849)
- 国家(131723)
- 科学基金(111658)
- 社会(99727)
- 社会科(94393)
- 社会科学(94367)
- 省(84967)
- 基金项目(79989)
- 教育(73735)
- 划(70908)
- 自然(69783)
- 自然科(68155)
- 自然科学(68135)
- 自然科学基金(66902)
- 编号(65770)
- 资助(62652)
- 成果(55604)
- 重点(49029)
- 部(47313)
- 发(46703)
- 课题(46643)
- 创(44611)
- 制(42548)
- 创新(41833)
- 国家社会(41255)
- 性(41249)
- 期刊
- 济(155229)
- 经济(155229)
- 研究(102908)
- 中国(73789)
- 财(55936)
- 农(55044)
- 学报(53985)
- 科学(47395)
- 融(46115)
- 金融(46115)
- 管理(45068)
- 大学(41194)
- 教育(40049)
- 学学(38508)
- 农业(35873)
- 技术(28965)
- 财经(26887)
- 业经(25018)
- 经济研究(24944)
- 经(23061)
- 问题(20591)
- 业(18998)
- 贸(17035)
- 版(16937)
- 理论(16403)
- 技术经济(15496)
- 国际(15474)
- 图书(15464)
- 统计(15009)
- 实践(14722)
共检索到52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建光
粤港澳金融体制的比较及金融一体化前景分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吴建光粤港澳经济的依存性及互补性,带来了金融业的交流和合作。而随着主权交接的来临以及地缘上的便利又为粤港澳金融业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最终实现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在这方面,对粤港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熊诗忠
文章以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为考察对象,收集湾区11个城市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金融一体化衡量的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区域金融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处于低水平态势。针对这一凸显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军才 白淑云
本文运用HP滤波、迭代的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DAG技术、结构VAR模型、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粤港澳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粤港和粤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比港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弱,而且粤港和粤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正处于下降时期;粤港澳之间经济增长不存Granger因果联系;只有港澳之间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同期因果关系;粤港和粤澳经济波动的相互解释能力是有限的,它们比香港对澳门的解释能力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佩莹 王波
高铁的网络化规划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跨城活动提供便捷的快速公交式服务,是粤港澳大湾区形塑"一小时生活圈"的重要支撑。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驳在高铁出行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更好发挥高铁时空压缩效应、提升居民高铁出行满意度、增加高铁出行选择及载客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融合交通理论与旅客换乘经历,提出高铁站与城市公共交通接驳理论框架与实地观察指标,并应用到广深港沿线香港西九龙站、深圳北站、广州南站的观察式调研中,分析和对比3个高铁站的公共交通接驳表现。研究发现:在信息衔接层面,香港西九龙站展现出更好的国际化形象与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在设施和服务衔接层面,深圳北站与香港西九龙站以商场作为公共交通换乘点/路线连接点的设计,优化了换乘环境;在车票制度衔接层面,广州南站与深圳北站更好运用信息化技术,便利换乘服务。最后,基于调研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高铁站点城市公共交通接驳水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飒 张二震
RCEP协议的签署,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以及制度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开放型经济优势明显;城市间产业优势突出,互补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能力国际领先;粤港澳三地经贸地位差异显著,合作空间大,具备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现实基础。在RCEP框架下,大湾区应消除区内壁垒,持续推进市场一体化;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重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对标RCEP协议,加快实现制度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RCEP 粤港澳大湾区 一体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最新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需要法制协调。"一国两制"下的经济一体化是粤港澳法制协调的逻辑起点。以此为视角,尊重现实、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强化、完善府际协议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循序渐进地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统一立法是完善粤港澳法制协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粤港澳 经济一体化 法制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思敏
2014年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五周年。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实现了从亿元到万亿元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9月末,全省累计结算量超过5.6万亿元,年均增长162%,占全国结算总量三成左右,连续5年居全国各省市首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周诗画 魏祉瑜
大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是引领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增长极。大湾区经济一般表现出六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其一体化发展核心以战略共识、制度保障、要素流通为基本支撑,以空间格局、产业经济、统一市场为主要表现形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区实践,探索建立于"一国两制"基础上的跨越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战略目标不统一、制度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平衡、外部资源竞争、空间失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高端服务业升级大湾区经济发展质量与层级,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链轴线,以供应链优势促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市场机制与规则跨越经济制度差异,进行传统产业空间的水平化改造以匹配新经济业态等途径促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 大湾区 经济一体化 挑战 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军 俞洁
现代经济体系要求经济高质量、稳定增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和创新实力,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但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关税区",存在行政割裂与市场割裂。只有一体化,才能发挥大湾区现有的优势,按照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成发展共同体。通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金融服务业,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高地,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跃度、开放水平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基础雄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引擎"。但是,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大湾区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物流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资本要素流动渠道;物流协同发展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协同发展的交互项有利于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效果强于单一渠道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跃度、开放水平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基础雄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正逐渐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引擎"。但是,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大湾区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发展质量、产业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主要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物流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资本要素流动渠道;物流协同发展能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作用渠道为劳动力要素流动渠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协同发展的交互项有利于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效果强于单一渠道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柴庆元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线。交通网络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和重要的驱动力。总体上,交通网络建设将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网络化趋势,显著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并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联系格局,促进港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保障有关交通建设工程顺利投入使用,积极实施远期交通建设规划,同时创新有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利用好交通网络建设创造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交通网络 区域一体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琰玮 张衔春 徐元朔
区域一体化下的跨界合作与产业协同有利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论文借助流空间网络、耦合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演化特征及耦合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大湾区区域合作突破地理邻近性,网络化趋势明显加强,城市网络联系指数整体上升;(2)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要素一体化过程中极化效应显著,产业发展内部差异悬殊;(3)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其空间演化呈集聚趋向,空间布局结构具有局部稳定性,整体分布格局呈“东南独高、中北趋凸、周边低凹”的特征;(4)大湾区西部及东南沿海城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增长过程具有显著的负向整合性,大湾区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具有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大湾区应持续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合作,促进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高度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