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3)
2023(6894)
2022(5947)
2021(5276)
2020(4142)
2019(9459)
2018(9378)
2017(17588)
2016(9535)
2015(11407)
2014(11759)
2013(11804)
2012(10907)
2011(9821)
2010(10235)
2009(9572)
2008(9647)
2007(8835)
2006(8338)
2005(8159)
作者
(29187)
(24100)
(24045)
(22753)
(15524)
(11606)
(10887)
(9214)
(9209)
(8981)
(8303)
(8096)
(7924)
(7740)
(7602)
(7443)
(7184)
(7000)
(6993)
(6931)
(6334)
(6004)
(5916)
(5642)
(5612)
(5403)
(5388)
(5382)
(5003)
(4791)
学科
(48517)
经济(48460)
管理(27117)
(25777)
中国(19657)
地方(19562)
(19248)
企业(19248)
(15382)
业经(13096)
方法(10919)
地方经济(10609)
农业(10215)
(10026)
银行(10018)
(9850)
金融(9850)
(9797)
(9796)
(9613)
(9374)
贸易(9361)
(9294)
数学(8945)
(8912)
数学方法(8767)
(7816)
环境(7810)
发展(7286)
(7259)
机构
学院(142503)
大学(137299)
(59175)
经济(57774)
研究(54468)
管理(50236)
中国(43553)
理学(40463)
理学院(39921)
管理学(39293)
管理学院(39004)
科学(31661)
(31266)
(28700)
(28650)
研究所(25080)
(24619)
中心(24556)
(23095)
(21449)
北京(21303)
师范(21284)
(20847)
财经(20723)
(19404)
(18863)
(18390)
业大(17700)
农业(17344)
技术(16931)
基金
项目(81562)
研究(64340)
科学(63424)
基金(54662)
(46131)
国家(45644)
社会(39586)
科学基金(38709)
社会科(37497)
社会科学(37489)
(34883)
教育(28940)
(28325)
基金项目(28123)
编号(26917)
(24787)
成果(23227)
资助(22736)
自然(22416)
自然科(21832)
自然科学(21830)
自然科学基金(21353)
课题(21028)
发展(20531)
(20144)
重点(18736)
(17373)
(17056)
(16794)
规划(16163)
期刊
(82225)
经济(82225)
研究(51046)
中国(37824)
(24118)
管理(21220)
教育(21219)
(20837)
(19621)
金融(19621)
科学(17792)
学报(17631)
技术(17254)
农业(16380)
业经(15701)
大学(13674)
经济研究(12644)
学学(12420)
问题(10705)
财经(10038)
(8787)
(8739)
国际(8366)
(8027)
商业(7940)
图书(7702)
世界(7577)
(7308)
论坛(7308)
(7254)
共检索到251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滨  陶章  刘小军  
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为粤港澳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粤港澳区域物流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成为"新海丝"战略实施的助推器;充分发挥大数据跨境电商物流"新引擎"作用,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粤港澳自贸区"平台的申报建设工作,加强三地政府间的协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实现物流资源高效共享;加快一体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大通关"管理机制,提高区域物流整体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莹  
采用效率增值法测度了2001—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区域两两间的协同发展效率,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效率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协同网络稳定性较弱。究其根源,经济发展非充分、空间发展非均衡、产业结构同质化、市场分割条块化、生态系统破碎化的“两非三化”难题影响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效率和网络稳定性,数字金融可通过推进经济协同、空间协同、产业协同、市场协同、生态协同的“五维协同”成为破解“两非三化”的有效之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志鹏  蔡松林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春红  武岩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城市群,其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2021年底总人口约为861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1.67万亿美元,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当前,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正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馨  高维新  朱金勋  
文章以1999—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网络抓获技术和修正引力模型,结合铁路交通测度经济空间联系强度,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类城市外向服务能力,通过威尔逊系数法和经济重心模型测算内向集聚力。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广佛、港深莞、珠澳为支点骨架的"A"型经济空间格局;外向服务能力呈现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错位发展态势;内向集聚力呈现以穗莞深为中心的圈层扩散结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秋荣  
近年来,粤港澳医疗合作不断加强,在具备扎实基础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应在医师执业范围、医疗机构准入、医疗药品、器械进口等方面加强医疗规则衔接,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医疗科技平台发展、医疗资源供给、医疗体制机制等方面建立大湾区医疗健康共同体,深港在推动跨境医疗服务与合作、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等方面构建深港医疗协同发展先行的示范区,推动粤港澳医疗协同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雪松  黄雯  杨阳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存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但当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障碍,行业同质化竞争和区域发展不平衡3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组建"中央政府"牵头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促进和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人员的自由流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杰  刘佐菁  苏榕  
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的形势,发现湾区人才发展存在人才结构、引才机制、人才流动、平台载体等方面的不协同问题。通过总结凝练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先行经验,构建了基于人才引进协同、人才交流合作、国际猎头培育、平台载体建设、人才流动畅通、人才环境优化六个维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机制,以深入开放引领深度合作,畅通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湾区人才协同创新制度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涛   唐相甜   段昌梅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从经济引力协同度、产业结构协同度、人才比较优势协同度、和营商环境协同度4个方面创新构建了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指数模型(CDI)体系,对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金融合作,为金融机构在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发展,以及服务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广度及深度都在持续提升。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粤金融机构需要应对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汇率等市场风险,以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而在粤布局较晚的港澳金融机构则需根据自己的特色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江  
本文用地理数据分析中国形成大湾区的优势,用经济历史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优势,用地理位置流量数据优势定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分析由此形成定势后的合作分工,最后结合网络经济数据及人口增加数据得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发展成全球第一大湾区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向晓梅  张超  
海洋经济作为大湾区重要的内在属性,在深化广东与港澳合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的海洋第一、二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条,而港澳地区则拥有先进的综合海洋服务业,两者互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互补优势。目前,应积极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与制度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珊珊  王亚宁  刘爱玲  周尚成  
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6个中医药行业数据,对湾区中医药行业区位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湾区内各城市在不同的中医药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广州和深圳在中医药进出口贸易、医学科研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珠海在中医药制造业具有潜在优势;肇庆、江门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种植专业性优势;佛山、惠州、东莞、中山在中成药加工、生产、仓储、物流、中药饮片加工等中医制造业上具有明显优势。香港、澳门在对外贸易上具有优势。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尚存在产业聚集度不高,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未形成等问题。因此,粤港澳三地政府应协调沟通,找到共同利益,打破制度壁垒,发挥各城市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  申明浩  谢观霞  杨永聪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示范,大湾区协同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新发展。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国际湾区的经验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基础和条件,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均衡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理念,该理念摒弃了"利益之争""零和博弈"的西方经济学传统观念,用创新联动、利益相容、协同发展的新理念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按照空间、产业、制度和内外联通四个维度提出了大湾区协同发展机制的分析框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粤港澳三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法域""多中心"的多重协同机制等软联通问题,而构建利益共享价值链的现代产业体系、多中心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形成内外联动的统一市场则是需要协同的重点内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基纯  
有效提高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潜力、发展效益和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年、2016年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动态评价与类型划分。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不高且差异显著,但其呈现逐年上升发展态势;广深港澳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较强且发展类型保持不变,其他城市竞争力较弱且发展类型变化明显;广深澳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演化类型的层级较高且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城市演化类型层级不高或有一定变化。文后针对不同城市类型提出了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